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25章 团练积分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25章 团练积分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咸丰元年二月初十,长沙沦陷次日,湘江西岸的湘潭镇笼罩在细雨中。镶黄旗参领崇厚盯着练兵场上的八旗兵丁,手中竹制算盘珠拨得飞响——每颗牛骨算珠皆经盛京匠人之手,以长白山鹿骨磨成,黄珠浸过苏木染成赭色,蓝珠用靛青上色,白珠保留骨茬原色,框架刻着满族特有的\"双陆纹\"变体铁锚纹。他袖口的铁锚纹白布边缘,用满绣技法绣着几何纹,针脚细密如算珠穿孔。

\"正白旗巴布泰,斩敌三名,黄珠三!\"

\"镶红旗额尔金,护粮车五辆,蓝珠二!\"

崇厚的算盘梁上挂着块铜牌,刻着满汉双语\"军功如筹\"。他身后的\"军功算台\"上,十二名铁仙会匠人正用盛京骨算具核计积分,算珠碰撞声带着关外冻土的冷硬——这些鹿骨珠经冰雪煨制三日,再用辽东沙打磨,是满族传统工艺的遗脉。

卯时三刻,曾国藩带着湘乡团练前来会师。他望着士兵腰间的鹿骨算盘,指尖划过算珠上的苏木染痕:\"崇厚参领,此珠色如八旗战旗,倒有白山黑水之风。\"

\"曾大人好眼力,\"崇厚拨弄鹿骨珠,\"鹿骨取'逐鹿中原'之意,苏木染珠仿自盛京兵甲涂色。\"他轻叩竹制框架,\"不过这湘妃竹框,倒是请衡州汉族匠人所制,取'竹报平安'之兆。\"

曾国藩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具湘乡竹算盘:\"巧了,湘乡团练用的是斑竹算盘,竹料出自韶山冲,经老篾匠用湘江水浸足九九八十一天。\"这具五档算盘长不过五寸,竹珠以茶油浸泡月余,\"上二珠当五用湘妃竹,下三珠当一用斑竹,刚柔相济。\"

崇厚接过算盘,嗅到竹珠间隐约的茶油香:\"听闻汉族匠人制竹器,讲究'冬伐竹,春制器'......\"

\"正是,\"曾国藩指着竹珠穿孔处的包浆,\"此珠已制三年,竹性全去,摇之无声,最宜夜战核计。\"

话音未落,探马急报:\"太平军先锋已过靳江!\"崇厚挥旗启动\"铁锚阵\",红黄蓝白令旗翻飞间,瞥见曾国藩腰间的竹算盘袋——袋面用汉族刺子绣技法绣着\"算珠报国\",与八旗的满绣风格迥异,却同样针脚密实。

巳时,靳江渡口。八旗兵列阵迎敌,胸前鹿骨算珠随呼吸轻晃。崇厚手持《方阵令旗图》,见镶白旗报来斩敌七十四名,遂用湘乡竹算盘分算:上二珠当五,下三珠当一,七颗大珠(三十五)加四颗小珠(四),恰为三十九,再以满制十珠汇总为七黄珠加四子珠——鹿骨珠的冷硬与竹算盘的温润相佐,竟无丝毫滞涩。

未时,混战中。正红旗士兵巴图鲁拨出三颗黄珠(三十军功)换救治权,指腹摩挲鹿骨珠面的冰裂纹——这是满族匠人特意保留的自然痕迹,称作\"骨魂纹\"。他忽然想起营中汉族老匠曾说,竹算盘的斑竹泪点也是\"天地刻痕\",与骨珠裂纹异曲同工。

申时,太平军后撤。崇厚用湘乡竹算盘汇总积分,鹿骨珠与竹珠的碰撞声竟如满汉战鼓合鸣。他摸着周明远的铁锚纹骨珠残片,对曾国藩道:\"明日起,八旗算具可兼用鹿骨与斑竹,让满汉匠人互学技艺。\"

曾国藩抚掌:\"甚好。湘乡竹匠能制骨珠穿孔工具,盛京匠人或可传竹器防冻之法。\"

酉时,辕门公示墙。数百面满汉合璧的算盘串成屏风,鹿骨珠的赭蓝白与竹珠的青褐相映成趣。巴图鲁的算盘上,三颗鹿骨大珠(当十五)加六颗竹制小珠(当六),清晰记着\"斩敌二十一\",鹿骨的冷冽与竹珠的温润在夕阳下浑然一体。

亥时,崇厚在中军帐用湘乡竹算盘核计战功,算珠碰撞声与帐外湘军匠人用竹制量尺调试抬枪的\"咔嗒\"声相应和。他望向长沙城头的龙凤旗,手中算盘的斑竹框架映着烛火,忽然明白:无论是长白山的鹿骨,还是湘南的斑竹,匠人手中的算具终究殊途同归——算珠上刻的不是满汉之分,而是天下匠人共有的刻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