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丰碑 > 第142章 探望老兵

丰碑 第142章 探望老兵

作者:吴半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5:28:55 来源:小说旗

早上六点,他们驱车赶到第一户老兵家中。

拎着礼品进门时,老兵正在院子里活动筋骨,太极拳打得很是从容大气。

老人家满头白发,最起码有八十多岁了,精神头却好。

“钟老前辈!我带着两位为烈士寻亲的志愿者来看您了!”

老人闻声看向他们,赶忙停下打拳,快步上前迎接。

“我盘算着这几天你们就该来了,每天早上都让我老婆子多煮点饭,果然把你们盼来了,累了吧,快快快,进屋吃饭。”

老人家如此热情洋溢,刘晓兵备受感染,进门之后将礼物放下,各种米面粮油摆了一地,老人家很是不好意思,坚持不收,最后还是陈四平说这是全国人民捐赠的,老人家才满怀欣慰地不再多说什么。

恰好是早饭时间,老人家张罗着吃饭,又问起刘晓兵和陈四平,得知他们一直在为烈士寻亲,而且陈四平还是烈士墓的守墓人,他很受震撼,又激动起来,紧紧地拉住两人的手。

“好孩子,你们辛苦了,我替我那些战友,还有所有为了新中国牺牲的人们,谢谢你。”

刘晓兵也是握紧了老人的手,凝望着老人布满沧桑、却洋溢着幸福的脸孔,感慨地说道:“我们实在是担不起您这一声谢谢,若没有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哪里能过得上如今的好日子,是你们保卫了我们的平安与宁静,我此次前来,就是专程来感谢您们的。”

陈四平也说道:“是啊,能够亲眼见一见当年的抗战老兵,听一听那些抗战故事,这是我们的福气,我们路上商量过了,一定要多多记录您的故事,并且讲给所有的中国人来听,让大家永远都能记住你们,永远都不要忘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老人家眼眶湿润,擦了擦眼睛,笑着说:“这有什么的,我们就生在那个年代,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后代,那都得义无反顾,依我看,你们这些后辈也没比我们差到哪里去嘛,若是你们和我老头子同岁,没准咱们还是战友嘞!”

老人家说到这里,忍不住长叹口气。

“就是可惜了我那些牺牲的战友了,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他们是享受不到了,要是还活着,是不是也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你们这些意气风发的后辈们。”

话题有些沉重起来,此时早饭已经端了上来,老人家赶忙话锋一转:“来来来,吃饭了,你们想听故事,待会吃了饭,我给你们讲上一天!”

饭桌上,两位老人不住地给刘晓兵他们夹菜,弄得刘晓兵很是不好意思,老人家笑着说:“我们都快九十岁的人了,新陈代谢得慢,吃多了不消化,你们年纪轻轻的还在长身体,多吃一点有好处。”

陈四平噗嗤笑了出来:“钟爷爷,我们都多大了还长身体,再说我们这么吃,吃的可都是您老人家的退休金呀。”

钟老前辈的老伴笑着开玩笑:“你们钟爷爷的退休金可高了呢,你们放心吃,不怕吃穷你钟爷爷。”

陈四平闻言好奇问道:“钟爷爷,您一个月退休金有多少呀?”

钟老前辈笑眯眯地看向陈四平:“怎么?你是准备根据我的退休金盘算自己该吃多少东西吗?”

陈四平嘿嘿笑着解释:“没有没有,我就是好奇,像您这样年龄的老兵,国家给您什么待遇?”

老人家慢慢放下了筷子,仔细想了想才回答陈四平:“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队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我全去了。像我这样退下来的老兵,是有战功的,国家很是优待我们这批老兵,所以除了退休金和高龄补贴之外,还有退役补贴,所以我们现在每个月发到手的钱,根本就用不完。所以就算你们每天都来吃,也不用怕把我给吃穷喽。”

说着说着,他的神情便不自觉地落寞下来。

“唉,我现在是享福了,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你们这样的后辈来看我,我那些战友啊,他们是一天好日子也没过过。”

钟老前辈说着,双眸逐渐潮湿。

“那个年代原本就物资匮乏,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身在异国他乡,更是缺吃少喝的,虽说当地的老百姓也给我们送吃的,但压根不够,那时候可真是,勒着肚皮上战场,数九寒天的时候,一人一天只能吃一个土豆,那土豆冻得跟冰块一样硬,啃都啃不动。”

钟老前辈说到这不禁哽咽起来,刘晓兵听着也是眼眶微湿,饭桌上的气氛再次凝固了。

老奶奶见状忙嗔怪道:“你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一吃饭你就讲过去的事,惹得孩子们都吃不下饭,来来来,都多吃点,待会吃完了,想听什么故事,再让钟爷爷给你们讲。”

钟老前辈很听老奶奶的话,闻言呵呵一笑,也是赶忙招呼大家吃饭。

刘晓兵莞尔笑道:“没关系的钟爷爷,您说的这些我们都特别爱听,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还想听您多讲讲当年的故事,回头我都写成文章,发表在我们的烈士论坛上,也让咱们这些后辈,多学习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多了解了解当年的历史。烈士虽然已经不在了,但烈士的故事,烈士的精神,应该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饭后,刘晓兵几个人搬了板凳过来,围着老人家,听他讲过去的故事。

陈四平拿起了笔,随时准备记录。

钟老前辈更是拿出了自己这些年珍藏的军功章和一些纪念品,摆在众人面前,仔细凝视着,认真地回忆了半晌,才缓缓开口讲述起来。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靠着给地主放羊,租种一点土地,勉强生活。后来日本人就打过来了,烧杀掠抢,地主都跑了,我们就更没了活路。十三岁那年,我跟着做生意的二叔去了城里,本来想找个营生,可是城里也乱糟糟的,我就跟着人家一起偷偷贴标语,宣传抗日,为此还被日本人抓住过。再后来,咱们的队伍打过来了,我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队伍……”

他缓缓地讲述着,声音里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讲他从一个小战士,参加了很多次战斗,一直到1945年烟台解放,慢慢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枪林弹雨中冲杀,赶走了日本人,解放了全中国,后来,又随部队开往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便仿佛随着他的讲述,在众人面前慢慢展开了一幅真实的画卷,金戈铁马,南北转战,中国大地上,洒遍了烈士们的热血,不屈的英魂似在呐喊,回荡在众人的脑海之中,又如一座座丰碑矗立在时空之中,守护着中华大地,壮烈神圣。

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日头渐渐升高,很快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老人家却还是没有讲够。

刘晓兵和秦昊等人认真地听着,时而打断,询问一下细节,陈四平则是全程拿着纸笔,开始还在仔细记录,可记着记着就跟不上了,索性把纸笔扔到一边,拿出录音笔记录,自己则专心地听起了故事。

房间里静悄悄的,老兵的声音虽已有些不太清晰,又夹杂着口音,却仍然铿锵有力。他腰板拔得挺直,如一棵崖边的苍松,遍体伤痕,却蓬勃雄健,倔强峥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