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76章 文艺4泥鳅的死

三线情怀 第76章 文艺4泥鳅的死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袁国岭的妻子穆玉新听闻那些关于丈夫的传言后,气得火冒三丈。

恰巧邻家媳妇在厂财务科当会计,到家里来串门。

两人聊天时,邻家媳妇透露道:“这件事应该是我们科科长和她家的纠葛,不该冲着袁厂长。当年老郑家来的时候,申报搬迁补助30元,劳资科和财务科都没批准,说她家5口人,搬迁安家费25元就够了。当时关凤萍解释说自己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可大家都不认可,为此关凤萍还找我们科长大吵了一架呢。”

穆玉新一听,更加恼火,骂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她妈的王八犊子该找谁算账就找谁,凭什么针对我家那位?哪天我非得找她理论理论!”

邻家媳妇赶忙劝阻:“大姨,找不得,她是个疯子,您找她能有什么用呢?”

穆玉新冷静了一下,无奈地说:“你说得对,就当被疯狗咬了一口,犯不着跟她计较。”

就在她俩小声嘀咕的时候,袁国岭回来了,疑惑地问:“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神神秘秘的?”

两人连忙掩饰:“没事,没事。”

当她们说着没事的时候,团结街山坡却出了状况。

下午,关凤萍坐在家里鸽笼下的鸡棚上,突然大喊:“山上有狼!”

周边一群半大孩子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周山家菜地西坡真有一只狼站在那儿。

关凤萍接着喊道:“快,抓狼呀!”

这群半大孩子也不知是哪根神经搭错了,居然听从她的指挥,朝着山坡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抓狼呀!”

这喊声惊动了孩子们的家长,家长们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急忙跟在后面追赶。

前面是一群半大孩子,后面是一群心急如焚的家长。

半大孩子跑到离狼十余米远时,狼用它那犀利的绿色眼睛紧紧盯着大家,孩子们看着狼渗人的绿眼睛和尖锐的牙齿,顿时吓呆了,全都一动不动。

大约过了一分钟,狼可能发现了后面赶来的家长,转身跑掉了。

追狼这件事传到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严厉批评并教育大家:“狼是凶猛的野兽,会吃人,以后千万不能再干这种危险的事了……”

课间操时,冉海站在主席台上,先是强调了不能追狼、下水要小心等安全事项,接着说:“八月一日,厂里面要开展第五套广播体操比赛,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赛。希望大家认真练习,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下午自习课改成了体操训练课,周山再次被老师排除在外。

老师向校长反映:“这孩子简直是体育和音乐双盲,完全跟不上练习。”

当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练习体操时,周山下河抓鱼去了。

前段时间他抓的五条泥鳅还在酒瓶里,一直没变成仙。

今天他又来到河边,找了一个靠边的石头,用砂土把周围围起来,然后把石头抱出来,石头下面的鱼顿时惊恐万分,在狭小的空间里窜来窜去,它们不停地扭动,亮晶晶的小眼睛仿佛在拼命找寻出路。

水越来越少,鱼也累得没了力气,周山趁机又抓了八条泥鳅,这下酒瓶里的鱼挤作一团。

周山用木塞塞紧瓶口,回到学校。

此时体操还在紧张练习中,学校广播里喊着:“第八节跳跃运动。”

老师大声喊道:“跳齐一点!”

同学们努力认真地跳起落下,双手与脚配合着向上伸展、向下合拢,老师看着很满意,露出了笑容。

可在周山眼里,大家跳得一点也不齐。

放学后,周山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拿出瓶子让同学们看里面的泥鳅。

孙丽丽说:“把它们下锅油炸了肯定好吃。”

刘远胜说:“这鱼能长大,长大了肉更多,更好吃。”

宋萍则说:“长大了会变成蛇,到时候从瓶子里钻出来把人吃了。”

周山在回家的路上,不再幻想瓶子里的泥鳅会变成仙,而是开始担心它们真的会变成蛇从瓶子里钻出来。

第二天上学,他没敢带瓶子。

回到家一看,泥鳅还活着,他发现水少了,泥鳅似乎也长大了一些。

一周后,他越想越害怕,担心泥鳅真的变成蛇。

于是,他找来一些六六粉,放进了瓶子里。

第二天,泥鳅全都死了,他心里的担忧也终于消失了。

麻三田准备回奎龙探亲了。

但这次探亲,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妻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表情平淡,要不是为了儿子,他真不想回家。

儿子已经四周岁了,他特意选这个时候回家,就是想给儿子过个生日。

妻子上班去了,儿子跟他在家玩耍,他对儿子说:“儿子,我们去妈妈工作的市政府大院玩吧。”

他的妻子在市政府上班,长相普通,性格却十分高傲。

当年两人经人介绍搞对象,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分分合合了三次,后来在别人的劝说下才结了婚。

