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80章 诱歼张须陁

大谋谋天下 第80章 诱歼张须陁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2:41:44 来源:小说旗

在那烽火连天、局势动荡的大业年间,张须陁得到杨林的命令后,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他那原本就因久战沙场而略显疲惫的面容,此刻竟焕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自信而又贪婪的光芒。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上天又赐予他一次轻松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运气爆棚的猎人,在广袤的荒野中偶然间又捡到了一只毫无防备的软柿子,只待自己轻轻出手,便能将其捏在掌心,任由摆布。

于是,张须陁立刻着手整顿兵马。他那原本就已训练有素的军队,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进行着出征前的准备。马蹄声、铠甲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奏响序曲。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瓦岗的方向气势汹汹地扑来。

此时的翟让,听闻是张须陁这只令人头疼的“煞星”领兵前来清剿,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胆寒与不安。那恐惧的情绪如同阴霾一般笼罩着他的心头,让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他的手心不自觉地渗出冷汗,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曾经数次被张须陁追杀的惨痛经历。

曾经,他的队伍本就是由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大多是些土匪或者流民。平日里靠着人多势众,干些抢劫的勾当倒也还能勉强应付一二,但真要让他们面对正规军进行一场正儿八经的战斗,那可就如同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了。那些土匪流民们,虽然平日里看似凶悍无比,但一旦真正面对战场上的血腥与杀戮,恐惧便会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让他们丢盔弃甲、四散逃窜。

不过,翟让也并非毫无过人之处。他深知自己队伍的弱点,所以在与张须陁的交锋中,他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危险的临近,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一触即溃的关键时刻,总能迅速地指挥手下的众人逃跑。他善于利用地形的复杂和人员的分散来摆脱困境,每次总能带着部队奇迹般地从张须陁的手中逃脱,这让张须陁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这次的局势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翟让他们居无定所,就像一群流浪的四害,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让张须陁难以寻得他们的踪迹。而这一次,他们占据着瓦岗寨这个相对稳固的据点,张须陁觉得自己的运气简直好到了极点,终于找到了这股顽匪的巢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军功簿上又将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翟让此时心里十分不踏实,那不安的情绪在心中不断地蔓延、扩散。他深知张须陁的实力不容小觑,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连忙召集众将前来议事。在议事厅中,气氛一度显得十分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翟让环视着众人,语气略显无奈地说道:“各位,张须陁大军压境,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若是我们没有个好的御敌办法,我看还是如同以前那样,大家趁着张须陁还没赶到,早早地跑路吧,保命要紧啊。”

众人听闻,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李密挺身而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微微昂首,声音洪亮地说道:“张须陁此人,勇而无谋,此前的连胜让他变得既骄且狠,他以为自己的胜利都是凭借着勇猛和好运,却忽略了战争的谋略和智慧。他带着大部队如此贸然地赶来,也不派个先遣部队之类的探探虚实,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您只消列阵以待,我保证能为您击破他的军队。”

徐茂公也连忙附和道:“蒲山公所言极是!所谓骄兵必败,这是自古以来的兵法至理。张须陁带着大部队这般匆匆赶来,不探虚实,简直就是把脑袋送到我们手里啊!我们占据着金堤关外这得天独厚的地形,那地形就如同一只倒置的葫芦,前后都存在可藏伏兵之处。若是我们精心布局,巧妙设伏,等他急进之时,便可以轻松地给他来个瓮中捉鳖。到时候,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轻松歼灭他们!”

翟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追问徐茂公:“军师有何妙计?还望直言相告。”

徐茂公沉思片刻,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金堤关外十余里地,东面乃是大海寺,寺北有密林一片,那里树木丛生、地势复杂,十分便于我们藏伏兵马。而西面有些小山丘,虽然植被不算茂盛,但视野开阔,也足以埋伏一些精兵。我们可以安排精兵分别藏伏于这些地方,然后想方设法诱张须陁的兵马进入我们的包围圈。一旦他们进入关前这片看似开阔的地带,大海寺及西面的伏兵突然杀出,断绝他们的后路,那他们就如同陷入笼中的猎物,插翅难逃了。这里,也就成了他们的葬身之地!”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觉得此计确实可行。于是,大家开始认真地研究起具体的作战方案来。

徐茂公站在大地图前,手指着关前那片开阔地带,详细地讲解道:“若我们将张须陁的军队诱进到关前,待大海寺两面的伏兵杀出,隋军必定会惊慌失措,急于回师突围。而此时,我们关内的守军如猛虎下山,强势杀出,敌阵必然大乱。他们的首尾不得相顾,就像被剪断了翅膀的飞鸟,无法逃脱。此时我军只要合围击杀,必能将他们全部歼灭!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张须陁也是名将,他必定熟知各种军阵战法,不可能轻易上当。所以,我们正面突击他们的人,必须要勇猛无畏,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冲敌阵,方能使之阵脚大乱,甚至一瞬间阵形全无。如此一来,后面合围上来的军队便能前后夹击,就像屠猪狗一般轻松地把他们消灭掉!”

