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26章 心慰5外协工作

三线情怀 第126章 心慰5外协工作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却说第二天清晨,贾飞龙、蔡淑志、宋献忠等人便抵达了迁滦县铸造厂。

他们手持介绍信,与铸造厂展开协商。

迁滦县铸造厂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向上请示了县工业办。

直至傍晚时分,终于接到通知,同意提供协助。

转天一大早,他们再度前往铸造厂。

铸造厂办公室的领导热情地引领着他们,与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一一见面。

一番寒暄过后,蔡淑志、宋献忠以及两名技术员便就图纸内容与技术要求,向铸造厂的同行们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铸造厂的生产和技术人员认真聆听后,依据这些技术要求,开始探讨并提出生产方案。

而有了生产方案,下一步便是制定工序流程,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带他们前来的那位办公室领导见此情形,开口说道:“你们先沟通着,我在这儿也帮不上啥忙,就不打扰了。”

言罢,便起身准备往外走。

贾飞龙也跟着说道:“铸造方面的技术,我不太懂,你们忙你们的,我出去转转。”

出了门,贾飞龙拉住方才那位同志,向他打听长途汽车站的位置以及秦官庄的情况。

那位同志倒也热心,索性蹲在地上,用树枝在灰黑的尘土上画起图来,一边画一边详细解说。

在枯树枝下,一幅简易的路线图逐渐呈现出来。

贾飞龙瞧着图,听着讲解,心里渐渐有了底,暗自盘算着,一会儿就去秦官庄看看。

铸造厂的同志返回办公室后,贾飞龙赶忙回到县招待所,叫上李沈得以及郭会计,一同前往汽车站。

临行前,他特意叮嘱招待所的服务员:“要是我们一起来的同志问起,就跟他们说一声,我们出去了,可能回来得比较晚。”

县城面积不大,没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汽车站。

贾飞龙仰头查看墙上张贴的长途汽车车次信息,又向售票员仔细询问一番,这才得知秦官庄不通直达的汽车,车只能通到公社所在地。

下了车之后,还得步行四里多地才能抵达秦官庄。

了解清楚情况后,他们买好了汽车票。

此前,贾飞龙查阅过李沈得的档案,档案上记载的地址正是秦官庄。

秦官庄位于县城北部,距离县城颇为遥远,长途客车班次较少。

他们在车站等了许久,终于坐上了车。

汽车一路颠簸前行,此时正值冬天,县城里毫无生机,一片灰暗,入目皆是低矮破旧、连成一片的土阶茅屋。

路边的大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时有几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

枝头上,几只乌鸦停歇在那里,发出 “哑哑” 的叫声,为这萧瑟的冬日更添几分凄凉。

一排沥青浸木电线杆上,偶尔能看到几个大喇叭,静默地悬在那里。

汽车驶出县城向北行进,路边的农田已经完成秋收,放眼望去,村落、沟壑一片寂静,尽显冬日的荒芜。

贾飞龙坐在车上,眯着眼,在这单调的颠簸中熬过了许久。

临近中午时分,汽车终于到站,他们的旅程暂时告一段落。

下了车,贾飞龙等人向路人打听清楚路线,便继续向北前行。

没走几分钟,郭会计眼尖,瞧见一辆马车从后面缓缓驶来。

他赶忙上前与车老板搭话,得知马车正是前往秦官庄的。

一番沟通后,车老板同意他们搭车。

贾飞龙试着与车老板攀谈,可车老板口音浓重,有些话他听不太明白。

好在有郭会计与李沈得在一旁帮忙翻译。

通过交谈,他们了解到秦官庄多数人姓秦,也有姓李的,可车老板却从未听说过李沈得这个人。

马车一路前行,不一会儿便到了秦官庄。

贾飞龙远眺山顶,只见那里有连绵起伏的长城蜿蜒盘踞。

车老板介绍道:“那是明末修建的长城,当年是用来防备你们东北满人的。”

进了村子,他们逢人便打听李沈得,可问了许多人,大家都摇头表示不认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踏上归途。

回去的路上,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粮,一边走一边啃。

等回到招待所时,早已过了食堂的晚餐时间,他们只好继续就着中午剩下的干粮勉强充饥。

啃食干粮的过程中,郭会计忍不住埋怨起李沈得:“你说你,连自己家都找不到,真是的!”

第二天,郭会计与张东强一同前往乐城老家办事,蔡淑志、宋献忠和技术员则继续前往铸造厂,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贾飞龙带着李沈得,前往县武装部、民政部门,还在街坊邻里间四处打听相关消息。

然而,忙碌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正当他们满心无奈,准备折返的时候,突然,一位细眉大眼、身材单薄,身着浅花上衣的少妇从路边猛地挤了过来。

贾飞龙心中一惊,下意识地以为遭遇了小偷,忙侧身躲避。

没想到,少妇径直朝着李沈得扑了过去。

她刚一伸手,便被李沈得眼疾手快地拿住手腕。

李沈得得意地说道:“想偷我东西,你还嫩了点!”

