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91章 李密之死

大谋谋天下 第91章 李密之死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那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局势下,整个天下宛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随时可能轰然崩塌。贾闰甫望着李密,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肆意流淌,声音也因激动与悲伤而变得哽咽。他深知,此刻若不竭尽全力劝住李密,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明公虽说也是应谶之人,可照如今这般形势来看,却稍稍有些违背常理了。”贾闰甫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钧的重量,“如今这海内之地,已然分崩离析,宛如破碎的鼎局,人人心中都怀揣着擅自独立的野心,渴望成为称雄一方的霸主。您看,这乱世之中,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波,无不想在这混乱的世道里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功业,哪还有心思去顾念旁人?”

贾闰甫微微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李密,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理解与认同,“明公您如今四处奔逃,居无定所,那惶惶不安的状态,恰似丧家之犬,又有谁会真心地接受您并衷心地拥戴您呢?您想想看,曾经您威风凛凛,麾下雄兵百万,威震四方,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还认同您的地位与威望呢?众人都害怕追随您会给自己带来灾难,都担心会被卷入这场纷争而无法自保,您又何谈再有人愿意为您效力呢?”

提及往事,贾闰甫的眼中闪过一丝追忆,随即又被浓浓的哀伤所取代,“而且自从翟让受戮之后,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各地,人人都说明公您弃恩忘本。想当初,翟让对您可谓是忠心耿耿,在您初立根基之时,他倾尽全力协助您,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与您并肩作战,同舟共济。可如今,他那般赤诚待您,您却为了自己的野心将他杀害,此等行径,怎能不让众人寒心?那些曾经对您寄予厚望,愿意为您效命的人,此刻心中也都充满了疑虑与恐惧。您若再想让他们把所有的兵马都束手交给您,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们必然会担心您会像对待翟让那般,再次夺走他们的兵权,所以他们必定会抗拒于您。”

“您要知道,一旦权势不再,在这乱世之中,哪里还会有我们能够立足之地呢?曾经追随您的人,此刻或许都在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四处奔逃,寻求安稳的生活。您若执意按照您的想法行事,那等待我们的,必将是灭顶之灾,再无任何生机可言啊!”贾闰甫的声音愈发沉痛,几乎是带着哭腔在哀求,“我若不是深荷您的殊恩,承蒙您如此厚待,又怎会如此这般违背您的心意而说出这些话来呢!我衷心地希望明公您一定要深思熟虑啊!只恐怕这大好的福分不再会有了,反而会遭受那灭顶的大祸啊。假如明公您有了安稳的立身之所,就算我贾闰甫说再多这样的逆耳之言,那也都该被杀了!”

李密的怒火在听到贾闰甫这番话后,如火山喷发般瞬间爆发。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眼因愤怒而布满血丝,通红得仿佛要滴出血来。他怒吼着,伸手就猛地拿起刀,朝着贾闰甫冲了过去,那架势仿佛要将贾闰甫碎尸万段。王伯当见状,大惊失色,急忙一个箭步横身挡在中间。他双手用力按住李密持刀的手,苦苦劝着,言辞恳切至极:“明公,万万不可!闰甫他也是一片苦心,都是为了我们着想啊!”王伯当的声音中带着焦急与无奈,额头上也因紧张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在王伯当的一番劝说下,李密这才渐渐平息了怒火,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刀。可他的胸膛仍在剧烈起伏,眼中的愤怒与不甘依旧熊熊燃烧。贾闰甫一看此时李密心中怒意难消,知道再跟着他走,定是会走上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一想到此,他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奈,长叹一声,转身匆匆离去,奔投熊州而去,希望在那里能寻得一条生机。

王伯当见李密心意已决,无奈之下,也只能再次劝李密暂且忍耐。他神色凝重,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明公,如今起事,实乃不是时机啊!当下的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各方势力都对您虎视眈眈,而我们的力量又相对单薄。若此时勉强举事,恐怕只能是徒劳无功,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李密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深知一旦回去,李渊这个唐室的皇帝定会毫不留情地杀了他,以绝后患。所以,他心中坚决不从,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固执,“我绝不回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条,我宁愿拼个鱼死网破,也不愿坐以待毙!”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破釜沉舟的决绝,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王伯当见李密如此执迷不悟,心中满是无奈与悲伤,只能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您实在不听,我王伯当陪您同死罢了!只怕这样也于事无补啊。”说罢,他那落寞的身影在寒风中摇曳,仿佛是这乱世中的一抹悲歌,显得那么孤独与无助。

李密与王伯当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到桃林县县衙去。他们找到县令,装出一副恭顺的模样,对县令说:“李密接到朝廷命令要他自己一个人返回长安,而他的家眷随军多有不便,想让桃林县令收容她们,暂时安顿在这儿。”这看似合理的请求,却隐藏着李密那不可告人的阴谋。桃林县令生性淳朴,为人憨厚老实,毫无心机,看着来人诚恳的样子,不疑有诈,便欣然答应下来。

于是,李密心怀狡诈,开始了他的精心谋划。他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的精兵,让他们乔装打扮成妇人模样。这些士兵们穿上轻柔的衣裙,脸上涂抹着淡淡的妆容,眉眼含羞,一举一动都模仿着女子的娇柔,仿佛是真正的娇弱女子。可在那看似柔弱的衣裙下,却暗藏着致命的兵器,犹如隐藏在黑夜中的利刃,随时准备出鞘杀敌。一行人乘着马车,悠悠地进了桃林县城。一路上,他们装作一副惊恐不安、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是被这乱世惊扰的可怜之人,眼神中透露出惶恐与无助,时不时还紧张地张望着四周。