说到这里,徐茂公目光炯炯地看着在场的众人,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单雄信听到此处,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毫不犹豫地说道:“那便让我去冲他们的阵吧!我定会奋勇向前,杀得他们七零八落!”

程咬金也不甘示弱,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俺这把大斧可不是吃素的!俺这一斧头下去,便能劈开一片,定叫他们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徐茂公赶忙抬手制止了他们二人的争执,微笑着说:“你们二位虽勇猛无比,但此处更适合你们发挥实力。毕竟我们在大海寺对面小丘后所埋伏的精兵数量有限,需要有猛将率领,以强大的气势打出声势来,方能真正堵住他们突围的路线。至于正面冲击他们,还得劳烦秦琼秦将军出手!”

徐茂公此言一出,众人自然没人敢与秦琼相争。秦琼站起身来,手抚佩剑,目光坚定地说:“既如此,我愿担当此任!”

李密与王伯当一心急于建功,想要在这场战役中证明自己的价值,连忙急切地问徐茂公:“军师,那我们二人又该如何安排?”

徐茂公略作沉思,便有条不紊地说道:“你们二位可率本部人马前往大海寺后的树林中埋伏。等到张须陀的兵马如潮水般过尽,听到金堤关方向的响箭为号,便率部杀出。如此,便可三面夹击,让张须陀的军队腹背受敌,毫无招架之力!”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称是,各自领命而去,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似乎已经在不远的将来等候着他们了。

在那战火纷飞、局势变幻莫测的大业年间,瓦岗军与张须陁的这场对决无疑是决定着双方命运走向的关键之战。而在这场战役中,诱敌深入这一关键环节的安排至关重要,它犹如一颗棋局中的关键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时,众人皆围聚在翟让营帐之中,气氛凝重而又紧张。关于诱敌深入的事儿,徐茂公却迟迟还未明确指出何人去担此重任。一时间,营帐内寂静无声,每个人都瞪大眼睛,静静地等待着徐茂公开口,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徐茂公微微颔首,目光在众人身上缓缓扫过,最终笑看着翟让,那笑容中既带着几分信任,又蕴含着几分戏谑。

他缓缓说道:“翟公!如今局势紧张,这至关重要的诱敌深入的事儿啊,也只能辛苦您亲自出马了!您也知道,张须陁这人多疑,若是不熟悉之人,他定会心生戒备。而您呢,在这乱世之中也算是威名远扬,有您出马,他必然放下了猜忌之心。您只需带上军马,而且最好是全选骑兵。您要装得像是一支准备奋勇迎战的精锐之师,朝着张须陁的方向疾驰而去。

张须陁那家伙,看到您领军来战,必然认定这是主帅亲自带队迎敌,定会全神贯注地准备迎战。待到您与他稍稍交手后,您便开始诈败,装作一副抵挡不住的样子,仓皇而逃。他见此情形,必定不会生疑,肯定会挥军穷追不舍。

您只管一路向北逃跑,逃到合适的距离后,自有秦琼前去接应您。到那时,我会在山头以穿云响箭为号,埋伏在大海寺的伏兵便会如猛虎下山般杀出。

张须陀那家伙,看到伏兵突起,必然会心生惊慌。此时,秦将军带兵正面冲锋,您和我在后面压阵,三方夹击,他那军心必然大乱。以我对张须陁的了解,他必定会死命突围。这期间,只要蒲山公他们把各个出口堵得死死的,我想啊,抓住并斩杀张须陁就在此一举了!”

徐茂公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众人对这场战役的策略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然而,这个看似完美无缺的计划,却隐藏着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翟让去扮演那个诈败的“诱饵”。

其他将领,如李密、王伯当等人,在这个计划中都将成为杀敌立功的英雄,而翟让的任务却显得有些“不那么光彩”。周围的一些将领不禁微微皱眉,心中对这样的安排略有不满。

翟让的心情同样十分复杂,他深知这个任务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巨大的风险。首先,张须陁的厉害他可是深有体会,如果不小心应对,很有可能会被他当场斩杀,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可是,如果不与张须陁力敌几下,又怎么能让人相信他是真的战败呢?这其中的分寸实在难以把握。而且,一旦他开始诈败,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张须陁的怀疑,那么整个精心策划的计划都将毁于一旦。

但在这关键时刻,他明白大局为重,于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请军师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必诱张须陁进入我们的伏击圈!”

说完,便勒马整军,带着自己的骑兵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去假装迎战张须陁了。

与此同时,李密与王伯当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各自分兵千馀人,如鬼魅般地埋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那密林之中,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激战。单雄信、程咬金、尤俊达等将也毫不逊色,各自领数百人埋伏在西侧的众小丘之后。他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豹,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张须陁向来对翟让心存轻视,此时见到翟让亲自率领军队出战,心中的不屑之情愈发浓烈。他嘴角泛起一抹轻蔑的笑容,然后猛地一挥手臂,身后训练有素的大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迅速列成紧密的方阵,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向着翟让的军队冲杀过去。

翟让毫不畏惧地迎击张须陁的大军,然而,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交锋后,他突然开始佯装败退,调转马头,风驰电掣般地逃离战场。张须陁见状,心中大喜,他以为翟让真的已经无力抵抗,于是毫不犹豫地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乘胜追击,决心要将翟让的军队一举击溃。

