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117章 攘外之策

大谋谋天下 第117章 攘外之策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李积见李世民如此相问,倒也没有多想,如实回答道:“陛下,《道德经》里就是这样讲的啊!‘民为上,君为下;民重而君轻!处上而民不重,处下而民不害。’此乃道家先圣老子之智慧,阐明百姓之重要,君王当以民为重,方能使天下安稳。”

李世民听闻,不禁惊奇地问道:“你们道士也研读这些?”

李积点点头,神情恭敬而自信,说道:“陛下,这《道德经》本就是道家之首要经典嘛!道家追求顺应自然、以民为本的理念,做道士,多半都得读一读的!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对于治国安邦亦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李世民听了李积的回答,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感到解决天下大事的道理原来如此简单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中的迷雾渐渐散去,思路愈发清晰;又深忌民间原来从来不缺高人,这些隐匿于江湖、道观的高人,若能为己所用,自然是国之幸事,但若与自己离心离德,那便如同心腹大患;更深叹道家思想的不得了,其蕴含的智慧如同一座蕴含无尽宝藏的深山,等待着有缘人去挖掘。

由此,李世民决定抑武修文,重开科举并尊崇道家。恰好老子姓李,这也正合了他们这国姓。于是,后来唐朝皇帝们都声称自己是老子之后,借此彰显李唐王朝的正统性,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

其实,他们这个李姓,出自鲜卑贵族,汉化后改姓的李,与老子那姓完全八竿子都打不着,但为了巩固统治,也只能如此行事。

为了警示后代,李世民还把他那句“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书写下来,裱装好后挂在堂上。如此,这句话就成了他的千古名言,时刻提醒着自己以及后世子孙,要以民为本,不可忽视百姓的力量。

其实,这话出自《荀子·哀公》。李世民能如此去理解李积所说的内容,可见他平日也是读了不少书,善于思考总结,将前人的智慧融会贯通。

李世民并未显露出多少对李积的忌惮来。他深知,人才是国家之根本,若总是对臣子心存猜忌,又怎能让他们为自己尽心竭力?

他又接着问起了李积对突厥人的看法来。

李积神色凝重,目光坚定,缓缓说道:“陛下,突厥人盘据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犹如狼群一样窥视着我们。他们时常南下侵扰,抢夺我们的财物,屠杀我们的百姓,给大唐的边疆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趋赶走他们后不久又回来了,如此下去,终究不是回事儿。要解决他们,必须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击其要害,使之一蹶不振,方能分化而治,永绝后患!

这突厥人犹如草原上的饿狼,若不一举重创,他们便会越发猖獗,不断侵扰我大唐边境。唯有给予他们致命一击,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才能真正消除这北方的威胁。”

李世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朕亦是如此想的!只是战机难寻,且需精兵良将出击才行。你认为谁可堪大任啊?”

李积微微低头,沉思了一会,随后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战机是可以自己去寻觅的。至于统兵人选,李靖胆大心细,思维慎密而又有着非凡的奇谋,当是不二人选!李靖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其军事才能卓越非凡。他对突厥人的习性、作战方式了如指掌,且有丰富的指挥经验,又有过人的胆略和谋略,若是让他统领大军,必能出奇制胜,给突厥人以致命一击!”

李世民笑问道:“那爱卿你又如何呢?”

李积恭敬地答道:“陛下,我可配合他行动。我熟悉北方的地形地势,了解突厥人的兵力分布,可在行动中为李靖出谋划策,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并负责一些具体的作战部署,与他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接着问:“秦叔宝如何?”

李积答道:“叔宝宜统兵坐阵后方接应!秦叔宝勇猛无比,威名远扬,他若坐阵后方,一来可稳定军心,让前方将士毫无后顾之忧,奋勇杀敌;二来若前线形势危急,他可凭借其卓越的战斗力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支援前方,扭转战局,确保整个战场的局势稳定。”

李世民再问:“尉迟敬德与程知节呢?”

李积又答:“敬德勇猛,可作先锋。程知节可为副先锋。然而于李靖而言,二人皆不足用。”

李世民听闻此言,不禁不解地看着李积。

李积微微躬身,耐心解释道:“陛下,敬德和程知节二位猛将,皆勇猛有余而细心不足。临阵冲锋陷阵他们确实是一把好手,能够凭借自身的武力和勇气,撕开敌人的防线,打出士气。

然而依我度料,李靖若出奇兵,必不会与突厥人正面对决。他的战术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两位将军作战之时,往往凭借勇猛直冲,难以做到隐匿行踪,配合奇兵战术。他们可能会因勇猛而暴露我军的意图,打草惊蛇。

我们要像打狼那样去猎杀突厥军队,打狼哪有让狼警觉了才去攻击它的嘛?所以,在李靖的战术体系中,二位将军的作用便难以完全发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良将,只是在应对突厥此次战役的特定战术安排中,他们的特点不完全契合。”

李世民听了李积的一番解释,心中豁然开朗,不禁点头认可。他本来也是个喜欢出其不意地突袭敌军的人,所以李积所提的战术甚合他意。

于是,他笑着捋须说道:“看来一切都已在爱卿心中思考好了的了,如此朕无忧矣!只是这战机的确难寻,需得多下功夫!”

李积赶忙应道:“陛下放心,臣自当竭力而为!臣会广积粮草,确保大军出征无后顾之忧;勤派斥侯,让他们深入草原,密切侦察突厥人的一举一动;广为侦察,从而得以熟悉突厥人的动向。一旦觅得战机,必与诸将一起建立殊功以报陛下!”

李世民听后很是欣然,站起身来,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说道:“消除外患,全赖诸公了!朕期待着你们凯旋而归,那时,朕定要重赏有功之臣!”

如此,他们就等于制定了对付突厥人的战略战术,一场针对突厥的宏大战役,在这看似平静的宫殿之中,已经悄然拉开了谋划的序幕,而大唐的命运也在此时,与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