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她与钝角温柔 > 第三十四章 不愿

她与钝角温柔 第三十四章 不愿

作者:明汐小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5 23:42:55 来源:小说旗

2020年的除夕夜,明汐一家三口静静地围坐在电视机前。春晚依旧在播,舞台上的红灯笼和金色彩带依旧喜庆,但观众席却空空荡荡——这是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没有现场观众的春节联欢晚会。

“咚——咚——”电视里传来新年钟声的回响,主持人强作欢颜地说着吉祥话。明汐望向窗外,往年会照亮整个夜空的烟花不见踪影,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的阳台亮着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连路灯都显得格外寂寞。

好在明汐所在的城市还没有封控,大家还能自由出入小区,但街道和景区都在用大喇叭喊着:“非必要不外出......”

父亲把音量调小,新闻插播突然切入画面:武汉某医院走廊里,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靠在墙边小憩,有人手里还攥着咬了一口的包子;另一家医院的护士脸上被口罩勒出深红的印痕,却对着镜头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他们......不能回家过年吗?”明汐的声音淹没在主持人宣布“新春倒计时”的欢呼声中。

物业用铁皮封住小区大门的那天,明汐站在阳台上数了数,一共用了十八颗螺丝钉。工人们穿着防护服,电钻的声音刺破了清晨的寂静,惊飞了院子里最后几只麻雀。

“凭什么不让我们出去!”楼下传来争吵声。九号楼的居民脸红脖子粗地对着保安吼叫:“我老婆还在医院躺着!”保安只是摇头,防毒面具后的眼睛流露出无奈。铁皮围墙外,两个穿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张贴告示,白纸黑字写着“封闭管理,足不出户”。

妈妈把最后一把青菜放进冰箱,叹了口气:“这下真成笼中鸟了。”冰箱里整齐码放着年前囤积的物资:五包速冻水饺、三盒鸡蛋、半颗蔫了的白菜。父亲每天打听哪个小区还没被封,询问他们怎么买菜,埋怨声铺天盖地。

夜幕降临时,明汐听见围墙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她撩开窗帘一角,看见一个黑影正踩着垃圾桶翻越铁皮墙。月光下,一个穿黑色羽绒服的年轻人差点被墙头的铁刺划伤,他骂了句脏话,还是义无反顾地跳到了外面的世界。铁皮墙在夜风中发出轻微的震颤声,像某种不祥的预兆。

第二天社区群里炸开了锅。有人上传了半夜拍摄的翻墙视频,像素模糊却足够看清那些矫健的身影。“这是害群之马!”发视频的人愤怒地打字,“要是带病毒回来,全小区遭殃!”但紧接着有人匿名发言:“菜都买不到,不出去等着饿死?”

明汐蜷缩在沙发上刷新闻,各地封控的混乱场景在手机屏幕上轮番上演:有人为买药下跪哀求,宠物被当街打死,孕妇在医院门口流产。每刷新一次,她的胃就绞紧一分。窗外,无人机在小区上空盘旋,喇叭里循环播放着“足不出户就是爱国”。

夜深人静时,明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白老鼠,在迷宫里徒劳地奔跑。醒来时发现睡衣已被冷汗浸透,而社区群又多了99 条消息——凌晨两点,穿防护服的人来拉走了隔壁单元的一家三口,据说是因为男主人发烧到38.5度。

天刚蒙蒙亮,明汐就听见电钻声再次响起。透过猫眼,她看见工人正在给每栋楼的单元门加装实体锁。阳光照在崭新的锁链上,折射出刺眼的光斑。远处围墙下,几个被遗落的塑料袋在风中打转,像被困住的幽灵。

又是一天清晨,明汐正机械地刷着手机,社区群突然弹出一张照片:厚重的防护服下,一位志愿者正将一袋蔬菜放在独居老人李奶奶家门口。护目镜上的水汽模糊了他的眼睛,但弯腰的姿势却透着小心翼翼的温柔。菜袋里探出一截翠绿的芹菜叶,在灰蒙蒙的楼道里格外鲜亮。

明汐放大照片,注意到志愿者的防护服袖口已经磨破了边,橡胶手套边缘凝着汗珠。她想起前天自己还在抱怨封闭管理太严格,此刻却像被人掐住了喉咙。

此刻,明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明汐的手指在发送键上悬停了许久,最终重重地按了下去。消息发出去的瞬间,她像是卸下了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叮——”

社区主任的回复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太好了!我们正急需像你这样的大学生!明天上午八点来居委会报到,记得带身份证复印件。”

母亲站在房门口,手里攥着一件崭新的防护雨衣——那是家里能找到的最接近防护服的东西。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把雨衣放在明汐床头,又放上一包医用外科口罩。

第二天清晨,明汐比闹钟醒得还早。窗外,晨雾中的小区安静得像一幅水墨画。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发现餐桌上摆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蛋面——自从物资紧张后,家里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奢侈”的早餐了。

社区主任和其他志愿者见到明汐甚是惊喜,像久旱逢甘霖般,终于有人能来为他们分担一些工作了。

明汐负责通知需要隔离的人居家隔离以及劝返想要回来的人员。

一通通电话打完,明汐沉默的看着桌面上的手机。

原来,大家都有这么多不得已。有人要回来照顾行动不便的父母,有人住着昂贵的酒店付不起房费想要回家,有人家里有猫狗需要打理,有人不配合居家隔离破坏封条硬要外出......

