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86章 大战宇文化及

大谋谋天下 第86章 大战宇文化及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那风云翻涌、局势如乱麻般复杂的隋末乱世,往昔的秩序在岁月的侵蚀与各方势力的角逐下摇摇欲坠。突然之间,一场惊天动地的剧变毫无征兆地轰然降临,恰似一颗巨石投入原本就不平静的湖面,彻底打破了原有的脆弱平衡。刹那间,整个天下仿若被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陷入了一片更为纷繁复杂、波谲云诡的混沌之中。局势的变化犹如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目不暇接,整个神州大地都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与迷茫。

恰在此时,政局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突变。这突变好似平静湖面之上陡然掀起的狂风巨浪,汹涌澎湃,让人猝不及防。远在江都的宇文化及,凭借着手中紧紧攥着的权力,以及那如熊熊烈火般燃烧、永不满足的无畏野心,做出了一个足以震惊天下、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竟然胆大包天,用一条练巾残忍地勒死了隋炀帝。这一暴行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划过灰暗的天际,震撼了整个天下。人们纷纷对宇文化及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齿与愤怒,然而在这乱世之中,又有谁能真正站出来主持公道呢?

随后,宇文化及为了继续维持自己那虚假的统治,妄图蒙蔽天下人的双眼,便立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而他自己则自封为实际掌权者,操纵着朝堂的一切。紧接着,他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北上之路,那气势仿佛要踏平整个天下。

宇文化及的这支大军犹如汹涌奔腾、不可阻挡的潮水,一路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而他的进军路线,首先经过的地区便是李密占领的那一片。这就仿佛是命运无情地抛下了一条无形的绳索,将李密紧紧地束缚在这复杂无比的局势之中,使得李密在不知不觉间被夹在了中间,陷入了一个极为艰难、进退两难的境地。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到了东都洛阳。在这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刻,被人们称为“七贵”的大臣们——段达、王世充、元文都、韦津、皇甫无逸、卢楚、郭文懿和赵长文,紧急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他们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洛阳城乃至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更深的危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权衡,他们最终决定拥立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即位,改元皇泰,试图在这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倾塌的局势中,寻得一丝能够稳定天下、拯救苍生的希望之光。

对于刚刚即位的杨侗来说,宇文化及无疑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毕竟,隋炀帝乃是他的父王,宇文化及犯下的弑君之罪,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让他怒不可遏,恨不得将宇文化及千刀万剐。

与此同时,此时的王世充手握兵权,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他变得越发专横跋扈,目中无人。他在朝堂之上独断专行,丝毫不把杨侗这个新皇帝放在眼里,这无疑对杨侗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杨侗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势单力薄,仅凭自己手中那微薄的力量,根本难以与王世充抗衡。于是,他整日苦思冥想,终于心生一计,欲借李密这支强大的力量,来制衡王世充,从而维持天下的微妙平衡。

基于这样的考虑,杨侗当机立断,果断地派人前去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并信誓旦旦地声称,只要李密能够平定了宇文化及,便让他前来东都辅政,共同治理这混乱不堪的天下。

李密深知眼下局势的复杂与凶险,他明白自己如果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无疑是自寻死路,将自己和麾下的将士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为了先解决眼前这最为紧迫的威胁——宇文化及,李密最终欣然接受了册封。与此同时,徐茂公也被重新授为右武侯大将军,瓦岗军的实力再次得到了巩固与提升,仿佛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乱世的夜空中闪耀着光芒。

五月的时光,在这乱世之中显得格外紧张而忙碌。李密先是派遣徐世积出征,去征讨叛将王德仁。徐世积此去可谓是信心满满,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迅速击败了王德仁。最终,王德仁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不得已投降了唐王李渊。这一战,不仅让瓦岗军的威名再次远扬,也使得瓦岗军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为后续的战斗增添了更多的底气。

七月,李密正式受命出兵东讨宇文化及。这是李密军事生涯中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无比重大,关乎着天下的安危与百姓的福祉,因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他精心筹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力求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宇文化及一路北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黎阳。在这里,他与李密的军队狭路相逢。李密对宇文化及的军队情况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纹路一样。他清楚地知道宇文化及的部队长途跋涉,一路上风餐露宿,后勤保障十分困难,军粮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速战速决对于宇文化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尽快结束战斗,才能获取足够的给养,维持军队的运转。而李密则深知对方的弱点,决定采取固守的策略,以逸待劳,消耗宇文化及的有生力量。

