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舜西游记 > 第65章 贝磊三宝

大舜西游记 第65章 贝磊三宝

作者:空山行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5 11:35:24 来源:小说旗

走过几个村庄,模样都差不多,整个绿洲是散布的村庄组成的,每个村庄就管理自己周围的一片田地。

杜库说这里只有国王住的宫城有一圈儿围墙,所有的村庄、店铺、百姓住宅都是围在宫城的周围,跟大舜不一样,这些都不在城墙保护范围内。像贝磊这样绿洲小国,宫城外连军队都没有,更没有人来检查货物、收税,真的可以说是做到了自由往来,所以也不需要去办理什么通关文牒。

众人到了一家杜库熟悉的带大院子的客栈,跟店家说了后就住了下来。

吃饱喝足,杜库道:“我已经让人去打听黄将军他们三个的情况了,趁着天还没黑,带你们去看看贝磊三宝的两宝。”

玉娇娘问道:“贝磊三宝?哪三宝?”

杜库道:“这第一宝,是国王的黄金权杖,纯金打造,据说重三十斤,价值连城啊。这第二宝,是贝磊国有个圣老先知,据说有一百八十岁了,拥有沙漠里的最高智慧,国王有不懂的都去请教他。这第三宝,就是刚才说的百贤塔,在宫城的北侧,塔里的墙壁上雕刻了贝磊国诸代君王的英武故事。”

玉娇娘睁大眼睛道;“那个一百八十岁的,不可能吧?”

杜库打趣道:“老先知她就住在百贤塔附近的大巫宫,你要是有缘,可以去求见一下。她每年跟少数几个人说话。”

玉娇娘道:“她每年只跟几个人对话,我都不懂她的黑厥话,跟她不沾亲不带故,老先知凭啥见我啊?”

杜库道:“你有所不知,老先知活着这么久,不是看关系见人的,她唯一的兴趣就是智慧。”

玉娇娘好奇道:“什么意思?”

杜库道:“任何一个人,去到大巫宫那边,你只要给她说一段道理或提一个问题,她如果以前没有听过或者她觉得这个问题有趣,值得回答,她就会回答,不过这些年能提出好问题或者提供新智慧的人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人去了老先知都不理睬”

玉娇娘眼睛一亮,看了一眼赵灼说道:“很值得你去看看哇,可以问问她大宋国在哪里?”

赵灼连忙点头:“对啊,她要是知道这个,咱们就省大事儿了,赶紧走,去看看。”

杜库带着贴身侍卫头领阔卧和一个叫大雷的护卫,和赵灼、玉娇娘五人从大院子出来,直奔宫城北面。

从宫城的东侧绕行,宫城的砖比百姓的房子好了很多,底部是山中采来的石条,上部是模压火烧的青砖,墙壁光洁整齐,高近两丈,远远的能看到宫城里圆顶的建筑,跟百花城的宫殿风格有些类似。

绕过宫城的城墙往北,一个空旷的大广场,跟大舜人的城市风格不一样,百花城和贝磊国,还有更西面的很多城市,都喜欢建设这样的大广场。

大广场的北侧,西北角是一座石头围墙的大院子,门口似乎熙熙攘攘过的有些人在活动。东北角孤零零的矗立着一座七八层高的石塔,杜库指着那个石塔道:“呶,百贤塔在那里!”

众人去到了塔前,附近空无一人。

赵灼道:“这石塔的风格似乎跟大舜的有点相似啊。”

其他人也点点头,玉娇娘道:“还真是,这六角飞檐确实跟他们城里的风格不一样。”

上了这座石头塔,发现确实不需要人看守,里面空空如也,楼梯非常的狭窄,还好四周有透光的窗口,能看清墙壁上雕刻着一些壁画和文字。

文字用两种语言刻成,都比较简明扼要。赵灼识得其中的黑厥文字,大致给玉娇娘翻译了其中几个典型的故事。

比如第一代开国的国王,大概是五百年前,先王骑着一头白色的狮子,自遥远的东方而来,看到当地有黄龙妖孽作怪,搞的这里黄沙遍地,荆棘丛生,于是他手持金杖,大战黄龙,最后将黄龙锁死在黄沙海里,这片土地荆棘退却,露出可以耕种的良田。