张须陁的军队如同饿狼一般,死死咬住翟让的骑兵不放。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都踏碎。翟让则一路向北狂奔,速度之快,犹如闪电划过夜空。眨眼之间,他们已经追逐了十余里,如同一阵疾风,迅速越过了大海寺。

就在这个时候,翟让和他的队伍按照原定计划,成功地逃到了金堤关前。而此时此刻,金堤关前的景象却让人感到一丝紧张和压抑。

只见秦琼和徐茂公早已率领着他们的军队,整齐地列阵在那里,每个人都严阵以待,仿佛是一群等待猎物上钩的猎手。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自信,仿佛在告诉全世界,这场战斗,他们已经做好了必胜的准备。

徐茂公静静地站在阵前,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远处的战局。他心中暗自盘算着最佳的出击时机,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终于,当张须陁的军队逐渐进入他们预设的包围圈时,徐茂公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弓箭,瞄准了天空,然后用力一射。

只听得“嗖”的一声,那支穿云响箭如同闪电一般划破长空,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一箭,不仅是一个信号,更是一种宣战。

随着这一箭的射出,埋伏在四周的李密、单雄信等人立刻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地发动了攻击。他们率领着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向着张须陁部的背后猛扑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四起,刀光剑影交错,整个战场都被一片紧张而激烈的气氛所笼罩。李密、单雄信等人的身影在树林中飞速穿梭,他们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每一次挥刀都带着致命的威胁。

此刻的张须陁,正在全神贯注地追击翟让的军队,突然听到背后传来激烈的喊杀声,他心中一惊,顿时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正惊疑间,秦琼与徐茂公带兵如猛虎下山般正面冲锋过来。

只见秦叔宝,胯下的那匹黄膘马犹如疾风一般,奔腾咆哮,扬起一片尘土。秦叔宝端坐在马背上,尽显得意之色。他手中的两条金锏更是如同活物一般,在他的驱使下,左右翻飞。每一次锏身落下,都带着千钧之力,隋军士兵只要沾着一下,便是非死即伤,仿佛被命运所抛弃。而那阵阵喊杀声,更是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碎。

徐茂公也不甘示弱,他手中的长剑如同蛟龙出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他身形矫健,舞剑之时,剑剑都精准地收割着隋兵的性命。隋兵们在他的剑下,如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下,那惨叫声此起彼伏,回荡在这广阔的战场上。

那些跟着他们一起冲杀的瓦岗军士兵们,看到二人如此神勇无畏,心中的斗志瞬间被点燃。他们仿佛忘记了死亡的恐惧,心中只剩下对胜利的渴望。一个个涨了十二分精神,奋勇杀敌,毫无惧色。

紧接着,翟让也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如潮水般反杀回来,加入到了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此时的张须陁,还未来得及完全搞明白状况,就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部队阵形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原本井然有序的方阵此刻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完全失去了指挥。他心中暗叫一声不好,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然而,他的目光突然望向后方,发现后方的喊杀声相对较小。他心中一动,或许这是他突围的唯一希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着自己的卫队,转身向后冲杀突围。

李密、翟让及秦琼、徐茂公、王伯当、单雄信等,此时如同天兵天将一般,合军围困着隋军厮杀。他们个个勇往直前,锐不可当,那气势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翻转过来。而张须陁的军队,却如同一锅煮乱的粥,士兵们东奔西走,毫无组织性,完全成了待宰的羔羊。

张须陁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便决然地决定独自突围。他的身边亲卫虽拼死护卫,但却始终无法尽数为他杀出一条血路。张须陁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甘于就此失败。只见他跃马复入敌阵,想要拼死一搏,解救自己的亲卫。然而,敌人实在众多,他经过“来往数死的拼杀后,最终还是力不从心,在这惨烈的战斗中战死沙场。

《资治通鉴》记载了张须陁这场悲壮的战死,也记录了这场瓦岗军的重大胜利。此一战,瓦岗军可谓是大获全胜,一战全歼了张须陁部两万余人。

自古以来,一场重大战役的胜利往往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瓦岗军的这场胜利,无疑是他们迈向辉煌的重要一步。自此后,瓦岗军的威名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天下。各地的英雄豪杰、志同道合之士纷纷闻风而动,纷纷投奔他们。瓦岗军的声势愈发浩大,如同汹涌的浪潮,无法阻挡。

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下,瓦岗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乘胜追击,又陆续攻占了一些周边的城池。这些城池的陷落,进一步壮大了瓦岗军的势力范围。同时,他们又成功占据的洛口仓等战略要地,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这些资源,为瓦岗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然而,就在众人欢呼庆祝这场胜利的时候,却有一种说法在流传开来。据说张须陁是被王伯当给射死的,因此,后来的人们将此战称之为大海寺之战,而且把这场大功都记到了李密的头上了。但在徐茂公等了解内情的人心中明白,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还是徐茂公他们这帮人精心策划的诱敌深入之计。自此,李密也甚为看重徐茂公与秦琼他们,他们的功绩在瓦岗军中传颂不衰,成为了瓦岗军发展历程中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