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96章 随秦王东征(五)

大谋谋天下 第96章 随秦王东征(五)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戊午(三十日),浓稠的夜色如同一床厚重的棉被,严严实实地笼罩着中原大地。万籁俱寂,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谁也未曾料到,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夜晚,局势正悄然发生着重大转机,一场足以改变整个战争走向的事件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王世充麾下郑州的司兵沈悦,置身于这风云变幻的复杂局势之中,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审时度势,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甚至影响整个战局的决定——派人到唐左武侯大将军李世绩处表明自己归降的意愿。他深知,王世充的势力在唐军的步步紧逼下,已然是江河日下,大厦将倾,继续追随王世充,不过是在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那封送来的投降信笺,被小心翼翼地呈递到李世绩面前。这封信,仿佛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唐军的阵营中激起了层层波澜。李世绩展开信笺,目光迅速扫过每一个字,心中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兴奋。他深知,这降将所提供的宝贵信息,犹如一把钥匙,或许能打开通往胜利的大门,对整个战局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顺利接应沈悦,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展开。李世绩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性,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唐左卫将军王君廓率领精锐之师,趁着夜色的掩护,执行这次秘密而又关键的任务。王君廓,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以勇猛和果敢着称,李世绩对他寄予了厚望。

夜,静谧得让人有些心慌,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只剩下战士们急促的呼吸声和马蹄轻踏地面的沉闷声音。王君廓一马当先,骑在一匹高大健壮的战马上,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挺拔。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如同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动静。带领着将士们在黑暗中穿梭,他们的行动如鬼魅般轻盈而迅速,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动了敌人。

而此时,身在虎牢城的沈悦已做好了内应的准备。他在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唐军的到来,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渴望。他深知,自己的命运与这场行动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当王君廓的军队悄然接近虎牢时,一切都显得那样的静谧而神秘,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随着一声低沉而有力的信号响起,里应外合的局面瞬间爆发。

王君廓率领的唐军如天兵天将般降临,他们凭借着沈悦提供的详细信息,精准地找到了虎牢的弱点。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唐军如潮水般涌入虎牢关。与此同时,李世绩所率的唐军主力也迅速赶到,两军合力,如同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向郑国的守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激烈的战斗中,李世绩的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抓获了郑国的荆王王行本及其长史戴胄。虎牢关的顺利夺取,犹如为唐军在这场激烈的纷争中打开了一扇胜利的大门。它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唐军的士气,让每一位将士都感受到了胜利的曙光,更让李渊集团在整体战略布局上占据了极为有利的地位,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月,春的气息虽已悄然降临,轻柔的春风吹拂着大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然而,洛阳城却依旧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仿佛一座被诅咒的城市,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唐军继续包围着洛阳城,这座曾经繁华无比、辉煌一时的东都,如今已成为一座被孤立的孤岛,在唐军的重重围困下,苦苦挣扎。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城内的缺粮情况愈发严重,犹如一场可怕的噩梦,笼罩着每一个人。

此时的洛阳,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苦难深渊,饥饿如恶魔般肆虐着每一个角落。一匹绢竟只值三升粟,十匹布才勉强换来一升盐。在这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往日那些珍贵无比、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服饰和珍玩,此刻在饥饿面前,就像路边无人问津的土芥,毫无价值可言。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一片绝望的境地,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他们把能吃的草根树叶都搜罗殆尽,当这些最后的生存希望也被耗尽时,他们开始想尽办法延长生命的时限。他们一起收集着城中的浮泥,再放入米屑勉强做成饼食充饥。可是,这些用浮泥和米屑做的饼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生机,反而因为质量极差,吃了之后,人们都纷纷生病,身体肿胀,脚跟发软,痛苦不堪。

洛阳的街头上,饥饿的阴影弥漫,一片死寂。饿死的人们交错着倒在道路上,那惨状让人不忍直视。曾经繁华的宫殿与街市,如今也被战争的残痕所覆盖,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最初,皇泰主杨侗下令迁百姓入宫城时,宫城内还有三万家。然而此时的宫城内,人户已锐减至不足三千家。即便是那些曾经高高在上、地位显赫的公卿之家,如今也不得不为生计发愁。他们连粗糠都难以吃饱,尚书郎以下的官吏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亲自参与劳动,即便如此,许多人还是难以抵御饥饿,最终饿死在了工作的岗位上。

在这场围困中,不仅洛阳城的百姓在苦苦挣扎,王世充一方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窦建德虽身处河北,却一直有心救援王世充。他站在河北的大地上,遥望着洛阳的方向,心急如焚。听闻洛阳城被围困,且局势愈发危急,窦建德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他深知,王世充若败,下一个目标必将是自己,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再清楚不过。他命令自己的将领范愿牢固地守卫曹州,稳住河北的大后方,确保自己的根基不受动摇。随后,他亲自出马,迅速调集孟海公、徐圆朗的全部兵马,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试图救援洛阳。

夏军的步伐坚定而迅速,很快就抵达了滑州。王世充的行台仆射韩洪见状,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毫不犹豫地打开城门迎接他们入城。己卯(二十一日),军队的行军队伍继续向前推进,终于来到了酸枣。窦建德的军队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他们先后攻陷了管州,在管州城中,刺史郭士安惨遭杀害。窦建德的军队并未就此停下脚步,他们继续进攻,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昂的士气,顺利地拿下了荥阳、阳翟等县。为了加快进军速度,他们采用了水陆并进的战术,用船运粮,源源不断地为前方提供物资支持,确保军队的后勤供应充足。

