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57章 大海1海上越野赛

三线情怀 第157章 大海1海上越野赛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落潮海岛礁石聚,潮起波涛彼岸击。

三线青年奔大海,八荒勇士越沟溪。

自行车队先行去,解放车辙后继移。

旭日东升歌唱党,夕阳西落响胡笛。

1975年7月16日,县里精心组织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纪念**畅游长江9周年暨威宁县革命群众海上越野五公里团体赛》活动,并诚挚邀请三线厂参与。

厂里随即安排团委和工会负责组织职工家属前往海边参加此次活动。

7月15日下午1时,厂团委一声令下,一百二十名团员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从沟里出发。

佟雪身姿矫健,一马当先,骑着自行车冲在队伍最前头,李云顺与张美艺则负责垫后,守护着队伍的后方。

自行车队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道路上穿梭前行。

十五分钟后,负责保障的吉普车、救护车以及两辆货车也相继启动,跟在自行车队之后出发。

自行车队浩浩荡荡地向前行进着。

起初,佟雪始终骑行在队伍前端,引领着方向。

然而,山路崎岖蜿蜒,骑行难度逐渐增大,慢慢地,佟雪从带头的位置变成了队伍的收尾。

又过了一会儿,吉普车追了上来。

车子停下后,一名男青年从车上下来,与佟雪交换了位置。

佟雪坐上吉普车,继续组织大家前进。

山路弯弯,蓝天白云之下,路旁树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着,仿佛在为骑行的队伍加油助威。

团员们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奋力蹬着自行车,朝着目的地前行。

队伍中,一群体育爱好者体力充沛,骑行速度极快,不一会儿便将大部队远远甩在了身后。

当骑行至草尖岭一处较为陡峭的上坡路段时,许多人感到体力不支,纷纷下车,推着自行车艰难爬坡。

爬上大坡后,看着眼前陡峭的下坡路,前方的领队扯着嗓子喊道:“大家注意,握紧车闸,慢慢骑行,务必注意安全!”

佟雪站在大岭的高处,俯瞰着整个队伍。

只见前面的队伍已经顺利通过草尖岭,正拐向另一座山;而后面的队伍还在缓慢地推车爬坡,队伍拉得很长。

见状,佟雪连忙让救护车加快速度,前去通知前面的人在下坡处稍作等待。

同时,她拿起喇叭,对着后面正在爬坡的团员们大声鼓劲:“同志们,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爬上坡的团员们看着下坡路,长舒了一口气,纷纷再度骑上自行车。

一路下坡、上坡,再下坡,他们很快便追上了在前方等待的那批人。

前面那批人站在路旁的大树下,一边乘凉,一边有说有笑地朝着后来的人喊道:“哥们,快过来!这边凉快着呢!”

“好嘞,马上就到!”

“等你们到了,领导有话,得等下一批。等下一批到了,我们就走,到时候你们负责等再下一批,明白了吧!”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人陆续到达,又一批又一批地离开。

当佟雪赶到时,只剩下二十几人还在原地等待。

她详细询问了情况后,便站在那里,耐心地等候最后的那批人。

终于,最后的那批人艰难地赶来了。

他们满脸疲惫,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佟雪走上前去,与李云顺轻声交谈了几句,随后转过身,对着疲惫的团员们说道:“同志们,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马上就能到达目的地了。”

此时,十余位疲惫不堪的团员坐在地上,有的闭上了眼睛,试图缓解身体的疲劳;有的则低着头,默默地积蓄着力量。

收容负责人李云顺和于志歧站在佟雪身旁。

佟雪看了看大家,说道:“你们照顾好他们,实在坚持不住的,就上车休息。我到前面看看情况,这样分散着可不行,咱们得统一行动,统一休息。”

说完,佟雪便匆匆离开了。

李云顺望着佟雪的车渐行渐远,这才走到张美艺身旁,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还能坚持吗?”