明汐十分同情他们的难处,可......yi情始料未及,她只能尽量记录那些更为迫切的需求,看看社区工作人员、派出所以及志愿者能否帮助解决。

晚上八点,居委会终于清静了不少,电话铃声不再集中响起,明汐也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明汐和值班的两位大姐打了声招呼,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了社区。

明汐推开家门时,玄关的感应灯应声亮起,在瓷砖上投下她疲惫的影子。她机械地脱下鞋子,发现鞋带早已被雨水浸透,结了一层薄薄的盐霜——那是防护服里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痕迹。

“回来了?”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微波炉运转的嗡嗡声。明汐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只能轻轻“嗯”了一声。她靠在墙边慢慢下滑,最终蹲坐在地上,像一株被晒蔫的植物。

母亲端着热好的饭菜走出来,看见明汐的样子突然顿住。饭菜冒着热气——红烧茄子、炒青菜,在物资紧缺的当下堪称奢侈。但明汐只是盯着饭菜上袅袅升起的热气,眼神失焦。

“先喝口水。”母亲递来温水,明汐接杯子的手抖了一下,水洒在裤子上,留下深色的痕迹。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关节处被橡胶手套闷得发白起皱,虎口处还有一道不知何时划破的红痕。

电视里正播放着yi情通报,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着数字:“今日新增确诊病例......”父亲默默调低了音量。整个客厅只剩下筷子偶尔碰触碗壁的清脆声响。

明汐机械地咀嚼着饭菜,却尝不出任何味道。她的脑海里还回荡着白天那些声音——独居老人的咳嗽声、被隔离孩子的哭闹声、社区工作人员沙哑的喊话声。最刺耳的是下午那个中年男人的咆哮:“我爸都呼吸困难了!等你们走流程?等你们上报?!”

突然,父亲的手机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是老家大伯打来的。明汐听到了几个词:去世、今天......

明汐的筷子悬在半空,一颗米粒从碗边滑落,无声地掉在桌布上。父亲接电话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轻得像怕惊动什么似的。

“什么时候的事?”父亲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明汐看见他握手机的手在颤抖。

母亲的手停在盛粥的勺子上,一滴一滴落回碗里。电视里的yi情通报还在继续,主持人平静地播报着新增死亡病例的数字,背景音里混着父亲压抑的抽气声。

“才28岁啊......”父亲突然哽咽了,这个在明汐记忆里从未掉过泪的钢铁汉子,此刻佝偻着背,额头抵在冰冷的餐桌边缘,“说是前天发烧,以为是感冒......今早发现时,人都......”

电话那头传来大伯撕心裂肺的哭声,混着方言的只言片语透过扬声器炸开:“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殡仪馆说现在不能办仪式......直接火化......”

明汐的堂姐,那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堂姐,去年春节还笑着说要攒钱带大伯去旅游的堂姐,就这样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明汐突然想起前天整理的那份名单,那些她亲手登记过的求助信息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母亲手里的勺子“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明汐低头看着溅在拖鞋上的汤汁,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

父亲挂断电话后,三个人在餐桌前沉默地坐着。电视里开始播放防疫宣传片,欢快的音乐显得格外刺耳。屏幕上穿着防护服的卡通人物比着爱心,字幕滚动着“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她上个月还发朋友圈......”明汐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说要来我的大学看我......”

父亲突然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他走到阳台上,背影在夜色中微微发抖。

阳台传来父亲压抑的哭声,像受伤的野兽。明汐走到书桌前,翻开大学时就写日记的笔记本。在最新的一页上,她颤抖着写下:“2020年3月2日,堂姐因新冠fei炎去世。”墨水被泪水晕开,字迹模糊得像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翅膀。

窗外,一轮惨白的月亮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远处医院的灯光依然明亮,救护车的警笛声划破夜空。明汐摸出抽屉里那包珍藏的N95口罩——那是堂姐年前寄来的,附着的便签上还画着笑脸:“保护好自己。等你开学了,姐也想去看看你的学校。”

手机又响了。是社区主任在群里发消息:“感谢大家这几天的辛勤付出,我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目前为止,咱们小区没有出现一个病例。”后面跟着三个点赞的表情包。

明汐看着那个跳跃的表情包,突然崩溃地哭出声来。在这个被yi情撕裂的春天里,有人永远留在了寒冬,而有人还将继续前行——带着伤痕,带着记忆,带着再也无法兑现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