于是,李密故意不与宇文化及正面交锋,只是派遣重兵堵住了他的去路,坚守不出。为防万一,李密首先派徐茂公迅速赶往前线,守卫仓城。徐茂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他不敢有丝毫大意,精心部署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宇文化及几次发起猛烈的攻势,企图突破徐茂公的防线,他的士兵们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向仓城,但都在徐茂公的顽强抵抗下,未能成功。每一次进攻,都伴随着士兵们的惨叫与鲜血的流淌,仓城的城墙下堆满了尸体,但宇文化及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当李密赶到之时,双方隔着河水对峙着。李密站在岸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隋朝贵族,如今却沦为弑君篡位的逆贼,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谴责之意。他目光如炬,严词谴责宇文化及道:“你原来是匈奴的奴隶破野头罢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贵,以至以公主为妻,你所得到的光荣,整个朝廷没有第二个。享受国士的待遇,就应以国士的身份来报答国家。你怎么能允许陛下失德,不能以死相谏,反而乘反叛之机,亲手弑君,侮辱后妃,残害无辜,连其子孙也一并戮杀!而你扶植皇室庶出子弟,独揽大权,自我尊崇,这是要阴谋篡夺王位么?你不追效诸葛瞻的忠诚,却做霍禹所干的一类叛逆恶行。真是天地不能宽容你,人神也不会保佑你,你打算向何处去!现在如果迅速来归附我,还可以保全你的后代。”李密的声音在河面上回荡,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正义与愤怒。

然而,宇文化及听了李密的这番话后,却默默无语,只是低头俯视了很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许久,他才怒目圆睁,大声喊道:“我同你讲砍杀的事,何须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暴躁与不耐烦,仿佛在试图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心虚。

李密却不以为意,对随行人员大笑着说道:“宇文化及如此平庸怯懦,忽然想当帝王,这是赵高、圣公(刘玄)一类人物,我只需要折根拐杖就能把他驱赶跑了!”李密的笑声中充满了自信与轻蔑,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宇文化及,为天下除去这个祸害。

宇文化及一心只想攻城掠地,以获取足够的给养,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于是,他大修攻城器具,改变战略,逼近了黎阳仓城。徐茂公被迫再次调防,守卫黎阳仓城。但此时西魏军由于调动不及,守城的军队并不多,局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城墙上的士兵们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担忧,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宇文化及乘势率众四面攻城,一时间,战火纷飞,喊杀声震天。黎阳仓城在宇文化及的猛烈攻击下,显得摇摇欲坠,形势十分危急。城墙上的砖石不断被敌军的攻城器械击碎,士兵们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李密得知宇文化及急攻黎阳仓的消息后,深知此城不容有失。它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关键所在。他来不及等大军聚集完毕,便亲率五百骑兵,星夜兼程,火速驰援。一路上,马蹄声急促,李密心急如焚,他恨不得立刻飞到黎阳仓城,解救被困的将士们。

与此同时,徐茂公也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谋略。他使用出其不意之计,从城中向外秘密挖地道。在夜色的掩护下,徐茂公率领士兵忽然现身城外,如神兵天降,率兵烧毁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然后再与李密部两军里应外合,强势出击。宇文化及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误以为李密的大军已经全部赶到了,顿时阵脚大乱,慌忙撤退,大败而去。战场上留下了敌军的尸体和丢弃的武器,这场胜利让瓦岗军的士气大振。

徐茂公不仅善于用兵,更擅长揣摩敌人的心理。他估计宇文化及的粮食快要耗尽了,便给李密出主意,叫他诈称要跟宇文化及联合,共谋天下。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宇文化及的士气松懈,让他无心再战,空耗其军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方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结集部队,作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李密采纳了徐茂公的建议,派人向宇文化及传达了联合的意向。

宇文化及不知是计,反而欣喜若狂,认为若与李密强强联手,天下大事便唾手可得。至于以后的利益分配,他打算以后再慢慢图谋。于是,他欣然听从了李密的话,全然没有了以往的警惕之心,任凭自己的士兵无拘无束地吃喝,还满心期待着李密送来粮食接济。直到军粮耗尽,向李密讨要却得不到回应时,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李密精心设计的圈套。他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宇文化及气怒交加,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愤怒。于是,他便与李密在卫州的童山脚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战。此战异常惨烈,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从早晨一直激战到傍晚。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让人胆战心惊。李密在战斗中也身负重伤,被乱箭射中,不得已只能前往汲县休息。他的士兵们看着受伤的主帅,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战斗着。

而宇文化及在经历了这场激战后,已经是精疲力尽,粮草也彻底断绝了。他的士兵们由于长期缺粮、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多半选择了叛逃。宇文化及不甘心失败,他试图做最后的挣扎,进攻汲县。然而,几次进攻都未能成功。他的军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如同散沙一般,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无奈之下,宇文化及只好带着残兵向北转移到了魏县,但依旧没有找到扭转局势的转机。在这艰难的处境下,他的部将陈智略、张童仁先后心灰意冷,带领自己的队伍归顺了李密。曾经不可一世的宇文化及,如今已经众叛亲离,陷入了绝境。

原先,宇文化及在东郡留下了一些军需物资,并派遣他设置的刑部尚书王轨看守。但此时,随着局势的一再恶化,到这时,王轨也看准了时机,献出东郡投降了李密。李密的势力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不断壮大,而宇文化及则在这连番的打击下,逐渐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他的名字也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人们唾弃的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