第二代国王,跟雪山神畅饮三百杯烈酒,其后带领民众将雪山融水引入暗渠,浇灌脚下的良田,从而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

第六代国王,站在高高的雪山上,手持金杖,号召军民团结一心,历经五年,终于打败了来自西面的入侵者,将他们驱赶出了家园。

最为厉害的应该是第十八代国王,他带兵兼并了这一带五个绿洲小国,让他们俯首称臣,算是贝磊国的最高光时刻。

到了第二十代国王,似乎是被人掳去做了囚徒,虽然壁画写的是国王勇敢的奔赴九眼国跟敌人做了艰苦的十五年斗争,但第二十一代国王九岁就上任表明这个前国王八成是被捉回不来了。

总之,这雕刻的壁画都是美化历代贝磊国先贤的传奇故事,从最高层往下雕刻,还有好几层可以继续雕。

看不到真的金杖,石雕上的金杖倒是可以看一看,在壁画中出现过好多次。那是一根三尺多长,头部带着一个圆球的杆子,每次出现,都画着它在放光。

玉娇娘开玩笑道:“要是能把这根金杖偷来,是不是贝磊国都得听我的了?”

赵灼道:“这里的人看着挺笨的,我觉得你行。”

玉娇娘道:“到时候我封你做我的大将军。”

赵灼拱手道:“好的,谢女王陛下。”

玉娇娘噗嗤一笑。

出了石塔,赵灼对杜库道:“看样子贝磊国国王的血脉一直没有断。”

杜库低声道:“听说换过几次了,不过这话题是禁忌,在本地不能说,目前的老国王号称是第二十七代了。”

赵灼道:“这么小的王国,这么久也没有人来吞并它,也算是个奇迹了。”

杜库道:“我觉得主要是这里养活不了多少人,驻军多了不划算,少了就被同化了。”

赵灼绕着塔四周转转,看到塔的基座南侧,有一块石头上刻着字,时间久了被泥灰遮挡,他拔了一把干草,把字体表面擦拭后,发现是建塔的碑记,上面竟然是大舜文字,“大汉西迁三年,至此处,得当地土着款待,故建此塔,以兹答谢。”

哇,这是他们西行以来,第一次得到西迁的“大汉”相关的痕迹信息。

杜库道:“照孙长史说的,大宋国之前自称大汉,如果是他们西迁的第三年,也是两百年前了。”

赵灼道:“无论如何,看来至少有大汉西迁这么一回事儿,那咱们去寻找的大宋国至少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

杜库点头同意。

几人走到了广场上,杜库指着西北角的院落道:“走,去那里看看,大巫宫。”

远远的就看见有人在排队,近了发现是一群民众,跟后面的人一打听,原来傍晚王室在大巫宫有重要活动,民众可以围观,五人于是也开始跟着排队,进去看看热闹。

到了门口,两侧各站了四个身披皮甲的卫兵,手扶腰刀,对进大巫宫的人进行检查,见到五人过来,为首的一个兵头儿用粟特话问道:“哪里来的?”

杜库客气的说道:“我们是过路的商队里的,过来看看热闹。”

卫兵头子看着他们的腰刀,伸出胳膊拦住道:“今日大巫宫内有重要活动,闲杂人等不得携带兵器入内。”

杜库听了,把自己腰刀解下来递给侍卫大雷:“你都拿着,在门口等着我们。”随后,赵灼三人把腰刀也都给了大雷,大雷也想去看,但无奈的抱着四把腰刀到一旁等待去了。

杜库四人则跟着人群进了大巫宫,进入门内,每人还被发了一根一拃长的羽毛,让保管好了说有用。

到了第二进院落,是一个很大的半圆形广场,中心一块平地,周围一圈圈的往上堆砌的石头座位,很多进来的人就坐在石头座位上,然后等着看中央平地的活动。杜库几人也随着人群排队坐在看台上。

大舜的戏台是唱戏的人在高处,下面的人仰着脖子看,这里反过来,活动的人在低处,观看的人从上往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