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88章 李密决定投唐

大谋谋天下 第88章 李密决定投唐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那烽火连天、局势错综复杂的战场上,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四周满是残垣断壁与横七竖八的尸体,气氛愈发紧张而又诡异。李密与王世充这两位乱世枭雄,各自率领着麾下精锐部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战斗正酣,陷入了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世充这个心机深沉之人,竟想出了一个极其狡猾的计谋。他深知士气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若能巧妙地运用心理战术,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于是,王世充派人在城中四处搜寻,终于找来一个面容、身形与李密极为相似的人。随后,他命人精心地为其乔装打扮,从发型、服饰到神态举止,都力求模仿得惟妙惟肖,使其酷似李密本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这个人被带到王世充军队的阵前。只见他低垂着头,双肩微微颤抖,摆出一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模样,仿佛已然被彻底打败,彻底屈服。而王世充则站在一旁,脸上堆满了得意洋洋之色,对着己方士兵大声宣称:“看呐,将士们!我们已然成功俘虏了李密!李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瓦岗军首领,如今也成为了我们的阶下囚!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胜利,是我们共同的荣耀!”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饱含着兴奋与激动。

王世充本意是想通过这个假李密来极大地激励己方士兵的士气,让大家都能以更加饱满的战斗热情和信心去投入这场战斗,一举击溃李密的军队。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士兵们被这一幕完全迷惑住了,全都信以为真。一时间,整个王世充的军队欢声雷动,欢呼雀跃之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心中的斗志被瞬间点燃,仿佛拥有了无穷的力量,恨不得立刻冲向敌人,将其彻底消灭。

而这边的李密军队却未能识破这一诡计。战场上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各种假消息四处传播。不少士兵和将领看到王世充那边如此兴奋,心中不禁也泛起了一丝疑惑。他们本就经历了连番的激战,身心俱疲,体力和精神都已经达到了极限。此刻见此情形,心中防线彻底崩塌,开始动摇起来。在疑惑与恐惧的驱使下,李密部下许多人也被这一“真实”的假象所迷惑,他们开始相信李密真的已经被俘虏,觉得大势已去,继续抵抗也毫无意义。于是,纷纷主动开始投降王世充了。

李密此次出征,本是与单雄信各领一军,形成了紧密的犄角之势。双方约定,要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共同迎击王世充的进攻。出发前,李密与单雄信还曾立下誓言,要同生共死,携手击败王世充,共创大业。然而,这场战斗却让所有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单雄信心中一直对李密怀有深深的怨恨,这种怨恨源于以往的一次事件。当初,李密在与翟让的矛盾激化后,最终决定诛杀翟让。那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夜晚,李密设下鸿门宴,翟让毫无防备地赴宴,却惨遭毒手。单雄信在当时也在现场,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被李密所杀,心中犹如被利刃狠狠刺中,从此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此后,单雄信表面上依旧跟随李密,但内心的怨恨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在这次与王世充的激战中,当李密与王世充陷入苦战之时,单雄信心中毫无斗志,他选择按兵不动,对于李密的求援毫无反应。他静静地坐在营帐中,听着远处传来的喊杀声,脸上毫无表情。甚至,当他听到战场上那阵阵喧嚣中传来“王世充活捉了李密”的假消息时,他的脸上竟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神情。在那一瞬间,单雄信完全忘记了自己与李密曾经共同作战的情谊,心中只想着李密如今的悲惨下场。在这一念头的驱使下,他竟然连一兵一卒都未曾派出,干脆就率部直接投降了王世充。

王世充对单雄信的不战而降感到相当高兴,他仿佛得到了意外的宝藏一般。单雄信是一员猛将,在军中威望颇高,他的投降无疑是给王世充的军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当即,王世充下令对单雄信进行了丰厚的赏赐,黄金、珠宝、绫罗绸缎堆满了单雄信的营帐。并且还大方地许下了一个无比诱人的承诺——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单雄信,直接招他为女婿。单雄信得到了如此的厚待,心中欢喜不已,更加坚定了自己投降的决定。他心想,从此以后,自己不仅能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在王世充的阵营中大展拳脚。

单雄信的突然投降,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李密军队中投放。原本就混乱不堪的战局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士兵们听闻单雄信投降的消息,军心大乱,纷纷开始逃亡。李密见此战大势已去,知道若继续苦战下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无奈地决定带领自己的亲兵和内军,准备趁着混乱撤退,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反击。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在人最脆弱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就在李密准备带领亲随及内军仓皇撤离之时,军队内部却发生了更为棘手的问题。一直跟随着李密、以勇猛着称的骁勇军竟然反水了,他们不仅不愿意继续为李密效力,还对李密产生了极大的敌意,一心想要捉他去献给王世充。这些骁勇军原本是李密的得力干将,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如今,在混乱的局势和各种谣言的影响下,他们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为了自保,选择了背叛李密。

