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元神觉醒后,我去往了更多位面 > 第159章 陶巧儿:一路功德行42

弘历登基后,与陶巧儿携手治理国家,开启了一段繁华盛世。

每天清晨,弘历在乾清宫批阅奏折,陶巧儿时常陪伴在侧,为他出谋划策。

她凭借着多年慈善积累的民间洞察,总能给出独到见解,助弘历做出利民决策。遇到棘手难题,两人会一起探讨,直至找出最佳方案。

待政务稍歇,弘历和陶巧儿便会前往上书房看望孩子们。启睿和嘉瑶自幼接受顶尖教育,饱读诗书、精通骑射。

启睿展现出对治国理政的浓厚兴趣,弘历便耐心教导他如何分析朝政、用人之道;嘉瑶才情出众,桃巧儿教她琴棋书画,还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期望她成为才德兼备的公主。

随着年岁渐长,启睿愈发成熟稳重。一次边疆叛乱,朝中大臣对于出兵策略争论不休,启睿在旁聆听后,提出了结合安抚与军事打击的计划,有理有据,令大臣们刮目相看。

弘历欣慰不已,此后开始让他参与更多政务讨论,锻炼其治国能力。

嘉瑶也出落得亭亭玉立,不仅琴艺精湛,还心怀悲悯。她常跟随陶巧儿出宫,探访民间疾苦,为贫困百姓送去物资。

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召集京城贵妇为慈善事业募捐,在民间威望颇高。

到了婚嫁年龄,嘉瑶的驸马人选备受关注。最终,她与一位青年才俊喜结连理。

婚礼当日,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婚后,嘉瑶与驸马琴瑟和鸣,还时常回宫看望父母,分享生活点滴。

启睿成年后,顺利举行了冠礼。他在朝堂上逐渐崭露头角,处理政务得心应手,深得大臣们的拥护和百姓的爱戴。

在他的协助下,弘历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大清国力达到了新的巅峰。

……

陶巧儿坐在窗边,望着窗外那片宁静的花园,思绪却飘回到了那次惊心动魄的救灾经历。

那是个旱灾肆虐的时节,大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那时陶巧儿,看到呈上来的灾情奏折,眉头紧锁,心急如焚,当即决定前往灾区。

抵达灾区后,陶巧儿看到百姓们饱受干旱折磨,孩子们瘦骨嶙峋,老人虚弱地瘫坐在地,她的眼眶瞬间湿润,悲悯之情在心底翻涌。没有丝毫犹豫,她决定动用灵力降雨救灾。

起初,陶巧儿只是尝试性地调动灵力,可旱灾太过严重,普通的灵力根本无济于事。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陶巧儿咬咬牙,决定释放出远超筑基期的强大灵力。

随着灵力的涌动,天空中乌云开始聚集,陶巧儿只觉身体里的力量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涌出,周围的空气都因她的灵力而微微震颤。

在她全力施展灵力的过程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模糊起来,她的意识也渐渐有些恍惚,满心只有降雨救民这一个念头。

终于,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在雨中跪地感恩。可就在这欢庆的时刻,陶巧儿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

当她回过神来,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她下意识地想要呼唤空间里的小白,却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与空间建立联系,脑海中再也没有小白那活泼的回应。

陶巧儿回过神,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虽然时过境迁,可那种突然失去联系的茫然与失落,依旧刻骨铭心 。

自那之后,陶巧儿像是变了一个人。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夜空发呆,她感觉又有了上个世界那种孤寂感。

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想着就算不能把小白带出来,最起码他和小白还能联系上也不算孤单。

后来连小白都联系不上了,又是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做任务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感觉到有些孤单。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知道该如何排解心中的烦闷。

直到有一天,她走出宫门,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些受灾百姓的面容。

她意识到,虽然联系不上空间和小白,但她还有能力为百姓做些什么。于是,陶巧儿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慈善与功德之事中。

她频繁地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民间的每一个角落。在偏远的山村里,她为那些贫困的孩子建立学堂,亲自挑选学识渊博的先生,让孩子们有机会读书识字,改变命运。

看着孩子们捧着书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陶巧儿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遇到遭受天灾的地区,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带领着救灾队伍,分发粮食、药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粒粮食都无比珍贵,每一份药品都可能拯救一条生命。

陶巧儿亲自监督物资的分配,确保每一个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帮助。她与百姓们一起劳作,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

在往昔的诸多小世界里,陶巧儿时常慵懒度日,生活惬意得如同春日里随风飘荡的柳絮,轻松自在。

她仿若一位置身事外的看客,以旁观者的姿态,悠然地欣赏着小世界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享受着那份闲适与宁静,却从未真正深入其中。

然而,来到这个小世界后,一切悄然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失去与空间和小白的联系后,(后面做完这个任务,是会回到她自己的神魂空间的))陶巧儿被迫直面这个真实且充满烟火气的世界。

起初,她沉浸在失落与迷茫之中,心中的空洞让她无所适从。但当她投身于救助百姓的事业,亲眼目睹那一双双在苦难中充满渴望的眼睛,亲手触摸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时,她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那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陶巧儿前往一个偏远的村庄发放过冬物资。当她走进一间破旧的茅屋,看到一位老妇人正蜷缩在角落里,身上盖着一条破旧不堪的棉被,冻得瑟瑟发抖。

陶巧儿的心猛地一揪,她急忙上前,将手中的厚棉衣轻轻披在老妇人身上。

老妇人满是褶皱的脸上,缓缓滑下两行热泪,她颤抖着双手,紧紧握住陶巧儿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语。

那一刻,陶巧儿清晰地感受到老夫人手心的温度,那是一种真实而又滚烫的温度,直抵她的内心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