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夜遇
唐武德元年秋,寒露已过,齐云山中的枫叶染上了一层酡红。夕阳西沉时分,一个青衫书生背着书箱,沿着蜿蜒山道踽踽独行。他名唤柳明远,本是陇西人士,因战乱南下游学,如今正欲往扬州投奔叔父。
山风掠过林梢,发出簌簌声响。柳明远抬头望了望天色,见暮云四合,心中不免焦急。正彷徨间,忽见前方松柏掩映处露出一角飞檐,走近看时,却是座荒废已久的道观。门楣上\"清微观\"三字斑驳难辨,朱漆大门早已褪色,半扇门扉歪斜地挂在门框上,随风发出吱呀声响。
\"虽非佳处,总强过露宿山林。\"柳明远整了整衣冠,抬步迈过门槛。院内杂草丛生,几株老梅歪斜着枝干,倒是正殿尚算完整,只是屋顶瓦片零落,露出几处窟窿,月光从缺口处漏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柳明远卸下书箱,取出火石点燃随身携带的蜡烛。烛光摇曳中,但见殿内神像倾颓,供桌积尘寸余。他在角落寻了处稍干净的地方,铺开随身携带的毡毯,又从书箱里取出干粮就着水囊吃了,便倚着墙壁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朦胧间忽闻远处传来笙箫鼓乐之声。柳明远一个激灵睁开眼,却见烛火早已熄灭,而本应破败的殿堂竟焕然一新——朱漆廊柱光可鉴人,梁间悬挂着大红灯笼,地上铺着猩红地毯,四壁贴满双喜剪纸。最奇的是,殿中不知何时已挤满了宾客,个个锦衣华服,笑语喧哗。
\"这...\"柳明远慌忙起身,低头看自己身上不知何时竟换了一身大红喜袍。他正惊疑不定,忽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排众而来,身着绛紫团花袍,手持蟠龙杖,笑吟吟地拱手道:\"柳公子醒了?吉时将至,就等新郎官入席了。\"
柳明远后退半步,警惕道:\"老丈认错人了,在下不过借宿于此,并非什么新郎官。\"
老翁捋须大笑:\"公子三日前在南山救了小女性命,今日特设薄酒相谢,怎的倒推辞起来?\"说罢不由分说挽住柳明远的手臂,向正厅引去。柳明远只觉老翁手劲奇大,竟挣脱不得,只得随他前行。两旁宾客纷纷让道,有穿黄衫的俊秀少年,有着绿裙的明媚少女,皆含笑注视着他,目光灼灼似有深意。
正厅上首摆着两张太师椅,老翁请柳明远在左侧落座,自己则坐了右首。这时乐声忽变,由欢快转为缠绵,但见八位着粉色罗裙的侍女手持宫灯,簇拥着一位凤冠霞帔的新娘款款而来。新娘身量苗条,大红盖头垂至胸前,金线绣的鸳鸯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柳明远心头突突直跳,莫名觉得那新娘行走时的姿态似曾相识。正恍惚间,老翁已起身高声道:\"今日小女锦娘与柳公子结为夫妇,实乃天作之合!\"满堂宾客齐声喝彩,声震屋瓦。
\"且慢!\"柳明远猛地站起,\"在下与令爱素不相识,岂可贸然成婚?况且...\"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此处白日还是荒废道观,诸位究竟是何方神圣?\"
堂内霎时寂静。新娘身形微颤,忽然伸手掀起盖头一角。柳明远只见一张芙蓉面若隐若现,杏眼含情,朱唇微启,正是三日前他在山道上救下的那只金翅蜜蜂所化的女子!当时那蜂儿困在蛛网上,他见其翅膀金光灿烂不似凡品,一时心软用树枝挑破了蛛网。蜂儿得救后绕着他飞了三圈才离去,没想到...
老翁见柳明远神色变化,含笑道:\"公子想起来了?小女锦娘本是山中蜂灵,那日若非公子相救,险些命丧蛛口。我金氏一族向来恩怨分明,今日特设此宴,一为报恩,二来也是小女对公子芳心暗许...\"
柳明远耳根发热,偷眼再看锦娘,见她虽放下盖头,却从红绸下伸出一只纤纤玉手,指尖捏着个金灿灿的东西——正是当日那只蜜蜂被蛛丝缠住的一截翅膀!
