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5章 拜见旧贵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5章 拜见旧贵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1912年4月5日,暮春的风裹着柳絮,周自齐站在醇亲王府斑驳的朱漆门前,算筹筒在马褂内袋轻轻晃动——筒身「北洋龙」暗纹与「工」字凹痕在磁场中若隐若现,恰似他此刻的心境。今日他名为考察实业转型,实则奉袁世凯之命,试探前清贵族对「算理国有化」的态度。门环上褪色的「寿」字纹,像极了铁锚堂档案里嘉庆爷算理营的「算术寿纹」,那是算筹作为「治国重器」的最早官方印记。

「周总长,请。」管家掀开棉帘时,周自齐注意到其袖口露出的「八旗」刺绣已磨得发白,与他算筹筒的抗磁砂镀层形成鲜明对比。穿过回廊,游廊墙壁上的《九九乘法图》虽历经风雨,算筹阵型依然清晰——那是嘉庆变法时推行的「官民同算」政策遗迹,却在道光朝因保守派反对而被涂抹大半。

正厅里,肃亲王善耆正用鹿皮擦拭一套青铜算筹,筹身满文数字刻痕里积着三百年铜锈。「此乃太宗皇帝亲赐『八旗算筹』,」善耆举起筹身刻着「兵」字的筹子,铜绿在阳光下泛着幽光,「当年萨尔浒之战,八旗用此筹核算军粮,三日破敌十万。」周自齐接过算筹,触感沉重如铁,满文「兵」字凹槽里嵌着暗红碎屑——那或许是某场战役的陈年血渍。

「王爷可知,」周自齐放下算筹,望向窗外追逐蝴蝶的金碧辉,她月白衫子上的补丁针脚细密,像极了铁锚堂匠人修补算筹的手法,「嘉庆爷算理营曾在江南设七十二工坊,其中三成工匠来自八旗。」善耆的手顿在半空,鹿皮擦过「马」字筹,发出刺耳的刮擦声——他当然知道,算理营在嘉庆朝曾试图将八旗算术与汉人算学融合,却因满汉旧制阻挠而失败。

金碧辉忽然摔倒在青石板上,树枝在泥土里划出歪扭的「十」字。周自齐走上前,从算筹筒取出一枚刻着「农」字的竹筹——筹身微孔里藏着铁锚堂「地亩丈量法」的微型铜版。「这筹能算出蝴蝶翅膀的纹路,」他蹲下身,用筹尖在泥土上勾勒出等角螺线,「更能算出天下田亩的肥瘦。」小女孩盯着筹身「农」字,辫梢红绒绳突然绷直,像极了算筹的垂直线条。

善耆的目光落在周自齐袖口隐约可见的「工」字刺绣上——那是铁锚堂「算理共济会」的标志。十年前,他曾在沈阳故宫见过类似纹样,绣在被焚毁的算理营典籍残页上。「周先生想让旗人用田产换实业股本,」他拿起一枚刻着「粮」字的青铜筹,突然用力掷向廊柱,筹身撞出凹痕,「就像当年算理营用八旗算术换汉人技法?」

周自齐弯腰拾起变形的铜筹,指尖触到筹身内侧的「废」字——那是道光朝保守派刻下的「废筹」印记。「算筹本无满汉,」他从算筹筒取出铁锚堂的「均赋」竹筹,与青铜筹并列,「就像这抗磁砂与铜锈,终将在时代洪炉里熔成新器。」金碧辉捡起树枝,在「十」字旁边画了只歪扭的蝴蝶,翅膀纹路却意外符合算理对称。

暮色浸染时,周自齐告辞离去,算筹筒里多了那枚变形的「粮」字铜筹。马车经过东交民巷时,他看见善耆抱着金碧辉站在府门口,小女孩的月白衫子被风吹起,像一片即将飘落的柳絮。算筹筒内,「农」字竹筹与「粮」字铜筹轻轻碰撞,发出清越声响——那是旧时代的丧钟,也是新时代的晨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