当他们到达县衙后,便按照预先的谋划,突然向毫无防备的县衙发动了袭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县衙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李密的手下如狼似虎,他们挥舞着手中暗藏的兵器,奋勇地冲向敌人。那县衙的守卫们,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他们惊慌失措地拿起武器,试图抵挡,但在李密精心策划的攻击下,显得那么无力。李密趁机打开城门,放了自己埋伏在外面的部众进城。就这样,李密凭借着自己的阴谋诡计,轻易地攻占了桃林县城。

他们裹挟了守城的部队,将那些刚刚还在为守卫县城而奋战的士兵,全都纳入了自己的麾下。同时,他们还抢夺了县城内堆积如山的粮食,准备以此为资本,继续他们的征途。李密声称要向南去投王世充,似乎给所有人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这一切,都只是他为了实现自己野心的一次伪装罢了,他的真实目的,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右翊卫将军史万宝此时正镇守着熊州,当他听闻李密反叛的消息后,心中不禁有些忧虑。他深知李密的厉害,也明白此次叛乱的严重性,便对行军总管盛彦师说道:“李密是个异常骁勇的贼寇,如今又有了王伯当在他身边辅佐。如今他已然决意反叛,此人性子残暴且诡计多端,估计咱们这仗不好抵挡啊!”史万宝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眉头紧锁,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盛彦师听后,却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自信地说道:“请您给我数千兵力,我必枭其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语气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史万宝听了盛彦师的话,心中有些怀疑,又有些好奇,便问道:“你有何良策可行?”他紧紧盯着盛彦师,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盛彦师却神秘地一笑,卖起了关子,说道:“兵法尚诈,现在不是时候,不可说给你听。”他深知,在事情未成之前,多说无益,唯有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出其不意,一举击败敌人。史万宝见他如此说,也不便再多问,便按照盛彦师的要求,拨了七八千人马给他。

盛彦师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众人翻过熊耳山南,寻找着最佳的战略位置。当他们到达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后,盛彦师果断地下令占据要道。他深知,这一片要道是李密兵马进出的必经之路,只要占据了此处,便如同扼住了敌人的咽喉。盛彦师又细心地安排,命令弓弩手占据了道路两边的制高点。那些弓弩手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他们手持弓弩,严阵以待,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准备在敌人出现的那一刻,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刀斧手和盾牌手则埋伏在溪谷中。他们悄无声息地隐藏在山谷的阴影之中,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猎豹,等待着猎物的出现。盾牌手们紧紧握着盾牌,刀斧手们则将武器放在身侧,随时准备冲出去厮杀。

盛彦师再次号令众人:“等到贼人半渡时,大家立即突然发起攻击。”这一声令下,众将士们心中都充满了斗志与信心,仿佛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他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在李密带兵过来的路上,就听有人问盛彦师:“听说李密欲向洛州去投奔王世充,而您却带着部队入了山,这是为何呀?”那人满脸疑惑,眼中充满了不解。盛彦师目光坚定,不慌不忙地说道:“李密声言向洛,实则欲出人不意,向襄城逃去投奔他的旧部张善相。这李密心机深沉,他不过是故意放出这个假消息,想以此来迷惑我们。若贼兵入谷口,我们带兵自后面追击,山路险隘,我们无法展开兵力。到时候他们一人殿后,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了。现在我们先入谷埋伏,出其不意,必可擒他!”盛彦师的分析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果然,正如盛彦师所料,李密带兵来到这儿,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自得意。他心想只要渡过此溪,那么剩下的路就畅通无阻了,余下的烦恼就不足为虑了。于是,他便率兵缓缓前行,想要顺利渡过溪流。而此时,李密和他的兵马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悄然降临。他们拥众徐行,毫无防备地渡过了溪流,半渡之际,盛彦师看准时机,率领着早已埋伏好的将士们突然发动袭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碎。李密部众们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首尾两端被切断,彼此无法相救。那如潮水般的攻击如同汹涌的海浪,将他们淹没。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场面一片混乱。

盛彦师见时机成熟,便大张旗鼓地指挥部队掩杀过去。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在盛彦师的指挥下,李密与王伯当不幸被斩杀,他们的生命在这场战斗中画上了句号。盛彦师将他们的首级送去了长安,向李渊展示自己的胜利成果。李渊看着那两颗首级,心中感慨万千,既为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而感到欣慰,又对盛彦师的出色表现赞赏有加。

徐茂公得知李密被诛杀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他想起曾经与李密的往昔岁月,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共同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决定上表请求李渊容许他收葬故主。对于徐茂公的请求,李渊思索一番之后,下诏允许了。李密既然已经死了,李渊为了安抚那些投奔过来的瓦岗军心中,便也需要做出一些姿态,以表明自己的宽容与仁慈。所以,他算是顺水推舟地卖了徐茂公一个人情,既让自己在瓦岗军众人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又让徐茂公感受到了自己的恩赐。

徐茂公怀着无比的悲痛与敬意,穿着重孝,与从前的僚属旧臣将士们一同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那坟高七仞,仿佛是李密曾经辉煌的象征。在这安葬的过程中,徐茂公心中满是对故人的思念与惋惜,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为他停滞。他亲手将一抔抔黄土洒在墓上,泪水不停地滴落在泥土中,浸湿了那片土地。朝野上下听说此事后,无不深深赞叹他的忠义。人们纷纷传颂着徐茂公的故事,认为他在这一乱世之中,还能坚守自己的这份忠诚,实属难得。李渊更是高度赞扬他是位“纯臣”,认为徐茂公的行为完全符合了一个臣子应有的忠诚与道义,为天下臣子树立了一个榜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