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元神觉醒后,我去往了更多位面 > 第130章 陶巧儿:一路功德行13

她还亲自指导工匠们建造房屋,从房屋的布局到地基的夯实,每一个细节她都严格把关。

在她的带领和鼓励下,曾经破败不堪的村庄渐渐有了新的模样,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田间也重新种上了嫩绿的庄稼。

回到京城后,陶巧儿的心中依然牵挂着那些受灾的百姓。她深知,仅仅依靠一次的赈灾行动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救济机制,才能在未来的灾害中更好地保护百姓。

于是,她向雍正提议设立专门的救济机构,储备充足的物资,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雍正对她的提议十分重视,经过一番商讨,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并让她负责筹备事宜。

陶巧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救济机构的筹备工作中。她四处奔走,拜访城中的富商乡绅,劝说他们为救济机构捐款捐物;她招募有经验的医者、擅长管理的人才,为救济机构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团队;她还亲自制定救济机构的章程,从物资的采购、储存到发放,从人员的管理、调配到培训,每一个环节她都考虑得细致入微。

在陶巧儿的不懈努力下,救济机构终于顺利成立。

机构成立当天,陶巧儿站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此后,她时常前往机构查看,关心每一个受助者的情况。

她会亲自询问那些前来领取物资的百姓生活是否还有困难,会与机构里的工作人员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救济工作。随着一桩桩善举的完成,陶巧儿的功德不断积累,她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神魂中的功德之力越来越越浓郁。

而她的眼神中,那慈悲与坚定的光芒愈发深沉,仿佛在诉说着她对苍生无尽的关怀与守护 。

救济机构在陶巧儿的悉心操持下,终于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但她那颗悲悯天下的心,从未有过片刻停歇。近日,听闻西北边境常年饱受干旱之苦,土地干裂得如龟甲般满是缝隙,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百姓们在这恶劣的环境下艰难度日,食不果腹,甚至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时常爆发饥民暴乱。

得知这一消息后,陶巧儿心里又觉不安,当即决定亲自前往西北,探寻解决之法。

陶巧儿来到养心殿向雍正辞行。此时的养心殿内,气氛有些凝重。雍正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个一心只为苍生的女子,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西北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异常,你此去千万要保重自己。”雍正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与叮嘱。

陶巧儿微微欠身,恭敬又坚定地回应道:“皇上放心,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与百姓所托。”

雍正虽满心不赞同她孤身涉险,但也深知她那执拗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便难以更改,只能暗自加派人手,沿途暗中保护她的周全。

历经多日的长途跋涉,陶巧儿终于抵达了西北边境。

眼前的景象让她触目惊心,干裂的土地一望无际,一道道裂痕仿佛是大地痛苦的伤口。

百姓们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她没有片刻耽搁,首先来到当地官府,与官员们商讨抗旱之策。

然而,官员们一见到她,便纷纷大倒苦水。有的官员皱着眉头抱怨道:“这水源远在百里之外,引渠工程浩大,耗费人力物力不说,还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

还有的官员无奈地摇头:“百姓们被这旱灾折磨得没了精气神,消极怠工,根本不愿配合。”

陶巧儿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诉苦,神色平静却又充满力量地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为了寻找水源,陶巧儿不顾烈日的炙烤,施展灵力,以神念感知地下水流。

她每日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奔波在西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骄阳似火,晒得她皮肤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烈日迅速烘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

但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就这样一连数日,终于,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谷中,她感应到了地下深处那若有若无的水流波动。陶巧儿欣喜若狂,疲惫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她立刻返回城镇,组织百姓前往挖渠。起初,百姓们对这个外来的女子半信半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凭她,能引来水?”“别是哄咱们白干活儿吧。”面对这些质疑,陶巧儿没有过多解释,而是亲自扛起锄头,站在队伍的最前列,用力地挥舞着锄头,一锄一锄地刨开坚硬的土地。

百姓们看到她这般干劲十足,深受鼓舞,也纷纷拿起工具,加入到挖渠的队伍中。

挖渠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当挖到一处坚硬的岩石层时,锄头砸在上面只留下浅浅的痕迹,进展十分缓慢。

而且,随着挖掘的深入,水源的方向也变得难以确定,众人心中又开始泛起了嘀咕。

但陶巧儿却始终坚定,她运用灵力,仔细地感知着地下水流的走向,指引着挖掘的方向。

同时,她还不断地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水源就在不远处了!”在她的努力与坚持下,一道道障碍被逐一破除。

终于,随着一声欢呼:“水来了!”清澈的水流顺着挖好的渠道,奔腾着涌入干裂的土地。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地,向着陶巧儿感恩叩拜。

但陶巧儿并未就此满足,她深知,要彻底解决干旱问题,还需要从长计议。

于是,她四处查阅古籍,请教有经验的老农,学习种植耐旱作物的方法。她亲自在田间地头示范,指导百姓播种、养护。

同时,她还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帮助百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西北的日子里,陶巧儿不仅关注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时常深入民间,了解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