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43章 匠人大会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43章 匠人大会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1916年8月15日·北京,午初时分,算理工程院听证大厅内,段祺瑞的算筹「官」字砸在青铜讲台上,震得台面上的抗磁砂跳成「精密」二字。台下三百名匠人代表中,有三分之一戴着铁锚堂「工」字布贴,袖口算筹敲击桌面的节奏,暗合《算理歌》的摩尔斯电码。

「肃静!」段祺瑞的副官抽出磁导鞭,鞭身「精密」刻痕与讲台共振,发出刺耳的高频音。周自齐注意到,前排匠人突然捂住耳朵——那是铁锚堂「蝉鸣耳塞」的标准防御动作。

段祺瑞的算筹指向德国工程师卡尔·布劳恩:「传证人卡尔·布劳恩!」德国工程师走上证人席,西装内袋的算筹「精密」二字与讲台抗磁砂产生斥力。「诸位请看,」他调出磁导影像,「铁锚堂用乱纹算筹干扰北洋军备,导致神机五号炮群命中率不足20%。」周自齐起身时,算筹「理」字扫过桌面的《匠人执业证管理办法》,纸页里暗藏的椰炭粉显形出「专利侵权」四个微雕字。「布劳恩先生的磁导数据,」他用算筹敲击投影仪蒸汽管道,「是否来自前清《湘军火器算经》?」大厅顶部的蒸汽灯突然闪烁,卡尔·布劳恩的影像扭曲成《湘军火器算经》的刻纹——那是铁锚堂匠人在管道里塞了抗磁竹炭。德国工程师脸色煞白,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的「精密」算筹总是算错关键数据。

「周总长,」段祺瑞突然转向,「听说财政部昨晚走水,王延年科员不幸殉职?」周自齐的算筹「理」字压在公债底版上,筹身与纸面的「救」字暗纹共振,大厅里隐约响起《算理歌》片段——那是王延年用生命传递的密信频率。「王科员在火场抢救的公债底版,」他推开木质证据箱,里面的炭化纸张突然显形,「记录着匠人黑名单的原始数据。」段祺瑞的算筹「官」字险些跌落——所谓「黑名单」,竟全是用《三字经》密纹写成的儿童启蒙读物。周自齐趁机摸出微型相机,将昨夜偷拍的真名册投影在抗磁砂幕上,「可消失」的红笔批注刺得在场匠人发出怒吼。

突然,听证会侧门被撞开,三名北洋特务闯入,腰间算筹刻着「密」字徽记。「大帅,查获铁锚堂密报!」为首特务呈上泛黄的算筹密纹纸,却在递出时不慎滑落,纸张触地瞬间自燃,灰烬中显形出「诬陷」二字。周自齐识破这是北洋自导自演的栽赃,算筹「理」字轻叩讲台边缘,抗磁砂自动聚成「证据无效」四字。

当段祺瑞的算筹「官」字第三次砸向讲台时,所有匠人同时起立,算筹敲击桌面的节奏汇集成《抗倭谣》旋律。周自齐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星洲坐标与鲸骨装饰的七衡图重合,大厅里的抗磁砂自动排列成「工器归民」四个大字。

「大帅,」周自齐将算筹「理」字立在讲台上,「算理不是权力的尺,是民心的秤。」他指向窗外,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正在拍摄,镜头里的算筹密纹将在七日后登上国际头版。段祺瑞望着台下的「工」字布贴海洋,突然想起袁世凯密室里的血字:「算理不可亡」。他的算筹「官」字终于无力地滑落在地,与周自齐的「理」字形成「官理」到「民理」的微妙平衡;段祺瑞被迫签署《匠人权利临时法案》,但在法案末尾用算筹刻了「秋后」二字——这是北洋与铁锚堂新博弈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