婚后的生活不温不火,只有儿子出生那段时间,妻子才高兴了一阵子。

玩了一会儿,他带着儿子去一家馆子吃饭,儿子告诉他,李舅经常带他来这里。

“李舅?李舅是谁?”麻三田问。

“就是李舅呀!”儿子回答道。

麻三田又问了几句,但孩子太小,说不明白。

回家的第九天,他告诉妻子单位有事,今天就得回三线。

中午,他先把儿子送到丈母娘家,然后到火车站买了第二天的票。

买完票,他在外面转了一圈,之后悄悄躲在自家外面……

傍晚,天色逐渐暗沉下来。

一个身形高大挺拔的年轻小伙,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麻三田家的小院,动作间满是熟稔与随意,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极为熟悉。

半小时后,麻三田推开家门,屋内的景象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进他的胸膛。

只见他的妻子双颊泛红,眉飞色舞地和那个年轻小伙半躺在床上,两人的欢声笑语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刺耳。

麻三田的身体瞬间僵住,拳头下意识地握紧,骨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不堪的一幕。

然而,在短暂的怔愣后,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翻涌的怒火,缓缓松开了拳头。

他既没有挥拳相向,也没有大声吵闹,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用一种近乎陌生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妻子。

待那个小伙匆匆离开后,麻三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妻子面前,声音低沉却又异常坚定:“我们离婚吧。”

妻子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中满是慌乱与惊恐。

她急忙拉住麻三田的手臂,带着哭腔说道:“不行,不能离婚。要是离婚,我肯定会被下放,咱们的孩子也得跟着遭罪啊!”

顿了顿,她又急切地解释道,“我和他真的没什么未来,他才23岁,太年轻了。这两年不过是一时冲动,以后他肯定得找个正经对象结婚,怎么可能一直跟我在一起呢。”

麻三田觉得这就是报应。

最终,妻子给他写了书面保证,承诺以后不再和这个小伙来往,还说以后也不用他往家里寄钱了。

第二天,麻三田坐火车回到锦东。

回三线不久,他就被安排出差了。

按理说,这次出差的业务并不属于他,但领导说任务重要,需要一个能说会道、善于协调且懂技术的人,领导安排之后,他就到机电库,想告诉常永梅出差的事,不巧那天领料的人很多,没顾得上说。

他从供应科出来回到家,拿好出差物品,主任找的运输车辆就已经到了家门口。

他上车进城,晚上便坐着火车前往西南一家企业催活。

这一来一回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他感到疲惫不堪。

每天到那个企业看看进度,回到招待所就躺一整天。

那段日子,他的生活像是陷入了一个单调乏味的怪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轨迹,机械地奔波于企业与招待所之间。

这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如同沉重的枷锁,一点点消磨着他的精力,让他感到身体愈发沉重、疲惫。

而家中那摊乱麻般的烦心事,更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的心上,让他心力交瘁。

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都会望着天花板发呆,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常永梅的身影。

他常常想,要是常永梅是自己的妻子该多好,生活或许就会截然不同,充满温暖与幸福。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七月下旬,天气变幻莫测。

一天,麻三田到供应科办事,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势十分猛烈。

他心里惦记着常永梅,担心她没带雨衣,于是冒雨从办公楼出来,推着自行车匆匆赶到机电库。

常永梅其实带了雨衣,她正百无聊赖地站在门口望着雨幕发呆,看到麻三田的身影,顿时喜出望外。

这几天,她日思夜想,就盼着能见到麻三田,好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他。

麻三田费力地将自行车抬过门坎,推进库房。

他的雨衣反穿着,光胶面露在外面。

常永梅连忙上前,帮他解开雨衣扣子,然后把雨衣挂在门上。

麻三田看了看四周,轻声问道:“没人吧?”

常永梅回答:“没人。”

说着,便伸手想要拥抱麻三田。

麻三田刚要抱住她,常永梅又急忙说:“轻点,我怀孕了。”

麻三田闻言,双手立刻改为扶住常永梅的双肩,惊讶地问:“怀孕了?什么时候的事?多久了?”

常永梅说:“就上次你去送野鸡的时候。”

麻三田疑惑道:“你怎么确定就那次呢?”

常永梅嗔怪道:“我怎么知道?这快三个月里就那一次,我能不清楚吗?”

常永梅脸颊绯红,眼中闪烁着温柔与期待,轻轻靠在他的肩头,又轻声说道:“已经快三个月了,就那次……肯定是你的。”

麻三田望着眼前这个深爱的女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与责任感,他坚信这个孩子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他情不自禁地俯下身,轻轻亲吻着常永梅,手也不自觉地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庞,仿佛在抚摸着世间的珍宝。

常永梅感受着他的温柔,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嗔怪与期待,对他说:“这段时间,你肯定想我了吧?今晚去我家,好不好?”

麻三田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满是担忧,他轻轻摸了摸常永梅的肚子,低声问道:“这样,孩子没事吧?”

常永梅轻轻拍了拍他的手,笑着安慰道:“才几个月呢,没事的。等快生的时候注意点就好了,别担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