与此同时,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也开始行动起来。他派遣手下的将领郭士衡率领几千兵马迅速与窦建德会合。当两军汇聚在一起时,场面可谓宏大壮观,共计十几万人。虽然他们号称有三十万,但实际的人数或许稍有出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战场上形成的强大压力。他们在成皋东原扎营,占据了这片险要之地。为了做好后续的作战准备,他们还在板渚修筑起了宫室,这不仅是一个作战的据点,也是他们与后方联系的指挥中心。王世辩派出使者,源源不断地与王世充互通消息,时刻关注着洛阳城内的战况,试图寻找机会,一举打破唐军的围困。

而在之前,窦建德为了缓和局势,还曾写信给李世民,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场纷争。他在信中言辞恳切地希望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已经夺取的郑国土地,重新修好睦邻关系,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恢复往日的和平。面对这样的请求,李世民在秦王府中召集将佐商议此事。李世民站在营帐之中,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将士们围坐在周围,气氛热烈而紧张,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众将佐大多提出避开窦建德的兵锋,认为窦建德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盛,不宜与之正面交锋。他们担心,一旦与窦建德的军队正面冲突,唐军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影响整个战局。然而,郭孝恪却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果断,大声说道:“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为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似乎是上天注定要让他们这两个势力一同灭亡。我们应当凭借虎牢之险,严密抵御窦建德,视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如此一来,定能成功打败他们!”郭孝恪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营帐内的沉闷气氛。

记室薛收也连忙附和:“王世充把守东都,仓库储备充实,统领的军队精锐无比,皆为江淮地区的佼佼者。如今他们的困境仅仅是缺粮而已。正因如此,他们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坚守又难以持久。而窦建德率领大军远道赴援,必定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我们让窦建德的大军顺利抵达此地,那么两支敌寇将会合兵一处,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到那时,大战一旦展开,将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我们统一天下的日子也将变得遥遥无期。所以,现在我们应当分兵围困洛阳,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倘若王世充出兵,我们要小心应对,避免与其正面交战。而大王您则应当亲自率领最为骁勇精锐的部队,率先占据成皋这一战略要地。在做好充分准备后,等待他们前来,以逸待劳,如此这般,必定能够克敌制胜。一旦我们打败了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也会因失去援兵而败亡,不出二十天,我们就能够擒获两位国君!”薛收的分析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在场的许多将领都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这一番言论,深深契合了李世民的心意。李世民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然而,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人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军目前疲惫不堪,士气正低。王世充凭借着坚城,顽强固守,想要快速攻克并非易事。而窦建德刚刚取得胜利,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若腹背受敌,将会陷入极为艰难的境地。所以,我觉得不如撤兵保守新安,等待更为合适的时机。”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唐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士兵们身心俱疲,而窦建德的军队又来势汹汹,确实给唐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李世民却眼神坚定,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坚定地说道:“王世充如今已损兵折将,并且粮草也已消耗殆尽。他麾下士气低落,人心离散,上下之间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无需再花费过多的气力去攻打,完全可以坐等他自行溃败。而窦建德刚刚打败了孟海公,在这场胜利的喜悦中,他的将领们难免会滋生骄傲的情绪,此时的士卒们想必也已经疲惫不堪。我们占据了虎牢这一险要之地,就仿佛扼住了他的咽喉。倘若他胆敢冒险与我军决战,我们凭借着居高临下的地势,定能轻而易举地打败他;倘若他犹豫不决,不敢前来交战,那么用不了十天半月,王世充就会因为内部崩溃而自败。届时,我军在破城之后,兵力自然会得到补充和增强,士气和军势也会倍增。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一举打败这两个强大的敌人,成就一番千秋伟业。这一战,势在必行!倘若我们不能迅速进军,一旦窦建德进入了虎牢,而各城又刚刚归附,他们必定无法坚守,那么整个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敌一旦合力,他们的势力必将变得异常强大,到那时,我们恐怕再无任何可乘之机。我的计划已定,无需再更改!”李世民的话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仿佛给每一位将领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面对窦建德联军日益逼近的严峻形势,李世民深知必须牢牢抓住主动权,争取在正面交锋中迅速击败窦建德 ,方能确保战略全局的胜利。屈突通等人再次恳请解除洛阳之围,期望凭借险要地势观察敌人动态,等待更为有利的出击时机。然而,李世民对他们的提议未予应允。于是,李世民果断做出决策,将军队一分为二。一方面,由屈突通等人协助齐王李元吉,继续包围东都洛阳,持续对王世充施压,让其无暇东顾;另一方面,李世民则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向东奔赴虎牢。

李世民于正午时分踏上征程,军队一路疾驰,先经过了北邙,那北邙的山脉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雄伟,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在为这支英勇的军队送行。随后,他们抵达了河阳,稍作休整后,便沿着道路取道巩县,向着虎牢一路进发。王世充登上洛阳城楼,极目远望,他清楚地看到了唐军行动的踪迹,但面对唐军的行动,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他完全不清楚唐军的真实意图,不禁心生恐惧之意,唯恐自己中了唐军的诱敌之计,从而遭受伏击。因此,即便他的心腹将领们都纷纷请战,他也不敢轻易出城交战,只是僵持在洛阳城内,静观局势的发展,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