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10章 中体西用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10章 中体西用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同治六年芒种时节,在金陵机器局内,巨大的蒸汽锤不断地发出沉重的轰鸣声,李鸿章推开素面铜筹,左手摸向马甲内袋——怀表盖内侧嵌着枚刻有「忍」字的竹筹,筹面火纹与表内齿轮咬合处严丝合缝。这枚算筹边角磨损圆润,显见是常年摩挲之物,筹背隐约可见「天工」二字残痕,似与《天工开物》活字模存在某种隐秘关联。

「中堂,英吉利折叠量尺到了。」容闳递来镀镍铜尺时,瞥见李鸿章指尖在怀表盖上轻点三下——那是他独有的习惯,每逢使用洋器必触筹三思。量尺关节的微型水准器映出墙上的《上海港实测图》,图中航道坐标旁,用炭笔标着行小字:「筹漂三刻,水程一里」——字迹与算筹火纹笔法如出一辙。

测算炮台间距时,李鸿章用钢笔在算理布上绘制坐标系,笔尖在标绘原点时顿了顿。他忽然掀开怀表,「忍」字算筹在蒸汽中折射出七道微光,恰与算理布网格的第七道横线重合。铜质量角器标出三十度仰角的瞬间,量尺夹层滑出半片竹篾——其刻度竟与怀表内的算筹完全一致,仿佛两套测量体系在蒸汽中完成了某种隐秘对话。

「中堂为何偏爱这旧筹?」容闳终于忍不住问。

李鸿章将算筹嵌入量尺关节,竹筹与铜尺竟严丝合缝:「洋人量尺是铁打的骨头,这筹却是竹的魂。」算理布上的英制换算表旁,他用中文随手批注「火七忍三」——无人知晓,这组数字对应着抗磁砂埋藏深度与算筹刻度的神秘换算。

江南制造局的「中西合璧算理包」里,每具折叠量尺都暗藏竹制校准片,其热胀冷缩系数与怀表算筹完全匹配。李鸿章抚摸着校准片上的火纹烙痕,想起某位匠人曾说「竹能吸潮,可补铜尺之弊」——这话不是老陈说的,却刻在算筹「忍」字的起笔处。

苏州撤退前夜,李鸿章在炮火中翻出工具箱,箱底压着本无名算学笔记,内页用算筹刻痕记录着「硫六硝四炭一」的配方。他捏紧怀表,算筹边缘的「忍」字硌入掌心,忽然想起多年前某个雨夜,有个匠人在炮架上刻下「算学无界」四字,次日却消失在晨雾中。

黄浦江雾气里,新购的西洋炮栓编号「Lc-1866」在怀表盖内投下阴影,「Lc」恰好与算筹「忍」字的笔画形成镜像。周馥递来密报时,李鸿章正用算筹撬动炮栓缝隙——这枚竹筹此刻既是开启洋器的工具,也是锁闭往事的密码。

「中堂,李秀成在苏州城门刻了字……」

「不必说了。」李鸿章将算筹嵌回表盖,量尺与算筹在蒸汽中融为一体,算理布背面的炭笔火纹忽明忽暗。他望着暮色中的江面,终于读懂算筹「忍」字的真意:不是隐忍,而是「韧」——当洋器的齿轮碾压而来,唯有竹筹能在缝隙里生长出算理的根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