贾飞龙见状,瞧着李沈得稳稳地握住少妇的手腕,心中暗自惊叹:老李平时看着笨手笨脚的,没想到还有这两下子。

少妇偷东西不成,反被拿住,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扯着嗓子大喊起来:“流氓啊!”

这一喊,可不得了,旁边瞬间围过来四个半大小伙子,气势汹汹。

贾飞龙一看这架势,暗叫不好,赶忙上前解释。

可那少妇和几个小伙子根本不听,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挎着筐的壮汉路过此地,他大喝一声,喝退了众人。

贾飞龙连忙向壮汉道谢,道谢的同时,闻到筐中传来阵阵香味。

壮汉说了句 “不用谢”,便转身要走。

贾飞龙赶忙叫住他,再次与他寒暄几句,随后好奇地询问筐里装的是什么。

壮汉回答说是狗肉。

贾飞龙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想要买点。

壮汉却拒绝道:“老哥,你可别是因为刚刚我帮了你,就非要买我的肉,那可不行。”

贾飞龙连忙解释:“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了好多人,我想着买点狗肉,晚上大家一起喝点酒。”

壮汉这才同意卖一些狗肉给贾飞龙。

贾飞龙买了肉,正四处找地方买酒的时候,恰好看见蔡淑志拎着一个陶瓷坛迎面走来。

蔡淑志笑着说:“我买了酒,还有豆干,晚上咱几个整点。”

到了晚上,大家打了些饭菜,回到住宿的房间,围坐在一起喝起酒来。

这酒闻着香气还不错,可一入口,却带着一股苦涩的味道。

其他人都没吭声,蔡淑志却忍不住说道:“这酒怎么这味儿啊?”

正说着,服务员前来查房。

蔡淑志便向服务员询问,服务员解释道:“我们这儿可没法跟你们东北比,这几年粮食收成不好,县里规定酿酒不能用粮食了,改用地瓜崽了。你们喝的这酒就是地瓜干酒,就这味儿。”

大家听了,纷纷表示理解,都说这酒没毛病。

蔡淑志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这酒虽说不咋地,但贾主任带回来的狗肉可真香啊!”

贾飞龙笑着说道:“这酒挺好的,走到哪儿,就喝哪儿的酒,品味当地的特色,多有意思。再说了,这豆干也很有特色嘛!”

又过了一天,张东强打来电话,告知他们物资已经联系好了,还传达了谢书记的指示,让厂里派车来拉物资的同时,把他们几人一并接回去。

几天后,工厂派来了两台货车,满载着生活物资,将贾飞龙、李沈得、郭会计、张东强接回了厂里。

而蔡淑志则带着技术员继续留在铸造厂,与那里的同志一起深入研究工艺,力求破解大件砂眼的问题。

回到厂里后,贾飞龙给赵参谋写了一封信,详细汇报了此次调查的情况。

信的末尾,他告知赵参谋,自己在迁滦县的武装、民政单位都留下了通信地址,对方单位的同志承诺,一旦了解到相关情况,会及时告知他。

又过了四天,蔡淑志带着技术员也回来了。

蔡淑志及技术员向领导汇报,称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可以进行试制。

宋献忠却不太认同,他提出:“浇铸温度及多孔浇铸确实可以减少砂眼,但是自然冷却容易导致铸件表面过硬,后续加工难度极大。如果想要投入生产,就应该建设退火炉等相应的保温设备。”

领导回应道:“目前厂里没有采购该设备的计划,暂时无法实施。”

蔡淑志坚持说道:“没有大型退火窑,也不一定就不行。我觉得可以先进行试制,要是成功了,再上新装备也来得及。”

于是,试制工作在铸造车间紧锣密鼓地展开。

宋献忠虽然心存疑虑,但也时不时前往车间查看情况,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这次试制能够取得成功。

天气渐渐寒冷起来,劳资科长家放在仓房上的菜都被冻坏了。

一个周日,裴为民喊上时守志,来到劳资科长家仓房后面,帮忙挖了一个菜窖。

挖完之后,劳资科长热情地挽留他们吃饭,裴为民婉言拒绝了,说今晚宿舍有会餐。

两人回到宿舍,在水房用凉水洗了洗头,回到房间后,喝了点白酒驱寒。

几天后,胜利街的许多人家都纷纷效仿,找了块合适的地方,挖起了菜窖,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