幸运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及时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李密。李密得知后,心中大惊,他深知此时若不能尽快做出决策,后果将不堪设想。无奈之下,李密只能抛弃其他还处于混乱之中的部队,率领着亲信和内军仓皇突围。他们在战场上左冲右突,避开了一波又一波敌人的攻击,身上沾满了鲜血,狼狈不堪。

李密决定向邴元真驻守的洛口仓城奔去,期望在那里能够寻找一线生机。洛口仓城地势险要,粮草充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当他到达洛口仓城时,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有细作前来告知他,邴元真竟然被王世充暗中收买,正准备配合王世充在夜间发动突然袭击。邴元真原本也是李密的部下,负责镇守洛口仓城,李密对他委以重任,没想到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

李密深知此时局面已危在旦夕,但他骨子里那股不甘失败的劲儿却从未消散。他眉头紧皱,迅速冷静下来,决定将计就计,等王世充的部队渡河至河中时,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的半渡而击。他精心部署,安排好伏兵,只等王世充上钩。然而,战争的局势却远远超出了李密的预料。不知是派人执行侦查任务的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还是内部有内奸故意隐瞒,王世充的部队已经全部渡过了洛水,可是派去侦查的人却始终没有发回任何消息。

当接战之时,李密这才惊觉,眼前的敌人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带的人马。在这敌众我寡、悬殊巨大的局面下,李密知道自己已无计可施,只能落荒而逃。在突围过程中,身边的人不断地减少,伤亡惨重。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自此,李密所率领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只剩下寥寥数人。

此时,李密心急如焚,他想到了徐茂公。在以往的岁月里,徐茂公一直追随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后方,徐茂公一直毫发未伤,还保有一定的实力。他满心希望徐茂公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助他东山再起。他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对徐茂公充满了期待。

可是,他的亲随中有人却轻声提醒道:“单雄信背叛您,就是因为您杀了翟让。杀翟让之际,徐世积也差点儿被杀死了。如今您失利前去投奔他,哪里可以得到他的接纳呢?”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李密心中那一丝希望之火。李密心中一沉,他想起了当年诛杀翟让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可能已经让徐茂公对他产生了怨恨。

李密已如惊弓之鸟般,内心的疑心被彻底点燃。在这般困境之下,他选择了去寻找王伯当。当时,王伯当见战事已然对李密极为不利,无奈之下,只能弃守了金墉城,转而保河阳。金墉城原本是李密的重要据点,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完备。但在这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中,留守金墉城的士兵也伤亡惨重,剩下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了。王伯当带着仅存的士兵,一路辗转来到河阳,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李密满面沮丧,从虎牢关一路狼狈逃回。他心急如焚,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共商接下来的计划。在众人面前,李密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他准备以现有这仅存的微薄兵力,向南去阻挡那些来自河南方向的隋军的疯狂进攻,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向北则要稳固地守好太行山,凭借着这一天然的屏障,抵御敌人的进攻;同时,向东与黎阳的徐茂公取得联系,希望能够在未来找到合适的机会,一起向西进发,重新夺回洛阳。他坚信,只要这一步走好了,未来就仍有希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但更多的是疲惫和无奈。

然而,他的这一计划,在诸将眼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众将纷纷摇头,说道:“现在我军新失利,兵力单薄得可怜,众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如果再在此处长时间停留,恐怕叛逃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都跑完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残兵剩将。大家都不愿意再死战到底了,您这计划实在是难以成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绝望,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李密听了众人的这番话,心中明白,他们确实已经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想要继续坚持下去,确实困难重重。于是,他满脸悲凉,凄然地说道:“孤所恃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欲自刎以谢众。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没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王伯当见状,心如刀绞,他急忙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紧紧地抱住李密。他的哭声声嘶力竭,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来挽留李密的性命。周围的众将们也都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一个个皆悲泣不已。他们想起了曾经与李密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痛。

李密见状,心中满是无助。他无奈之下,又不得不再说:“诸君幸不相弃我,我们当共同回关中去投降;我李密虽身无寸功地去投降,但诸君必能保有富贵。”他希望能够为部下们找到一条出路,哪怕牺牲自己的尊严。

府掾柳燮这时站了出来,轻声说道:“明公与唐公是同族,过往也有着密切的交情;虽然在此次战斗中您没有陪他一同起兵,但您曾经阻住东都,巧妙地断绝了宇文化及隋兵的归路,这才使得唐公能够不战而占据长安,此亦是您的一大功劳啊。”他试图安慰李密,为大家寻找一丝希望。

在柳燮的劝说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纷纷说道:“是啊!是啊!如此是可行的!”众人再次燃起了希望,准备跟随李密一同回到关中去投降,寻找一线生机。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已经无法挽回,一场更大的悲剧似乎正在悄然酝酿。他们不知道,投降之后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