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32章 表面西化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32章 表面西化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光绪十一年孟春,紫禁城毓庆宫暖阁内,光绪帝正用象牙算筹拨弄《圣谕广训》书页,筹面「忠孝」二字在烛火下泛着蜡光。忽闻粘杆处密报「英国公使巴夏礼已至月华门」,慈禧指尖急叩算筹尾部机关,「咔嗒」声响中,象牙筹面应声翻转,密密麻麻的纹路瞬间隐没,唯有「忠孝」二字端端正正映入眼帘。她顺手将案头典籍换作烫金封面的《西洋算学启蒙》。

巴夏礼踏入书房时,正见光绪捧着新书皱眉,案头摆着表面刻有西洋符号的算筹。慈禧指节轻叩桌面:「皇帝近日在研习泰西算学,公使可随意观览。」光绪依言翻开算筹盒,露出清一色光面筹身,仅顶端刻着模糊的符号。巴夏礼狐疑地接过查看,见背面光素无纹,唯有「忠孝」二字隐约可见,这才颔首。

巴夏礼的目光被「云龙笔筒」吸引。慈禧轻笑:「此乃仿西洋器物改制,兼具实用与雅趣。」光绪转动笔筒,外层云纹与内层图案错位,露出看似西洋数字的刻痕——而真正的机关暗格,已在粘杆处报信时悄然闭合。「贵国工艺果然精巧,」巴夏礼伸手触碰,慈禧眼角微挑,见他未察觉异常,才放下心来。

半个时辰前,算理学院北院枯井密室里,匠人正专注演示算理,忽闻暗号响起。铁锚堂匠首迅速将特制算筹浸入清水,表面纹路遇水即褪,露出底面的「忠孝」字样。光绪摘下书生青衿,换上御赐洋缎马褂,袖中藏起的算筹已换成寻常课业用具。此刻的毓庆宫,吟诵声已换作西式教材的齐读,墙上挂着仿制的西洋仪器图,巴夏礼凑近时,只能看见标注着陌生符号的区域,却不知其真正含义。

端午宴会上,御膳房呈来的「五谷丰登筹盘」焕然一新,算筹排列成西式图案。光绪指着盘中造型:「近日研习西法,偶有心得。」慈禧适时补充:「皇帝勤学不倦,于西洋学问渐有长进。」实则真正的算理密报,藏在巴夏礼看不见的细节里——书页空白处的火漆印记、器物纹路的微妙起伏,皆为隐秘的信息载体。

当夜,慈禧在颐和园密室重新检视算筹,看着光绪新刻的纹路苦笑:「洋人欲以形制改我根基,却不知表里之道。」荣禄叩首:「皇上于中西之学皆有涉猎,实为社稷之福。」她指尖抚过算筹边缘:「明面上的器物改制,是为周旋;暗地里的文脉传承,才是根本。」说着将表面西化的算筹投入炭盆,火苗跃起时,筹身纹路蜷曲,露出夹层里未燃尽的本土符号——那是用特殊工艺绘制的隐秘标识,外人视之如寻常纹饰,内行人却能从中读出血脉里的文明密码。

巴夏礼归国后在日记中写道:「清国于算学一道,已颇多西化之象。」却不知他所见的表象之下,毓庆宫的器物仍在昼夜传递着本土算理的密语,那些看似西洋的符号与形制,早已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当列强以为清廷已折服于西学之时,真正的算理文明正以更隐秘的方式生长,在新旧交织的裂隙中,延续着属于东方的智慧根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