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三线情怀 > 第196章 处理5救护车撞树了

三线情怀 第196章 处理5救护车撞树了

作者:于老三333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4:36 来源:小说旗

麻三田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时,刘长明等人正一脸疲惫地候在楼下,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他们正等着安合英从楼上下来。

麻三田顾不上喘口气,脚步匆匆地往楼上赶去。

在病房里,徐志海的父亲正安静地睡着,点滴瓶里的药水一滴一滴有节奏地落下,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麻三田看了一眼老人,心中默默祈祷他能快点好起来,随后转身下楼。

此时,安合英刚好从楼上下来,刘长明赶忙迎上去,递上一个纸袋,温和地说道:“安合英,你肯定饿坏了,这里面有三个包子,先垫垫肚子。”

安合英感激地接过纸袋,上了救护车,坐在副驾驶座上,狼吞虎咽地吃起包子来。

奔波了一天,她确实早已饥肠辘辘。

中午吃饭的时候,段献喝了两杯白酒,此刻酒劲上头,整个人兴奋异常,话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一上车,他就热情地与安合英聊了起来,话语中带着几分酒后的畅快与豪爽。

刘长明经过一天的折腾,早已人困马乏,坐在司机后面的座椅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头随着车辆的颠簸轻轻晃动。

程玉林也抵挡不住困意,直接躺到中间的担架上,呼呼大睡起来,发出轻微的鼾声。

回去的路上,车辆疾驰,速度比来时快了很多。

安合英感受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风,不禁夸赞道:“老段,你车开得真好,又快又稳,跟坐高级轿车似的!”

段献听了,咧嘴一笑,带着几分酒意说道:“哈哈,喝完酒更有精神,这路我熟得很,闭着眼睛都能开。”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安合英也渐渐困了,眼皮越来越沉,尽管还在和段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但不知不觉中,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也进入了梦乡。

车里一片寂静,只有车辆行驶的声音。段献一个人强撑着,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可渐渐地,困意如潮水般向他袭来。

他使劲晃了晃脑袋,试图赶走困意,可眼皮却越来越不听使唤。

当看到草尖岭时,他心中涌起一阵兴奋,想着翻过这座岭就快到了,于是猛踩油门,车辆飞速冲上了坡。

眼前出现了大桥和家属区,段献心中一阵放松,想着一天的辛苦终于要结束了,回到家一定要好好睡上一觉。

他熟练地摘档下坡,就在这时,极度的疲惫让他的眼睛不自觉地闭上了两三秒。

车辆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原来是压到了路上的一个坑。这一颠,刘长明从座位上颠了下来,和程玉林挤在了担架上。

安合英也被颠醒了,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段献在这一瞬间猛地睁开眼,双手紧紧抓住方向盘,可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车辆根本不受控制,向着路边一棵半尺粗的杨树冲了过去。

安合英吓得大叫,声音里充满了恐惧。段献拼命地猛打方向盘,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咣”的一声巨响,车狠狠地撞到了司机前面的保险杠上,巨大的冲击力使得树干直接砸碎了前档玻璃,几根小树枝如利箭般穿入了驾驶室中。

在撞车的瞬间,段献下意识地低下头,幸运的是,小树枝没有划到他的脸,但额头还是被划出了几个口子,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他的胸口也重重地顶到了方向盘上,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刘长明和程玉林反应迅速,在撞上树的瞬间,他们紧紧抓住了救护车后面固定病人的扣子,这才没有受伤。

两人急忙从后门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段献扶了下来。

安合英也从右侧车门下来,她在关键时刻抱头弯腰,只是头撞了一下,动了动身体,感觉并无大碍。

刘长明赶忙帮着程玉林,用随身携带的纱布等简单物品,给段献的头进行包扎。

就在他们包扎的时候,厂里的一辆解放货车从厂的方向驶来。

货车司机看到事故现场,立刻停下车,二话不说,帮忙将他们送到了医院。

纪保田得知情况后,马上安排运输科修理班的同志,将救护车拖回厂里维修。

段献到了医院后,医生对他的脸部、头部进行了仔细认真的检查,发现只是皮肉伤,骨头并无大碍,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医生重新为他处理伤口并包扎好。

段献虽然感觉胸部发紧,但动了几下后,不适感逐渐消失,他便主动提出回家休息。

在市医院打了一天点滴,徐志海的父亲感觉好了很多,便想要回家。

老团长不敢大意,赶忙组织医生进行会诊。

医生们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和检查后,认为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坚决要求他至少再打十天点滴,这样才能确保彻底康复。

中午,厂里突然来了电话,通知徐志海去开会。

徐志海一听,顿时犯了难,一边是生病住院的父亲,一边是重要的工作任务,他实在难以抉择。

麻三田去医院时,看到领导正坐在那里唉声叹气,满脸愁容,便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徐志海将开会的事情告诉了他,麻三田听后,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表态:“领导,您放心去开会,这边有我呢,我一定照顾好伯父!”