“没问题!”张美艺坚定地回答道。

李云顺逐一询问了其他团员的情况,然后鼓舞大家:“同志们,坚持就是胜利!眼前的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于志歧站在一旁,看了看手表,说道:“同志们,咱们再坚持一下,赶紧出发吧!不然就和大部队落下太远了。”

在大家的鼓励下,团员们纷纷站起身来,骑上自行车,再度踏上征程。

李云顺最后一个骑上自行车,他刻意放慢速度,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张美艺,另一方面,作为团委指定的收容负责人,他需要时刻留意队伍后方的情况。

同样身为收容负责人的于志歧,骑行速度也不快。

此外,他还有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安主任特意叮嘱他,要多照顾一下郭秋菊。

此前,郭秋菊果断地向冉欣说了“再见”后,便鼓足勇气,主动找到了于志歧。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于志歧大为吃惊。

他看着眼前热情的郭秋菊,觉得她长相甜美,五官端正,是个不错的姑娘。

然而,这份过于直接的表白,还是让他一时不知所措。

他低下头,思索了片刻自己的情况,然后略显被动地说道:“这太突然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老妹,能不能给我几天时间,让我考虑考虑?”

“行,我等你答复。”郭秋菊满怀期待地说道。

憋在心中数日的话,终于向心爱的人倾诉了出来,郭秋菊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将此事偷偷告诉了母亲安合英。

安合英听后,又念叨起那“郭包鱼,鱼砸郭”的说法,随后详细说了近期了解到的于志歧家里的情况,最后苦笑着对女儿说:“傻孩子,这是人家于志歧不同意,找的托词,说白了,就是没看上你。”

听到母亲这么说,郭秋菊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父亲听到哭声,赶忙走了过来,劝道:“算了吧,咱沟里好小伙子多的是,何必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不行,我就喜欢他!”郭秋菊倔强地说道。

安合英看着陷入痴迷的女儿,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别哭了,我去跟他说一说。唉,真是没办法,这可真让人难为情!”

安合英找到于志歧,先是从工作角度与他谈了许多,鼓励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

于志歧心里明白,领导此番谈话,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

但他并未点破,只是认真地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听着。

安合英说了许久后,终于切入正题,询问起于志歧的个人问题,并委婉地表达了郭秋菊的心意。

于志歧看着表面平静慈祥,实则心思缜密的领导,心中暗自思忖:如果此事能成,对自己的前程必定有益。

然而,这位领导心思细腻,说话常常有所保留,日后恐怕会留下一些麻烦。

于是,他诚恳地说道:“安主任,秋菊找过我,跟我说了这件事。实不相瞒,不是我不想找对象,只是我家里条件实在太差。您可能不知道,我家是后妈,家里根本没办法在经济上支持我。而且,我的两个亲妹妹都在农村成家了,回不了城。我真的担心会拖累您家。”

安合英微笑着说道:“小于啊,你家的情况我都了解。你的档案、你的个人情况,我事先都做过调查。我知道你负担重,但你有担当,是个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小伙子。我女儿的意思,就是想和你多接触接触,至于接触之后,你们俩的事情,就由你们自己决定。成与不成,我都不会干涉。”

于志歧点了点头,说道:“安主任,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二天,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给领导一个交代,于志歧一大早就给运输部门打了电话,找到了郭秋菊,约她晚上见面。

接到于志歧第一次约会的电话,郭秋菊兴奋得一整天都心不在焉。

与之前和冉欣约会时的随意截然不同,晚上,她精心地梳洗打扮,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粉红色布拉吉,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学校的大门口。

于志歧穿着工作服,远远地便看到了笑容灿烂的郭秋菊。

那一刻,他的身体仿佛被一股莫名的荷尔蒙鼓舞着,不由自主地快步迎了上去。

两人的手自然而然地拉在了一起,郭秋菊满心欢喜,紧紧地握住于志歧的手,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幸福。

就在这时,远处有一个人路过,于志歧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掰开郭秋菊的手,低声说道:“有人!”

两人来到学校围墙的墙角处,于志歧坦率地向郭秋菊讲述了自己家里的详细情况。

郭秋菊听后,温柔地说道:“这都不是问题,我不在乎。”

两人交谈了半个小时后,于志歧说道:“这样吧,我还有几份材料没写完,得回办公室加班,咱们改天再聊。”

郭秋菊有些不舍地说道:“那好吧,明天见?”

“明天?恐怕不行,材料太多了,明天也得加班。这样吧,等我忙完这阵,咱们再约时间。”

又过了几天,厂里组织去海边活动。

于志歧在约会时将此事告诉了郭秋菊,郭秋菊一听,兴奋地说:“我也要去!”

于志歧说道:“那你跟调度说一声,开车去呗。”

“那你呢?”郭秋菊问道。

“我啊,我是收容队的,必须骑自行车去。”

“那我也骑自行车去。”郭秋菊坚定地说。

“山路这么远,你能行吗?”于志歧有些担忧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