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9章 前清遗老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9章 前清遗老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1912年7月10日·北京师范学堂,盛夏的蝉鸣碎金般坠于琉璃瓦顶,周自齐退至操场边缘,算筹筒在白麻长衫下静伏,筒底「工」字凹痕泛着前清旧制的幽光。讲台中央,陆夫子抚着翡翠算筹袋上的太极八卦纹,三缕银须随蒸汽钟的嗡鸣轻颤,三名北洋密探的微型龙纹袖扣在他眼底投下冷冽反光——那是袁世凯新铸的「匠籍稽查」徽章,龙纹爪间攥着算筹图案,刺得他眼眶生疼。

「算筹者,圣人之器也。」陆夫子举起曾国藩幕僚手录的《湘军火器算经》,抗磁砂书写的炮术公式在蒸汽灯下发蓝,纸页间夹着半片湖口战役的碎瓷,「昔年彭雪琴公以算筹测潮汐,非为器物之巧,乃为申明《周髀》算理不可废。」他轻叩讲台镇纸,镇纸底部的云雷纹是前清算学馆算学吏的旧物,与他袖中左宗棠赠筹的「艺事通神」古纹遥相呼应,「今之算筹沦为蒸汽齿轮的注脚,岂不可叹?」

周自齐冷眼旁观,见陆夫子指尖划过课本「勾股定理」页的云雷纹淡痕——那是前清算学馆算学吏刻在纸页间的《九章》索引。炭饼标本的「工」字煤灰下,隐约可见极细的「衡」字,取自《考工记》「权衡之法」,不过是前清算学馆算学吏标注的传统算理例题。

「诸君请看,」陆夫子展开《湖口礁位图》残页,抗磁砂勾勒的潮汐线是他按前清算学馆旧法补全,「湘军快蟹船吃水七尺,算筹布阵分毫不差,此乃士大夫经世之学的印证。」他取出左宗棠改良的斑竹算珠,算珠表面的刻痕是《湘军火器算经》的炮术口诀,「左文襄公以斑竹为骨铸炮架,证明旧学可通新用,何须借洋人蒸汽之术?」

周自齐注意到陆夫子袖扣闪过一道幽光——那是翡翠算筹的自然反光。三名前清国子监生的算盘同时作响,竹珠碰撞声中,算珠显形的改良公式是《天工开物》的旧法推演,与蒸汽钟的报时声偶然重合,隐秘频率暗藏于算理之间。陆夫子的克制,不过是士大夫对体面的坚守。

陆夫子转向「算理救国」石刻,新刷灰浆下的嘉庆朝「数据治国」残刻让他眼眶发热:「道光废政,烧了算学馆的典籍,却烧不掉士人心中的算理。」他被煤油味呛到,忽然咳嗽几声。

散场时,陆夫子将书信「匠籍如囚」塞进周自齐掌心,信纸边缘的左宗棠帷幔是他亲手临摹,铁锚堂暗纹隐现其间。周自齐触到信纸上的水痕,知是陆夫子昨夜挥毫时的泪痕,指尖的算筹刻痕是《周髀算经》的习字残稿。

《直隶公报》的配图里,陆夫子的翡翠算筹与周自齐的「北洋龙」官章并列,相片边角的云雷纹拓印是前清算学馆算学吏的遗韵。暮色中,有的只是士大夫案头的孤灯。周自齐望着正阳门箭楼的算筹轮廓,忽然明白:陆夫子的振臂疾呼不过是旧梦回响,士大夫的算理火种,早已在列强的压制下,只剩零星余烬。

陆夫子的声音渐远,蒸汽钟的嗡鸣吞没了后半句:「列强可压算筹于一时……」周自齐转动算筹筒,「北洋龙」与「工」字的磁场在掌心各自为政,化作「共工」古纹。他忽然想起盛京地窖的田筹残页,那些被士大夫视为瑰宝的旧制,终究只是埋在冻土下的孤魂,与市井的掌心老茧,隔着一道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