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55章 反杀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第55章 反杀

作者:昶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09 来源:小说旗

杨元嗣说道:“要是现在投降,还能留你一命。”

贾斌挥舞着手中的长枪,“今天的事情难以善了,都是你逼我的。”

杨元嗣的侍卫也全部抽出腰刀来,刘十三说道:“从来了登州还没开荤,火光照着清楚,正好厮杀。”

赵纬纶虽然表面上镇定,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要是这刘十三没有他吹嘘的那么厉害的话,自己今天恐怕就要到海里喂鱼了。

刘十三可不是说嘴,他第一个跳上前去,对面一个狱卒举枪来拦。

他让过枪尖,左右抓住枪杆用力将狱卒拉到自己怀里,右手腰刀抡圆了,只一刀就将敌人脑袋砍在了地上。

元嗣的侍卫们内里都穿着了锁甲,如狼似虎一般扑向狱卒们。

贾斌本来是有备而来,他们虽然杀过人,可没有上过阵,狱卒们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

可真当那些野兽一样的侍卫们杀上来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应付不来。

杨元嗣刀还没有出鞘,侍卫们已经将狱卒砍倒了三十多个。

茅屋还在燃烧,照的海滩上如同白昼。

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和哀嚎声,可贾斌却高兴不起来,他剩下的只有恐惧。

贾斌看着地上滚落的头颅,终于支持不住,他将手里的长枪一扔,就准备转身往回跑。

其他狱卒也将枪扔在了地上,举手下跪,就地投降。

狱卒们还是有理性的,这是沙门岛,又能跑到哪里呢?

所以贾斌的身影在海滩上就显得十分孤独,他跑的姿势显的十分滑稽。

要是比跑步,杨元嗣看到过的人里面除了黄银石就没有能胜过刘十三的。

刘十三提着腰刀就像一头在旷野中奔跑的骡子,不到片刻就追上了贾斌。

以后很长时间这个画面都映在赵纬纶的脑海中。

刘十三从后面飞了起来,腰刀在月光下划过一道优美曲线。

贾彬的头颅飞了起来,身体却还往前跑了七八步才倒下。

刘十三右手收刀,左刚好接住掉下来的头颅,渊渟岳峙,一派宗师风范。

赵纬纶从此认定刘十三是元嗣军中第一高手,即使玉皇大帝来了他也是第一高手。

剩余的狱卒看到刘十三满身是血,提着贾斌的头颅站在那里仿佛一尊杀神。

他们早就吓破了胆,站在原地战战兢兢,只求饶命。

牟里正看见火起,急忙带了人来救火,不少村民看到这个场面吐了一地。

牟大勇脸色蜡黄,问道:“官人,这是为何?这是为何……”

赵纬纶换了一身衣服,又恢复了几分参军的气势。

“黄斌这贼子这些年做的恶事我想大家也有耳闻,今天竟然想谋害提举大人,实属罪有应得,还指望大家做个见证。”

牟大勇眼看现场这个场面,赶忙说道:“一切都凭提举做主。”

赵纬纶当场就拿出纸笔,给这些人做了证词。

刘十三将剩下的军卒都用绳子捆了起来,押到牢城下关在石牢里。

赵纬纶对于剩下的狱卒们也熟悉的很,又挑了几个让刘十三捆了起来一起下牢。

这家伙的精力也异于常人,连夜将文书写好封齐。

第二天牢里的犯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奔走相告。

杨元嗣将所有的人都召集起来,赵纬纶按照杨元嗣的吩咐,将贾斌的原有政策全部推翻。

剩下的那些老实持重的狱卒继续看守。

狱卒们还要出去种菜耕种,不过饭食管饱,表现出色的甚至还可以拿到饷银。

以后再也不允许虐待任何犯人,如果有不守纪律的犯人再重罚。

囚犯们听了以后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举手排额,最后都跪在地上感谢杨元嗣再生父母。

杨元嗣将十个侍卫都放在岛上,跟着赵纬纶维持维持好牢城营的秩序。

他和刘十三坐船返回登州,呼延庆听了岛上发生的事情也啧啧称奇。

王虞侯细声细气的说道:“这事情要跟王知州过一下,恐怕要经过通判和提点刑狱司,这样才万无一失。”

杨元嗣对着王虞侯作了一个揖,还没等他开口道谢。

这王虞侯就带着一股香风扑了过来,迅雷不及掩耳抓住了他的手。

元嗣吃了一惊,要是他手里有把刀子,这一下自己是无论如何是躲不开的。

他急忙抽回手,说道:“感谢虞侯提醒。”就拉着刘十三急匆匆的走出了衙门。

刘十三笑道:“阿哥实在是太俊俏了,这兔儿都把持不住。”

杨元嗣踢了他一脚,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知州府衙。

王知州看了文书,沉吟道:“这秦斌的作为,我也曾听闻,不过这事关重大,需要京东路提点刑狱司过问才行。”

他将州里的通判叫了过来,通判又问了杨元嗣一些细节,将那文书接了过来,仔细看了。

然后问道:“这文书何人所写,端的厉害。”

元嗣笑道:“此是我一个门客所为,通判觉得我求之事能否可行?”

那通判也是个乖觉的人,摸着文书道:“别人不可,蔡太师一言可定。”

杨元嗣心中了然。

这边杨元嗣正在府中和王知州闲话,突然有公文传来,说是给杨提举的。

杨元嗣拆开一看,确实是枢密院的公文,要求他提供三百匹战马,随行还有一封加了火漆的童贯亲笔信。

王师中人老成精,知道元嗣不好当着他的面看信,找了个借口走了,元嗣一看也起身告辞。

等回到玲珑镇一看,到处是繁忙的景象。

田里农夫正忙着麦收,羊望庄的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地基全是岩石所筑,黄金石亲自监工。

元嗣回到镇上自己的房间,打开信看了起来。

原来是大宋西军最近跟西夏战事吃紧,战马损失比较大。

几次向着汴京郊区的马场索取马匹未果,童贯只能找他想办法。

这批军马是枢密院主管马政的第一批军马,童贯嘱咐他务必要办好。

杨元嗣知道事不宜迟,立马命令刘十三亲自回一趟金城。

这次他不光要运送马匹回来,还要带来五百飞骑,因为这边的人手实在是不够用了。

只是这么大规模的运输肯定要找呼延庆的平海军借船。

呼延庆听了倒是没有丝毫犹豫,他一共有大海船十艘,这次听说了要运送的人马,直接派出了四艘出海。

这四艘船上都有上次去金县的水手领航,这条航线应该是问题不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