徐志海听了,感激地说道:“那好,这几天可就辛苦你了。”

徐志海安排毕边伯先坐吉普回厂整理资料,整理完后从县火车站上车,而他自己则从市火车站出发,两人坐同一趟车前往目的地。

当晚,徐志海在医院陪伴父亲许久,他坐在父亲病床前,轻声安慰着父亲,看着父亲逐渐好转的面容,他的心中满是欣慰。

第二天,徐志海将父亲郑重地交付给麻三田,然后与毕边伯一起坐火车去了北京。

今年的海会,锦东没有大规模参加,只是派了七台车,拉着百余人以及游泳队的同志前往海边。

与往年相比,今年参加纪念活动的队伍少了许多,显得有些冷清。

大家在海边忙碌了半天,完成比赛后便匆匆回厂。

几天后,徐志海从北京回来了。

此时,段献的伤已经好了,救护车也修好了。

他们开着救护车前往市里,顺利接回了徐志海的父亲。

徐志海看着恢复健康的父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满是喜悦。有人用一首诗形容这一切:

疾首蹙额病苦增,求医问药自神通。

病人冶好回家谢,挚友深情友谊生。

灵兽深知谁有用,小蛇懵懂那个红。

南柯一梦云烟过,灾祸濒临地怪惊。

在徐志海父亲去市医院的时候,学校召集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李风顺对自己养的两支小兔喜爱至极,舍不得把它们独自留在家里,于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在书包里,带到了学校。

同学们看到可爱的小兔,都围了过来,喜欢得不得了,争着想要摸一摸、逗一逗。老师看到后,走过来轻声说道:“李风顺,先把小兔收起来吧,我们现在要认真劳动哦。”

李风顺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听话地将小兔收了起来。

劳动时,周山凑到李风顺身边,小声问道:“李风顺,能不能给我一只小兔呀?我太喜欢它们了。”

李风顺连忙摇头拒绝:“不行不行,我家还指望用它们换钱呢。”

周山一听换钱,立刻想起了家里的羊。劳动结束后,

他一回到家,就牵着羊上了山。

羊儿欢快地跑着,到了山上便低头吃草。周山拿起镰刀,准备割些草带回去。

他是左撇子,用这把刀刃向下的镰刀时,总觉得不太顺手,使不上劲。

可能是用力太大了,一个不小心,镰刀竟然划到了右手背,顿时鲜血直流。

周山疼得皱起了眉头,他赶紧捂着右手的伤口,在山坡上焦急地寻找“马粪包”。

马粪包是一种灰褐色的菌,多生长在草地上,它的菌包外面是不规则的菌皮,里面是粉状的粉末,具有止血的功效。

周山找了好一会儿,终于发现了一个大“马粪包”。

他如获至宝,急忙扒开,将菌皮里的粉扑在手背上。

神奇的是,没过一会儿,血就止住了。周山松了一口气,继续割起草来。

羊儿似乎也很享受在山上吃草的时光,总是喜欢往山上跑,一点也不愿意被关在羊圈里,这几天被关在羊圈时,总是不停地叫着,仿佛在抗议。

佟铁山家的压水井这几天不知怎么回事,打出来的水非常浑浊,根本没法用。

他无奈之下,只好到姑娘家去打水。

可到了姑娘家才发现,这里的水也不如从前,有一股怪味。

李春雨得知情况后,赶紧打电话要求水源地的大井多放点白灰,对水进行好好沉淀,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和质量。

潘久德炒完菜后,拿着锄头来到招待所房后。

这里有他精心种的一小片菜园,虽然菜园的面积不大,而且后面的围墙挡住了阳光,导致菜吸收阳光的时间很短,长得也不太好,但潘久德却一直坚持打理。

同志们都劝他别种了,费了半天劲也没什么收获,没多大意思。

可潘久德却不这么想,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点小乐趣,看着这些蔬菜一点点长大,心里就觉得满足。

此时,围墙上面的铁丝网上站着十几只老鼠,它们“吱吱”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开一场热闹的派对。

潘久德看到后,有些生气,他拿起锄头挥了挥,想要把老鼠赶走。

可这些老鼠一点也不怕他,不仅没有跑,反而叫得更欢了,似乎在向他挑衅。

李风顺来到河边,眼睛紧紧地盯着石嘴岩那块立着的大石头。

此时正是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地面上的石头和土地都被晒得干干的,没有一点水分。

可奇怪的是,只有那块立着的大石头上冒着汗,上面布满了许多水珠,就像一个热得直冒汗的人。

李风顺十分好奇,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块石头会“哭”。

他伸出手,轻轻地摸去那些水珠,可没过一会儿,水珠又密密麻麻地冒了出来,怎么也擦不完。

逯贺林家的门口出现了诡异的一幕,一群老鼠静静地站在那里。

逯贺林推着自行车回来,看到这几十只老鼠,心中顿时有些害怕。

他小心翼翼地停下自行车,用脚轻轻打着车蹬子,将自行车立好,然后绕过老鼠群,慢慢地走向仓房门,想要打开门锁。

当他回头准备推车时,却惊恐地发现,几十只老鼠已经爬到了车把、大梁和车座上,它们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仿佛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逯贺林心中直发毛,他吓得向旁边躲去,横着身子慢慢地移动。

每动一下,老鼠们就“吱吱”地叫起来,他一停下来,老鼠的叫声也随之停止。

这种诡异的场景让他更加害怕,最后他也顾不上自行车了,转身拼命跑回了家。

另一边,高文革与刘远胜相约到女儿河里抓鱼。

今天的鱼仿佛发了傻,特别好抓。

他们没费多大劲,就抓到了很多很多的鱼,有大的,也有小的。

大的鱼有手掌那么大,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小的鱼则跟手指头一般大小,在水桶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他俩带去的两只小铁桶很快就装满了。

回到家后,他们把大鱼炖着吃,鲜嫩的鱼肉让人回味无穷;小鱼则用来炸酱,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