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82章 计划5机会与报表

三线情怀 第82章 计划5机会与报表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疙瘩汤很快做好,职工们陆续吃上了早饭,随后便纷纷前往各自的岗位上班。

谢云旺目睹了这一切,回到办公室后,他径直找到刘海福,对他说:“你和李春雨一起去考察一下庞丙江,仔细看看他这个人怎么样,能力水平到底如何。如果确实不错,就马上把他调到咱们大食堂担任管理员。”

庞丙江是锦海市下乡返城的青年,在锦东没有什么背景。

他的父母都是锦海铁路局的普通工人,他高一结业后,因学校停课而下乡,后来参加了三线民兵连。

由于他为人机灵,懂得察言观色,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表现出色,所以被抽调入厂。

他住在单身楼,对单身职工的情况了如指掌,也清楚大家的想法。

刘海福和李春雨来到铸造车间时,庞丙江已经换好了工衣,正准备干活。

他在大炉组工作,身材瘦小,却十分能吃苦。师傅们对他的印象很好,都觉得他聪明能干。

经过两年多的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他的业务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刘海福和李春雨找到大炉组组长刘洪涛了解情况。

刘洪涛称赞道:“小庞这孩子真不错,勤奋好学,肯下功夫。年纪轻轻的,就能根据铁水的火苗判断铁水球化的好坏,这一点很多人得花五年时间才能学会,他却做到了,很了不起。”

王绍一也对庞丙江十分认可,还告诉刘海福和李春雨,庞丙江去年就已经入团了。

刘海福和李春雨将考察情况汇报给谢云旺,谢云旺听完后,果断决定将两人对调,让原食堂管理员到大炉组工作,庞丙江则调任食堂管理员。

另一边,周山上次杀死泥鳅鱼后,一直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去河里抓鱼了,生怕泥鳅鱼的亲戚朋友找他报仇。

一天放学,吴权约了几个人一起到女儿河学游泳。

他们拐了好几个弯,来到一处没人的湾汊,然后脱光衣服。

这里的水很浅,高文革下去后,水才没过膝盖;李风顺趴在水里,只露出头在水面上。

他见周山还没下水,便喊道:“周山,快下来,这水可舒服了!”

周山犹豫了一下,慢慢脱下衣服,小心翼翼地走进水中。

水清澈见底,水下石头上的花纹在水波的荡漾下显得更加灵动,仿佛宝石一般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几条小白鳔在水中快速地游来游去,没见有泥鳅鱼的踪影,周山这才慢慢坐入水中。

李风顺一头扎进水里,憋气的同时手脚快速划动,整个人漂了起来,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着学了起来。

周山睁大眼睛,学着潜入水中。

突然,他发现眼前一块石头上好像有字,便急忙抬头喊李风顺过来。

两人一起费力地将这块石头从水中搬到岸边。

这是一块不大的三角形石头,一面粗糙,一面光滑。

粗糙的一面呈桔黄色,光滑的一面是土黄色,土黄色中间有一圈灰黑色的圆圆的纹路,仔细看,灰黑色纹路中间还有一个桔黄色的凹点,形状像椭圆形的“日”字。

高文革说这像眼睛,吴权却打趣说像窝窝头的底部,李风顺则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像什么。

周山说:“既然这块石头上有字,其他石头说不定也有。”

说完,他又跑回水中寻找。

不一会儿,就挖出了大大小小几十块石头,可这些石头上什么都没有。

高文革见状,说道:“别挖了,什么都没有,白费力气。”

周山不想承认自己做的是无用功,便强辩道:“挖出这些石头,水深了,不是更方便学游泳嘛。”

“你说得也对。”

吴权和高文革表示赞同,于是他们也开始挖起石头来。

只有李风顺还在岸边,端详着那块三角形的泥石,陷入了沉思。

夜里,李风顺梦到了那块泥石,泥石上似乎有笔在写字,墨水晕染开来,过了几天,墨水浸入石头,石头上的花纹显现出来,在梦中,他认出那是“电池”两个字。

第二天,李风顺把这个梦告诉了大家。

周山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吴权和高文革却认为不对,他们反驳道:“一个字怎么会有两个发音呢,这说不通啊。”

