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28章 南洋华人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28章 南洋华人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槟榔屿的晨雾里,陈芳站在「孔教会蒙学」门口,看着孩子们捧着《三字经》进校门。朗朗读书声中,他听出第二遍诵读时声调变高——这是切换秘密课程的暗号。表面上,孩子们在学「一去二三里」,实则竹节算筹的间距藏着数学公式,比如「一担粮、两担草」对应勾股定理。到了晚上,教室关紧门窗,孩子们用涂了萤火虫粉的算筹在黑暗中摆弄,把《月光光》的童谣节拍变成摩尔斯电码,「月光光,秀才郎」敲出的竟是求救信号。英国密探来检查时,只看见孩子们用算筹摆出「忠君爱国」,没发现《诗经》注释里的奇怪符号其实是微积分公式。

在新加坡港,英国海关税务司史坦利对着华人商船的花布直挠头。这些绣着「福禄寿喜」的布纹,在磁石下显影出橡胶产量、锡矿储量,连「喜」字墨色深浅都代表潮汐数据。华人船主却说这些纹样来自《礼记》,是老祖宗的传统图案,英国法律管不着。更绝的是,布纹每个月换密码,这个月用《兰亭序》的「之」字出现次数记橡胶价格,用「亦」字位置标抗磁砂纯度。布料还泡过抗磁砂水,英国的监听设备一靠近就失灵,史坦利的破解团队折腾半年也没看懂。

马来亚的锡矿里,胡雪岩的手下假装敲岩壁,实则用算筹传递消息:「左三锤右五锤」是说这里抗磁砂含量27%。矿洞里的童工唱着《采锡歌》,「一担锡,两担泥」其实是在报矿脉深度,「阿爸挑,阿妈筛」是讲筛选砂粒的比例。华人把抗磁砂混在锡矿废料里,英国地质学家看不上这些「垃圾」,转头去挖锡矿,却不知道真正值钱的宝贝被华人用妈祖像藏着运走了。铁锚堂教的「水纹密度法」更神,拿矿石一称重就能算出含砂量,比英国的化验法快十倍。

吉隆坡的「算理公秤房」里,陈芳一拍桌子,日本商人涩泽荣一就蔫了。公秤房用的算筹里藏着抗磁砂芯,往天平上一放,生丝含水率超过15%立刻显形。墙上挂着《北京条约》,可那是管清朝人的,南洋华人不受限。陈芳引用英国的《殖民地商事条例》,说公秤房是「维护东方习惯」,连英国商人都得认。公秤房的算生全是南洋公学毕业的华人,英国官员想贪关税?先过了算筹这关再说,好多洋人因为算错数被弹劾下台。

深夜的槟城海滩,关贞吉的弟子们围着火堆,用算筹在沙地上画「阴阳算」。塾师说这是老祖宗《周易》里的智慧,阳爻是1,阴爻是0,「乾坤」就是11和00。孩子们用椰子壳当算珠,单壳是1,双壳是0,碰撞声像在敲罄,路过的英国巡逻艇以为是在搞什么仪式,压根没想到这是在学二进制。更妙的是《月光光》童谣,每句第七个字的声母藏着密码,「月」是1010,「光」是,奶奶教孙女时轻轻哼唱,就把算理知识传了下去。

南洋华人就这么在英国人眼皮底下玩着「算理魔法」:学校里明着教八股,暗里传技术;花布上绣着吉祥纹,藏着经济数据;矿洞里挖的是锡矿,捎带手运抗磁砂;公秤房用英国法律当挡箭牌,实则掌握贸易话语权;连哄孩子的童谣里,都藏着算理密码。他们像海边的椰子树,看着被殖民风吹得摇摇晃晃,根却深深扎进土里,把算筹刻纹变成了抵抗的武器,在列强和清廷的夹缝里,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数据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