\"原来如此...\"柳明远喃喃道。他本是个读圣贤书的,按理应当敬鬼神而远之,但见锦娘姿态娇羞,想起她被困蛛网时的可怜模样,又见她如今盛装以待的深情,心中不由软了几分。
这时一位着鹅黄衫子的少女捧来两盏合卺酒,笑吟吟道:\"柳公子莫要迟疑了,我家小姐为等今日,已在闺中哭了三夜呢。\"锦娘闻言,轻跺绣鞋嗔道:\"小蝶休要胡言!\"声音如清泉击玉,听得柳明远心头一荡。
老翁趁势将酒杯塞入柳明远手中,低声道:\"公子若实在不愿,老朽也不勉强。只是小女一片痴心,若遭拒绝,只怕...\"话未说完,锦娘忽然身子一晃,旁边侍女连忙扶住。盖头飘动间,柳明远瞥见她眼角似有泪光闪动。
\"姑娘且慢!\"柳明远不知哪来的勇气,上前两步握住锦娘的手。触手只觉温软如玉,却又比常人体温略低,带着花蜜般的甜香。他轻声道:\"那日山道相逢,是在下与姑娘的缘分。今日蒙厚爱,岂敢推辞?只是...\"他环顾四周,\"人妖殊途,恐非长久之计。\"
锦娘反握住他的手,声音细如蚊蚋:\"公子勿忧。妾身虽非人类,但知书达理,懂得纲常。若蒙不弃,愿执箕帚,终身侍奉。\"说着从袖中取出个锦囊,\"这是妾身三百年酿就的蜂王浆,凡人服之可延年益寿,就当...就当是嫁妆罢。\"
柳明远见她言辞恳切,又觉手中柔荑微微发抖,显是紧张至极,不由心生怜惜。再看满堂宾客,虽知非我族类,却个个神情真挚。想起自己孑然一身,乱世飘零,能得如此佳人倾心,夫复何求?
思及此,他仰头饮尽杯中酒,向老翁深深一揖:\"既蒙垂青,晚辈愿娶锦娘为妻。\"堂内顿时欢声雷动,乐声再起。老翁哈哈大笑,连道三个\"好\"字,亲自执起两人的手交叠在一处。
拜天地时,柳明远偷眼瞧锦娘。恰巧一阵风过,掀起盖头一角,只见她粉面含春,眼角一滴晶莹泪珠将落未落,在烛光下宛如朝露。二人目光相接,锦娘慌忙低头,却掩不住唇边笑意。
待到夫妻对拜,柳明远忽然发现锦娘耳后隐约有金色纹路,在红烛映照下流转着奇异光彩。他正待细看,一旁的老翁已高声道:\"送入洞房!\"众宾客哄笑着簇拥新人向后院行去。
穿过回廊时,柳明远低声问:\"娘子耳后金纹是何缘故?\"
锦娘以袖掩面,羞道:\"那是妾身的本相印记...夫君若不喜欢,妾身可以施法隐去。\"
柳明远忙道:\"不必。很美...\"话未说完,忽觉一阵幽香袭来,原是锦娘趁众人不备,悄悄将头靠在他肩上。那香气似兰非兰,似蜜非蜜,闻之令人心神俱醉。
洞房设在西厢暖阁,红烛高烧,绣帐低垂。待众人退去,柳明远掀开锦娘盖头,但见灯下美人云鬓花颜,眉间一点金钿更添娇艳。锦娘含羞带怯地抬眼看他,眸中似有星光流转。
\"夫君...\"她轻唤一声,声音里带着微微颤抖,\"妾身终究非人,夫君可会嫌弃?\"
柳明远执起她的手,但见腕上金镯叮咚,映着雪肤更显晶莹。他深吸一口气,认真道:\"当日救你时,并不知你是精灵。今日娶你,也非全为报恩。实在是...\"他顿了顿,轻抚锦娘脸颊,\"一见倾心。\"
锦娘闻言,眼中泪光盈盈,忽然解下腰间香囊,取出片金箔似的薄片:\"这是妾身的一缕精魄,请夫君收下。从此生死相随,永不相负。\"说着将金箔贴在柳明远心口,那物件竟渐渐没入肌肤,只在胸口留下个淡淡的金色蜂形印记。
柳明远只觉心口一暖,似有万千柔情涌上心头。他揽住锦娘纤腰,低头吻上那花瓣般的唇。锦娘起初生涩,渐渐回应,唇齿间蜜香更浓。罗帐不知何时已悄然垂下,烛影摇红中,但见锦娘耳后金纹渐次亮起,映得满室生辉...
窗外,一轮明月悄悄躲进云层。道观飞檐上,几只金翅蜜蜂静静停驻,翅翼在月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