大家为此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

孩子们还在争吵的时候,范雨丹正埋头做着统计报表。

自从担任统计工作以来,她的压力与日俱增,物资统计报表数量繁多,这让她疲惫不堪。

逯贺林多次对她进行指导,如今她大部分报表都能独立填写,但每次面对报表,她仍感到头疼不已。

实在没有办法,她向铸造车间的领导申请,找来了严淑真帮忙。

严淑真正在填报《生产用原材料、燃料收支与库存》表,看着表上列出的煤炭,包括炼焦煤、燃料煤、入洗原煤等好几个种类,一时不知道该填什么。

查看保管员的材料明细表,上面只写着“煤”。

“这是什么煤呀,范姐?”严淑真问道。

“燃料煤。”范雨丹回答。

严淑真这才明白,保管员账本上的“煤”就是燃料煤,大炉使用的煤也应写成燃料煤。

接下来,严淑真开始逐项填写焦炭、汽油、柴油、润滑油等项目,包括期初、本期采购、本期使用、本期拨出以及期末库存等数据。

钢材、有色金属、化工类的项目更多,有50个大类,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明细多达五百多个,都需要通过材料明细表进行汇总填写,一项项地相加相减,着实累人。

忙完这些项目后,还有矿产、木材部分,这部分工厂生产的需求量较少,但基建消耗却很大,好在品种不多,计算起来相对容易些。

半天时间,严淑真就填写了不少报表,任务基本完成。

范雨丹感激地说晚上请她喝酒,严淑真却提醒道:“你还没填报完呢?”

“那可不,你看!”

范雨丹举起还未填写完成的《生产用主要物资使用方向》《全民所有制原材料、燃料收支与库存基层表(一)(二)(三)》等报表。

“确实不少呢,行,那你自己填吧,我先走了。晚上我和我家小张去。”严淑真说完便离开了。

到了月末,刘玉在西张村工地的基建工棚里组织召开基建工程进度汇报会,建设三大队、后所工程队、稻地建设队都参加了会议。

各单位依次汇报工作进程,王国庆着重强调了质量问题,他严肃地告诉大家:“这个工程受到部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干得好大家都高兴,要是干不好,谁都逃不了挨批。”

三大队的同志从材料角度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几条要求:

一是文化宫梁架材料的钢材强度和韧性问题;

二是水泥质量问题;

三是水暖件质量问题。

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比如提议将洗菜盆、蹲便池原设计的水泥制品改为瓷器材质。

后所和稻地的同志也提出了材料质量问题,他们提到的材料都是甲供材,也就是由工厂负责供应的材料。

刘玉明白他们话里有话,是在暗示保证质量得先由工厂做好材料供应工作,于是让供应部门的同志解释一下。

供应部门的同志解释说,材料都是上级指定供应的,他们在提货时已经尽量注意质量问题了,但目前确实难以保证所有材料的质量。

对于洗菜盆、蹲便池采用瓷器材质的提议,他们表示可以找到供应单位,但价格估计要贵一倍还多。

刘玉最后总结道:“质量问题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供应部门把好采购关,二是施工队做好砌筑关,三是修建技术员做好检验督促关。对于洗菜盆、蹲便池提高标准这件事,我还得提交革委会讨论决定。”

革委会成员经过讨论后,决定便池采用瓷器材质,菜盆则用砖砌后贴瓷片,这样既能保证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又美观实用。

材料变动后,计划科写了申请,填写了计划外(便池及瓷片)采购申请表,并报到市三线指挥部。市指挥部批示:在施工总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材料升级变动。

