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第30章 河防石料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第30章 河防石料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道光七年惊蛰,洪泽湖冰面开裂的脆响传入紫禁城,像极了嘉庆朝铜筹落地的声音。道光帝望着宗人府新呈的《宗室春禄请领表》,“世袭罔替”的朱批下,禄米耗银比去年同期激增五成。案头《盐法整改诏》残稿被春风掀起,露出去年冬月“禁竹筹不禁盐引”的朱批——那是他在通州盐池爆炸案后作出的有限妥协,却在载锡等宗室的抵制下形同虚设。

工部值房内,张恪用嘉庆朝铜筹残片测算洪泽湖开河工程量,将“堤工需石十万方,载龄虚报三成”的数据整理成《开河石料实需折》,以工部“技术复核”名义逐级上报。折内引用《河防通考》“每丈堤基需石三方”的圣祖旧制,附上前算学吏绘制的《石料损耗对比图》,图中用不同颜色标注官方数据与实测数据的差异,一目了然。

漕帮“醒狮号”商船抵达码头,船工老吴将统一规格的“刻度扁担”随工具发放给民夫。扁担刻痕经漕帮行会认证,每道痕对应百斤石料,成为行业默认的计量标准。王九叔作为盐丁代表,将《民夫石料搬运日志》提交至工部稽察司,日志中详细记录每日搬运量与官方核定量的差距,末尾附漕帮全体船工的联名画押。

肃亲王府内,载锡收到工部《石料实需折》,冷笑命人在“圣祖旧制”四字上加盖“待议”官印。“前算学吏想借典籍压人?”他授意载龄在《开河预算奏》中增加“春冰搬运损耗”条目,将虚报石料转化为“不可抗力”损耗,并引用《八旗河工旧典》中“搬运损耗不得低于三成”的模糊记载作为依据。

绵志在户部发起“河工数据会勘”,邀请钦天监、工部、漕帮代表共同核验石料用量。他展示前算学吏用河冰封存的《堤工实量册》,以冰棱压印的“实需七万石”对比载龄的“十万石”预算,同时呈上漕帮《搬运日志》:“按圣祖朝‘每夫日运十方’计算,十万方石料需万人十日,今报五日完工,显系虚报。”禧恩虽强辩“今非昔比”,却无法解释日志中连续三日“单日搬运超两万方”的离奇数据。

子夜,道光帝在乾清宫召见工部尚书,命其用嘉庆朝铜筹复算开河石料。铜筹计量显示“实需七万石”,与前算学吏数据一致。他翻开《圣祖河防实录》,见康熙二十三年“开河实量,每尺必核”的朱批,提笔在载龄奏报上批注:“着照工部复核数据为准,损耗不得超过圣祖朝一成旧制。”载锡试图以“祖制不同”抗辩,却被道光帝出示的《河防通考》对比图堵回。

卯时,洪泽湖工地的告示牌上,前算学吏用朱笔写下“每丈堤基需石三方,搬运损耗一成”的圣祖旧制,旁边张贴着按铜筹计量的《每日石料清单》。民夫们依照刻度扁担搬运石料,秩序井然。载龄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按新数据签收,其私吞石料的计划因数据透明化而破产。远处,漕帮船只升起“河深五尺”的灯笼——此次为官方认可的正常水深标记,与前算学吏的技术胜利相互呼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