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第24章 绣娘算沙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第24章 绣娘算沙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冬至前一天,运河边的绣坊里,沈绣娘飞针走线,把算筹的刻度绣进了丝绸里。别人看她绣的是牡丹,其实是北边沙地里的等高线,每九针代表一尺,这是以前治沙的老法子。绣绷边上的“光谱柳种”花样里,藏着一串串算筹摆出来的坐标——那是今年巴图在牢里用指甲刻在墙上的治沙图。

小徒弟阿巧掀开棉门帘,急火火地说:“绣娘,漕帮的船到了!”冷风卷着沙子灌进来,混着运河冰面裂开的声音。沈绣娘摸出藏在绣架里的竹筹,筹上“满蒙汉”三个字都被摸得发亮,这是去年算学吏们临走时塞给她的,说是“算筹不断,民心不灭”。她用筹尖挑起绣绷,阳光穿过针脚,在地上投出“pS.23”的影子——这是巴图算出的沙子能承多重的数,现在成了她和漕帮接头的暗号。

下午申时,三艘漕船靠了码头,船头“漕神”的旗子被风吹得哗啦响。沈绣娘一眼看见林则徐的手下王鼎混在挑夫里,袖口露着半片竹筹——那是去年松涛阁大火时抢出来的算学书残页。她不动声色地把绣绷递给阿巧,转身时,绣绷边上的流苏晃了晃,露出里面的骨筹碎片,上面刻着“高邮闸水深七尺”。

半夜,绣坊里烛火摇晃。沈绣娘打开一封从塞北捎来的密信,羊皮纸上用奶酒写着:“北边有人带着火铳往东南来了。”她摸出先帝留下的算筹勋章,对着烛光一照,上面的齿轮印子竟然是北边草原的高低地形。拿算筹在地图上一量,塞北到高邮正好三百里,和巴图算的“pS.23”数一样——这不是火铳能打多远,而是种沙柳该隔多远的数。

天刚亮,阿巧抱着带血的衣襟冲进来说:“绣娘,漕工被漕运总督抓走了!”衣襟上划着个“算”字刀痕,这是漕帮兄弟用命传的信。沈绣娘摸出鞋底的算筹,上面“守边”两个字是用巴图的血染红的。她朝着运河拜了三拜,把算筹插进绣绷,针尖沿着筹上的刻痕,画出了沙柳该种在哪的线。

上午,漕运总督的轿子停在绣坊门口。一个官员掀开轿帘问:“听说你绣的牡丹能治沙?”他腰间挂着个鎏金坠子,那是用以前的松涛阁铜筹熔的。沈绣娘笑着捧出绣绷:“大人见笑了,就是些花花草草。”她指尖划过“光谱柳种”,其实针脚间的算筹刻度比官府的木尺准三倍,只是藏在牡丹花瓣里罢了。

下午,王鼎偷偷来传林则徐的话:“算筹就像水,堵不如疏。”沈绣娘摊开新画的治沙图,用算筹点出三十个地方,每个地方隔八里种沙柳——这是她按巴图的日记算出来的,和塞北牧民说的“八里一柳”一模一样。王鼎掏出半根算筹水尺,上面的“pS.23”和绣绷上的坐标对得上,两人互相看了看,啥也没说就明白了。

傍晚,沈绣娘把绣绷泡进染缸里。深蓝色的染料盖住了算筹刻度,却盖不住针脚里的治沙法子。她知道,当那些大官们玩着鎏金算筹时,运河上的漕工用柳枝算水深,塞北的牧民用骨头算沙线,她的绣绷早就把算筹的本事织进了天下各地。

半夜,运河冰面传来闷闷的响声,那是漕船偷偷运沙柳种子呢。沈绣娘摸着巴图的算筹勋章,背面的沙地图案在月光下清清楚楚,每一道都是算学吏们用命量出来的。她把勋章系在绣绷上,任它顺着运河漂走——总有一天,这些算筹刻下的记号,会在春天里长成挡沙挡风的绿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