得到市指挥部的批示和介绍信后,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赶紧跑到唐山订购了材料。

便池的变动并没有影响砖瓦的使用和生产,向阳街砖瓦厂的黑烟依旧24小时不停地往外冒。

李雷顺地里的菜都被熏成了黑色,他无奈地看了看,只好放弃了这些菜。

靠近砖瓦厂的住户连窗户都无法打开,职工们对此颇有意见,但也无可奈何。

人还能克服这种困难,但种在附近的菜却无法抵挡黑烟的侵害,那些开荒种地的人只能暗自心痛。

马保华尤其心痛,去年看到砖瓦厂停工,他在那里开了不少荒地,开春也种了很多东西,没想到三建设又回来了,他种的地算是白费了。

常永梅下班之后总喜欢到向阳街去,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她特别想去那里坐一坐。

麻三田打趣说,是肚子里的孩子想爸爸了。

苗艳丽已经很久没有上山去见靳武利了。

佟兴祖用偏方缓解了一些疼痛,但却无法根治病症。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说他这是在熬日子。

村里的亲戚有很多来看望他的,靳武利虽然没有亲自来,但让人送来了野鸡、野兔和斑鸠。

佟兴祖刚得病的头一个月还能吃点肉,后来连喝汤都吐,每次吐的时候他都怀疑地说:“你们俩给我下毒,想让我给你们腾地方,没门儿!”

不管人多人少,他都这么说,渐渐地,他和苗艳丽之间的事就被村里人知道了。

佟兴祖的同龄人以及上了年纪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不说出来,年轻的人却不太清楚。

然而,男女关系的话题总是很有刺激性,于是苗艳丽和靳武利的事就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早就发现这个女人不老实,表面上看着挺老实,骨子里就是个淫妇、破鞋……”

佟兴祖去世后,说苗艳丽是破鞋的事传到了家属区。

候小五跟着别人一起对着苗艳丽喊:“破鞋。”

靳武利听到了,立刻抡起扁担跑了过来,大家见状都赶紧跑开了。

候小五在跑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裤子破了,膝盖也磕出了血,他哭着回了家。

妈妈看到他破了的裤子,又打了他两巴掌,他哭得更厉害了。

苗艳丽见大家都这么说,干脆放开了,让靳武利回家去住。

佟兴祖那边的佟家人实在无法忍受,他们跑到苗艳丽家要个说法。

佟铁山担心会出事,赶紧把大家拦了回去,然后自己去找苗艳丽谈话。

为了生活下去,苗艳丽选择了忍耐,有时候让靳武利夜深了才回家,天不亮就出村。

计划科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仅要向上级报送报表,还需要到基层去核查。

逯贺林带着樊海燕到设备机电能源科检查统计工作。

逯贺林翻看《重点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报表》,指着第四大项“重油本年消耗1000吨、去年消耗1285吨、能源折标准煤系数1.4286”这一行说:“我要看一看本年消耗1000吨的原始凭证。”

统计员拿出了油料库报表。逯贺林看过之后说:“我要看实耗单。”

统计员赶忙打电话联系保管员,逯贺林趁机叮嘱道:“等保管员过来的时候,让他把煤油本年消耗8吨的凭证也一并带过来。”

在等待保管员的间隙,逯贺林顺手翻看起《技安事故统计表》,重点查看了关凤萍技安事故的报表内容。

报表上记录着单位、姓名、性别、工种、发生时间、事故发生过程和原因、伤亡程度(轻重)、休工日数、事故分类、备注等信息。

其中,事故原因写的是磨钻头时砂轮机上的砂轮片破碎导致了事故发生,可对于砂轮片为何破碎以及防护罩未安装的情况却没有详细说明。

逯贺林不禁心生疑惑,向统计员询问道:“为什么这些关键信息没有写清楚呢?还有,事故处理结果如何,是否有人受到处分?”

统计员被问得一头雾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这时,科长恰好走了过来,解释道:“由于关凤萍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劳资部门还未出具工伤认定手续,所以关于这次事故的完整报告目前还没能形成。”

逯贺林听后,心里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站不住脚,可转念一想,对方毕竟是科长,自己只是普通科员,不宜当面争论。

正想着,保管员带着原始凭证赶到了。

逯贺林接过凭证,开始一丝不苟地逐一对票据进行核对。

核对过程中,他还不忘时不时地给身旁的樊海燕传授一些工作经验和注意事项,教导她在今后处理类似工作时应该如何去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