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丰碑 > 第179章 出发朝鲜

丰碑 第179章 出发朝鲜

作者:吴半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5:28:55 来源:小说旗

除了感动,刘晓兵他们就只剩下了感谢。

这一次的出发,他们有信心,一定会为更多的烈士家庭找到失散、失踪的亲人!

但是,前往朝鲜也有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那就是——语言不通。

刘晓兵、陈四平和林鸿雁,谁都不会说朝鲜语。

“这可怎么办?”陈四平挠着脑袋,问,“咱们上哪儿找翻译去啊?”

“要不,在网站上公布一下,招募一名翻译?”林鸿雁道,“只是这样可能需要时间……”

刘晓兵笑了。

“我知道一个人,可以帮我们的忙。”

“谁?”

“谁呀?”

陈四平和林鸿雁异口同声地问。

“宋沐瑶。”刘晓兵笑答。

“宋沐瑶?”陈四平惊道,“她会朝鲜语?”

“别忘了,现在的宋沐瑶可是一个企业家,她会的东西,可不少。”刘晓兵笑道,“我记得她的果园,就曾经接待过朝鲜的参观团,当时的翻译,就是她自己。”

“我的天,她这么厉害的吗!”陈四平的眼睛烁烁生辉,“我怎么不知道。”

“可能是你没问吧。”刘晓兵笑了,“说服宋沐瑶跟咱们去朝鲜的事,就交给你了。”

“行,没问题!”陈四平拿起手机,直接就给宋沐瑶打了电话。

宋沐瑶闻听要去朝鲜为烈士们寻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你们什么时候出发,告诉我时间,我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就跟你们走。”宋沐瑶对陈四平说。

“大概三、四天之后吧,你的事情要多久能安排好?”陈四平问。

宋沐瑶很爽快地道:“两天吧,然后我就出发去找你们。”

约定好了时间,两个人便挂断了电话。

“真是太好了!”林鸿雁由衷地说着,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能得到大家这样热心的帮忙,我真的很感动。”

没有想到,一切都能进行得这样顺利,更没有想到,每一个遇到的人,都能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为烈士们找到他们的亲人。我们不也是这样毫无条件地帮助大家来的吗?”

爱出者爱返,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付出与回馈吧……

一个四人小分队就这样组成了,三天以后,他们如期出发,乘飞机抵达了朝鲜,迎接他们的,是朝鲜当地负责中国志愿军烈士陵园的负责人李箓全。

宋沐瑶用朝鲜语向李箓全讲述了林鸿雁爷爷的事情,李箓全非常感动。

“金城川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将南朝鲜军四个师都打残了,帮助我们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宋沐瑶翻译着李箓全的话,说,“其实,我们朝鲜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中国志愿军。如果不是你们,我们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其实这几年,我们也非常渴望为这些牺牲在朝鲜的烈士们,找到中国的亲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也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找到的烈士亲属,还是寥寥无几。现在能和你们达成合作,就太好了!那些烈士回家有望了!”

“是呀!”刘晓兵连连点头,“能够与你们取得联系,对于那些寻亲的烈士家属们,真是非常好的消息了。这几年,也多亏了你们的积极合作,我们才能找到牺牲在这儿的烈士。”

“都是应该的。”

李箓全和刘晓兵他们一边聊着,一边驱车开往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

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金城地区,这里安葬着1953年5月13日至7月27日,在夏季反击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发起进攻的战役,历时两个半月。

志愿军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其第三次进攻即金城战役,一举突破敌人四个师的防御,突入敌纵深15公里。夏季反击战役共毙伤俘敌余人,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余人。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为妥善安置分散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烈士,1954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发出关于修建烈士陵园的指示,并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专门指导这项工作。

朝鲜党和政府及朝鲜人民也对陵园建设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经过几年努力,在朝鲜境内共建起8处中心烈士陵园,分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云山志愿军烈士陵园、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长津湖志愿军烈士陵园、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新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

1970年,根据金日成的指示,经中国政府同意,朝鲜党和政府拨出专款为志愿军修建合葬墓。在其后的几年中,共修建了62处志愿军墓地和243个烈士合葬墓,将分散在各地的大部分抗美援朝烈士集中安葬。此后,陆续有新发现的抗美援朝烈士遗骸被安葬在这些合葬墓。

而林爷爷是在金城失踪的,刘晓兵他们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希望能从这里找到与林爷爷有关的线索。

一行人,带着鲜花,来到了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的烈士陵纪念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无比伟岸。

纪念碑再往后面,是一排排单独的墓碑,那些,都是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

风,明明那么轻柔,可大家的心情,却如此凝重。

他们在纪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走到纪念碑旁边。

纪念碑上,用中朝两国语言密密麻麻地列着烈士的名字。

李箓全好奇地问刘晓兵:“中国的年轻人还记得这段历史吗?我很少碰到年轻人来。”

“会来的,我们已经来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来。”

刘晓兵凝望着面前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一字字地说道。

他的话,掷地有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