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第42章 漕帮遇害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第42章 漕帮遇害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道光十三年六月初九,洪泽湖汛期的浊浪拍打着漕船龙骨。张恪率漕帮水勇巡查时,发现悬挂英国东印度公司旗号的商船“威厘士厘号”舱底水线异常,用嘉庆朝铜尺丈量后,算盘拨出“实载货物重量超出申报三倍”的铁证。英商随员掏出怀表晃了晃:“此乃广州十三行特许商船,漕台大人见了也要放行。”漕帮舵主王九叔注意到对方袖口露出的罗盘刻度,暗觉蹊跷——那是东印度公司专用的航海密语符号。张恪以《漕运稽查条例》为由扣下报关单,表面上以“丈量误差需复核”为由滞留商船,实则连夜用漕帮密语传递数据:“英商货船,载重异常,洪泽湖区域需警惕。”

同日申时,北京宗人府密室,载龄对着泛黄的《漕运密档》冷笑:“漕帮竟敢私藏嘉庆朝算筹核量旧制?”神机营突袭漕帮淮安据点时,王九叔正在焚毁加密账本,火苗中飞溅的纸灰里,“漕粮实运六成、虚增四成”的算珠符号时隐时现。士兵从墙缝里搜出半架算盘,珠子上刻着“嘉庆二十三年造”的字样,算珠间隙塞满了用《诗经》句式加密的漕运数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应的竟是“淮安至通州,鸦片走私三十舟”。“说!数据传给了谁?”统领的佩刀抵住王九叔咽喉。老人将最后一颗算珠吞入口中,血沫混着碎珠吐出:“算珠在,数据在……”载龄接过染血的算盘,发现横梁内侧刻着“以算筹量国本”的先帝训示,脸色瞬间铁青:“给我烧了这鬼东西!”火苗吞没算盘时,算珠爆裂声恰似远处洪泽湖的浪涛。

河南开封,黄河水位标尺已没至第七道刻痕。张恪用《水患算盘模型》测算:“大堤土基含沙量超六成,每里堤岸隐患十七处!”他冒雨闯入巡抚衙门,却见吏员正在用“天恩竹筹”重新丈量水位——竹筹每浸水土痕便涨三分,账面水位竟比实际低五尺。“载龄大人说了,”吏员用油纸擦拭竹筹,“河神见喜,水位自降。”子夜,张恪独自爬上大堤,随身算盘在闪电中算出惊心结果:“兰阳段土壤承载力仅剩三成,暴雨即溃!”他撕下官服前襟,以血书急报朝廷,却在返程时被宗室爪牙击落河心。漕帮水勇冒死救起他时,浸透河水的算珠仍紧紧攥在手中,每颗珠子都刻着“护堤”“赈灾”的字样,却被河水泡得模糊不清。此时的黄河大堤,因载龄挪用七成治河银修造宗室庄园、购买洋货,早已千疮百孔。

子夜,乾清宫内,道光帝盯着张恪的血书,手指在御案上划出算珠轨迹:“黄河堤工每年耗银百万,为何总出纰漏?”绵志呈上《治河银流向算盘图》,算珠列阵如锁链:“载龄将七成治河银转为宗室庄园修造费,余下三成购办的‘英国夯土机’,实为过时的碎石机。”画面跳转至宗室庄园,载锡正用治河银打造西洋钟表,工匠手中的齿轮与算珠交错闪光。“祖宗家法,宗室不可轻动。”道光帝抓起嘉庆朝算筹笔筒,却发现里面装满了载龄进献的翡翠珠串。绵志叩首至地:“嘉庆朝用算筹核量,河工十年固若金汤;今用竹筹舞弊,河患年年激增。”话音未落,六百里加急奏报传入:“兰阳大堤决口,洪水漫灌考城!”殿外惊雷炸响,恰如算筹笔筒坠地的脆响,道光帝手中的朱笔在奏报上划出颤抖的弧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