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丰碑 > 第172章 回忆往昔

丰碑 第172章 回忆往昔

作者:吴半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5:28:55 来源:小说旗

“哈哈,小陈有眼光啊!”大伯林和平笑着说道,“兄弟的名字是父亲后来给改的,他上战场之前特意给我们改了名字,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和平、富强、昌盛。我想,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愿望,参加志愿军的……”

“是啊,我爸去参加志愿军的时候我们都还小,对他好像没有什么印象。我们的母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那个年月实在是太苦了,她什么都不说,每天都忙碌于家务和养活我们的生计之中……”二伯林富强叹息着,说道,“对于我父亲,她也不常提,有时候我们问起她来,她就给我们看父亲的照片,告诉我们,他是抗战英雄,等打完了仗,就回来了……”

“母亲要强,”林昌盛说,“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在扛。爷爷奶奶去世得早,外公外婆也在战乱中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地把我们哥仨养大,很不容易。我有时候,会看到她晚上拿着父亲的照片,悄悄地抹眼泪,但第二天,就又精精神神地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刘晓兵感动地听着,难以想象,在没有任何依靠的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奶奶一个人是怎么支撑过来的。

“奶奶不容易,她也很伟大,这么难的生活里,她还把您三位全都供上了大学。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可是极为难得的。”刘晓兵由衷地说。

“是啊!那个年代,真的苦啊……”林昌盛点了点头,“当初,我大哥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成绩优异,本来校方想要他留校任教的。我大哥也想留在上海,想把我们的母亲接过去,可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意。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肯说。她也不愿意搬到城里住,只是守着原来的老房子住。后来,我们就知道了,她不是不想去大城市,也不是不想进城享福,而是放不下我父亲……她怕我父亲回来,找不到她。”

听父亲讲起奶奶和爷爷的爱情,林鸿雁不禁湿润了眼眶。

“婆婆不容易,父亲当年上战场的时候,她才二十八岁,正是好年华……父亲这么一走,杳无音讯,她一个人默默地守着这个家,再苦再难,也没扔下过一个孩子……”大伯母王慧感慨,“我记得,我和你们大伯结婚那会儿啊,婆婆很珍惜地把一个镯子给了我。那个镯子,就是公公当年送给她的唯一的念想。她一直舍不得戴,送给我的时候,对我说,我是林家的长媳,也是两个小叔子的长嫂。长嫂如母,这个家,以后就交给我了……我真是心疼婆婆!这么多年,这个家,她付出了太多了,以至于身体都这么差……”

说到这儿,王慧不禁落下了泪来。

大家全都沉默了下去,王慧和二伯母刘雅萍全都落下了泪来。

刘晓兵不由得想起曾经有一句话,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书信,是传递信息与思念的信物。

可是对于林爷爷和奶奶来说,他们的书信,他们的思念,可能隔着的是奔流的鸭绿江,也很有可能……隔着一个生和死。

“母亲,没能等到父亲回来,”已经年近七十的林和平,说到动情之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光,“她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如果有可能,把父亲找到,她想跟父亲合葬在一起……她说,生的时候没能相守,死了以后……就在一起长眠……”

这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浪漫吧。

守候了一生一世的爱情,催人泪下,就连刘晓兵和陈四平这两个毛头小子,也禁不住红了眼眶。

奶奶,她一个人在家里默默地照顾着孩子,守护着这个家;爷爷,战火硝烟中摸爬滚打,行军渡过冰河,踏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参加战役。

后来,战役取得了胜利,祖国迎来了和平,孩子们都长大了,爷爷,却没有回来……

“奶奶为咱们家,为咱们祖国的和平,也做出了贡献啊!”刘晓兵由衷地说道,“所有的烈士家属,都像烈士一样,是为了祖国和平和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都一样可敬。”

“没错!”陈四平也连连点头,“歌里不是唱了嘛,‘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说得真好,你唱两句听听。”林鸿雁逗陈四平。

“唱就唱!”陈四平一点不怯场,当即便站起来,亮开了嗓子。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你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

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

也有我的一半……”

陈四平从小就爱唱歌,当时他被爷爷逼着守墓的时候,他也就对着山和旷野唱歌。

现在他每天都跟刘晓兵一起为了烈士寻亲而忙碌,已经没有这个时间去唱歌了。

陈四平动情地唱着,钟阿姨也已经把菜端到桌边,坐下来,一同听陈四平唱歌。

一曲唱罢,大家都红了眼眶。

气氛出现了片刻的宁静,见长辈们的脸上都有着悲伤的神色,刘晓兵不禁感觉到了担心。

他知道,林鸿雁的父亲,林昌盛的身体不太好,不适合长期处在悲伤的情绪里。于是便打破了这种沉静,拍了拍陈四平。

“哎呀,你这嗓子,行啊,以后有活动,你可以当咱们志愿者团队的台柱子。”

陈四平那么聪明,一下子就理解了刘晓兵的用意,他得意地挺起了胸膛:“我上学的时候就是金嗓子,你忘了?”

“忘了,就记着你艺术节上台表演节目的时候,把学校的舞台踩蹋了。”

他们学校的舞台的地板,是木头的,年久失修,陈四平上学的时候还挺胖乎,一上台,还没等唱歌,舞台就“咔嚓”一声,塌了下去。

陈四平就这么掉了下去。

刘晓兵讲的这一段回忆,让大家伙全都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