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 第四十一章 老太太满载而归?运输愁煞人!

赵淑芬脚下一顿,被角落那个不起眼的摊位吸引。

油纸包着几样东西,形状透着股不同寻常的规整。一个念头闪过,她走了过去。

摊主瘦小,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神闪烁。

他看了赵淑芬一眼,语气漫不经心:“哦,这个啊,就是些旧东西。”

赵淑芬没说话,只是盯着他。

瘦小男人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慢腾腾揭开一个油纸包的一角。

赵淑芬心头一跳。

金属质感的夹子,带着精密刻度,像某种工具。形状和精细程度,远超内地常见货。这东西,看着是拆装精密电子元件的。

她立刻想到赵大刚。儿子维修铺缺趁手工具,很多精细活儿干不了。前世听大刚抱怨,进口机器螺丝小,零件刁钻,没专用工具没法修。

“这是……专业的维修工具?”赵淑芬问。

瘦小男人见她认出来,眼神变了,多了几分警惕:“您识货啊?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国外来的,专门修进口电器。一套不好弄。”

赵淑芬心里激动,表面不动声色:“哦?能看看吗?”

男人犹豫,还是完全打开了油纸包,一套工具露出来:各种螺丝刀头、镊子、剥线钳,还有几个奇特夹具,整齐镶嵌在简易盒子里。有些年头,但保养得不错。

“这东西怎么卖?”赵淑芬问。

男人伸出五个手指:“五十!”

五十块!

八十年代,普通工人一个多月工资!赵淑芬知道这套工具的价值,它能极大提升大刚铺子的技术水平,承接以前不敢接的活儿,收益远不止五十块。

她没立刻还价,仔细检查了工具完整性和磨损。

她指着一个像校准或测试的小设备:“这个也能用吗?”

男人没想到她还懂这个,眼神再次闪烁:“能用能用,就是……可能需要调试一下。”

赵淑芬心里有数了。

这套工具可能来自倒闭维修点或走私货,男人自己未必懂全。

“这样吧,”赵淑芬开口,“大爷,您这套工具不错,但五十块太贵。这东西没技术的买回去用不上,您放这儿也不好出手。我家孩子干这行,这套工具对我们有用。三十块,您给我。咱们有缘分。”

她直接砍了近一半,点出东西的局限性,男人意识到潜在买家少。

瘦小男人没想到她这么干脆,砍价这么狠!他纠结片刻,这套工具确实不起眼,放了很久没人问津,这老太太看着不好糊弄。

“三十……太少了吧?”男人挣扎。

“不少了,大爷,想想,放这儿占地方。三十块,立刻到手,何乐不为?”赵淑芬语气温和但坚定。

最终,瘦小男人咬咬牙:“行,三十就三十!您拿走!”

赵淑芬心里一喜,拿出三十块钱递给他,小心收好工具。意外之喜,这套工具对大刚比什么都重要!

带着这份额外收获,赵淑芬心满意足离开电子一条街。她没再耽搁,直接回了旅馆。

推开小旅馆房间门,赵淑芬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脸上表情复杂。

房间不大,床、桌子、椅子,剩下勉强过人的空间。现在,地面、床上、桌子上,堆满大小包裹。服装档口打好包的纸箱编织袋,鼓鼓囊囊压得床矮了一截;零散采购的电器配件小电器,布袋油纸包着,小心放在角落。

她一件件清点,核对账本清单。看着这些即将变成红星市“稀罕货”“利润”的商品,成就感如潮水涌来,几乎将她淹没。这趟南下,找到优质货源,开阔眼界,学了门道,为儿子事业找到增长点技术支持。

然而,喜悦没持续多久,一个更现实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

这么多货,怎么运回去?

红星市在北,广州在南,千里迢迢。八十年代物流落后。邮局太贵,限制多,容易丢损。铁路托运手续繁琐,对个人限制多,速度慢,鱼龙混杂,丢货损坏常有。她这些可是宝贝,万一闪失损失大。自己雇货车?天方夜谭,价格高昂难找靠谱司机。分批自己带火车?得来回跑多少趟?时间和精力耗不起,每次量有限。

赵淑芬坐在床边,看着满屋货,眉头紧锁。

来广州前,满心找货谈价,运输问题想过,总觉得到时候有办法。现在货到手,“办法”却模糊困难。

她决定立刻打听,先找旅馆老板娘,老板娘热心肠,在这边住了不少年。

“老板娘,我想问问,我这些货,想运回北方老家,有什么门路吗?”赵淑芬递过去一支烟。

老板娘接过烟,叹气:“运货回北方?那可难咯。邮局太贵,火车托运不保险。好多人找跑长途私人车,或者那种帮人捎货的。不过那些人啊,没个准信儿,说不定半路给你扔了,或者漫天要价。”

她说了几个“黄牛”名字大致活动范围,语气里都是不建议,风险太高。

赵淑芬又去了服装批发市场,找到陈嫂。陈嫂在作坊忙活,见她来,热情招呼。

“陈嫂,我货都买好了,现在犯愁怎么运回去呢。您这边时间长,有没有认识跑长途运货的?”赵淑芬开门见山。

陈嫂一听,手里的活儿停了一下。她叹口气:“运货回北方?那可难咯…这边的车,大多运大宗货,你这点散货,人家不一定拉,拉了也贵,还不保险。”

她搓了搓手,说:“我们厂里有时发货去北方大城市,红星市那样的地方很少。这样吧,我帮你问问管运输的,看有没有认识的个体司机,或者顺路捎点。”

赵淑芬心里暖了一下,但她知道,靠人捎带终究不是办法,量也有限。

接下来的两天,她像无头苍蝇一样,问遍了能问的人。服装档口老板、电器摊熟人、甚至路边揽活儿的司机。

有人说火车站旁有专门拉货的“信息部”,鱼龙混杂。

有人说码头有船运,但慢得要命。更多的人直接告诉她,她这种小散户,只能撞大运找私人车。

希望像肥皂泡一样,一个接一个破灭。

她站在旅馆房间门口,看着堆满屋子的“宝贝”,心沉到了谷底。这趟算是白跑了吗?不,绝不!她咬紧牙,脑子里飞快转着。

一定还有别的路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