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 番外第49章 对日借款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49章 对日借款

作者:古月墨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09:37:04 来源:小说旗

1917年1月5日,段祺瑞的算筹「战」字最终落在《中日算理合作协定》上,墨迹未干便被周自齐用算筹「理」字蘸取的抗磁砂溶液晕开,在「山东矿权」四字上形成不可擦除的「暂借」密纹——这是前清算理工程院秘传的「阴阳契约术」,表面承认合作,实则埋下技术防火墙。

「感谢段总理对东亚算理的支持,」林权助接过协定,指尖触到纸背的凹凸纹路,那是用算筹刻下的《孙子兵法》「虚则实之」篇首字。他不知道,这些纹路与青岛抗磁矿的地质脉络完全重合,成为中方监控日资开采的天然传感器。

周自齐翻开《参战借款资金监管细则》,算筹点向「技术培训保证金」条目:「根据协定,贵国需先支付三百万银元培训费用,用于中国匠人购置磁导设备。」他特意加重「购置」二字,暗示即将用这笔钱从英国购买改良版磁导仪,而非流入日本腰包。

段祺瑞的算筹「战」字突然发出蜂鸣,与周自齐怀表中的抗磁砂产生共振——这是铁锚堂匠人提前在借款合同里植入的「算理共鸣装置」,任何篡改条款的行为都会引发磁暴。林权助的和算「徳」字筹险些脱手,他这才明白,看似被动的中方早已在契约里布下天罗地网。

「关于匠人赴日培训,」周自齐递上《工匠名录》,里面三百名匠人名字均用《周易》卦象编码,「他们都精通『乱纹避磁』古法,但贵国若想学到核心技术,恐怕得先破解他们袖口的『工』字布贴。」

林权助盯着名录上的「陈阿白」「李铁锤」等名字,想起1909年那个在上海车间羞辱过松本正雄的老匠人——他曾用算筹敲击出《茉莉花》变调,让日本磁导仪误判为火山爆发预警。

窗外,汉冶萍的「公理号」列车正装载着掺有抗磁稻壳的「工业废料」驶往天津港。周自齐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工」字徽记与铁轨共振,显示每节车厢都暗藏《天工开物》的活字模——这些看似无用的废料,实则是中方用来铸造抗磁炮管的原料。

「贵国的磁导技术,」周自齐望向林权助,算筹「理」字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就像这蒸汽灯的光芒,看似明亮,实则依赖我们的抗磁砂供电。」他指的是日本在上海的纱厂,其磁导纺纱机每天消耗的抗磁砂,有三成来自山东匠人故意泄露的「次品」,里面掺有让机器每月停机三日的竹炭颗粒。

当林权助带着协定离开时,周自齐收到山东密报:青岛匠人已在日本运砂船底涂抹「郑和宝船抗磁膏」——这种用《武备志》记载的秘方制成的涂料,能让海水在船体周围形成「磁导盲区」,看似满载而归的货轮,实则只装了三成真砂,其余都是能引发日本熔炉爆炸的石英砂。

「段总理,」周自齐将三百万银元的支票存入财政部抗磁保险柜,密码是「」——甲午海战爆发日,「这笔钱会变成抗磁钢,铸成我们的公理之盾。」

段祺瑞望着保险柜上的「工」字徽记,突然想起周自齐曾说过的话:「算理不是投降的算盘,是借贷的天平。我们借的是他们的钱,还的是他们的债,而利息,就是让算理文明在他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暮色降临时,东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馆突然响起刺耳的磁导警报——他们新买的西门子磁导仪,竟将中国匠人敲击算筹的《茉莉花》旋律,误判为同盟国潜艇来袭的信号。周自齐知道,这是铁锚堂匠人用借款购置的设备,给日本人上的第一堂算理课。

夜风拂过,他袖口的「工」字布贴扬起,露出里面用借款合同纸张碎片拼成的「还」字——那是用算筹密纹写成的「欠债必还」,每个笔画都暗藏着未来收回矿权的数学公式。正如铁锚堂流传的那句话:「洋人用算盘借钱,我们用算筹记账,到了该结账的那天,他们的小数点后面,全是我们的利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