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小心翼翼揭开一个木板加固的箱子,里面塞满了用泡沫和纸板精心保护的小盒子和袋子。
他拿起一个透明塑料盒,里面装着一块黑色的方块,集成电路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做工精细。
“妈!这…这是进口的集成块!”大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只在教科书和少数进口设备的图纸上见过这东西。
“还有这些!高频电容、精密电阻…这些都是修进口电视机、录音机最缺的!”他快速翻动着箱子里的配件,双手都有些哆嗦。
赵淑芬见儿子这副模样,心里也高兴,面上却依旧沉稳:“都是些好东西,能派上大用场。大刚,这些你先仔细收好,我有数。”她转向女儿和儿媳,“行了,配件先放着。小丽,李娟,咱们把这堆衣服赶紧整理出来,今晚就得把店面弄好!”
李娟一听,也顾不上看那些稀奇古怪的电子零件了,跟着小丽一起扑向那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服装。
赵大刚虽然对那些电子配件爱不释手,但看媳妇和妹妹都开始忙活,也赶紧搭把手,将剩下的箱子和包裹往院子里搬。
夜幕降临,赵家的小院和紧邻着的“小丽时装店”却灯火通明。煤油灯和电灯泡的光亮交织,映照着忙碌的身影。
赵淑芬指挥着,大刚和李娟帮着搬运、整理。
小丽则兴奋地一件件打开包裹,将那些带着南方气息的新潮服装抖开。
“哎呀!妈,这条裙子太漂亮了!”小丽拿起一条杏黄色的雪纺连衣裙,轻柔的面料在她手中滑过。
“还有这条喇叭裤!这个颜色真好看!”
赵淑芬从屋里找出熨斗,拿来一块干净的布,亲手示范如何熨烫这些娇贵的面料:“这些衣服,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叠着卖。得熨!熨得平平整整,挂起来,让顾客一眼就看到它的样子。熨完就挂到衣架上,咱们这次买了新的衣架,都用起来。”
店铺里的旧货架被搬到了角落,腾出了大片空间。
赵大刚和李娟按照赵淑芬的要求,用木板和竹竿搭起了简易的展示架,又在墙上钉了钉子,用来挂衣服。
赵淑芬甚至找来几块从广州带回来的亮色布料,将店铺的墙壁和货架简单装饰了一下,整个店面看起来明亮又新颖。
最引人注目的是赵淑芬特意买回来的几个塑料模特。
当那些新潮的连衣裙、垫肩外套、喇叭裤被穿在模特身上时,效果立刻不同。它们立体地展示了服装的版型和穿着效果,这是红星市其他服装店从未有过的。
“妈,这些模特真洋气!”小丽一边忙着熨烫衣服,一边感叹。她看着穿上新衣服的模特,仿佛看到了自己。
“那是当然,做生意得讲究方式方法。”赵淑芬一边熨烫着一件花衬衫,一边继续,“咱们的货是稀罕,但也要让顾客觉得它值那个价。怎么让人觉得值?除了质量好,款式新,还得让她们看到穿在身上的效果,激发她们想买的**。”
一直忙碌到深夜,小小的店铺终于焕然一新。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服装琳琅满目地挂满了货架和墙壁,模特们“站”在最显眼的位置。
灯光下,雪纺、乔其纱、的确良等面料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市面上常见的粗布、卡其布形成了鲜明对比。
看着眼前这一切,小丽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
赵淑芬看着忙碌了一晚上的儿女和儿媳,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满意。她拿起一个笔记本,开始和小丽商量定价。
“这些货都是从南方大老远运回来的,成本肯定比本地货高。而且款式新,市场上没有,物以稀为贵。咱们不能卖得太便宜。”
她根据每件衣服的进货价、运费、损耗以及市场的稀缺程度,给出了一个定价区间。
“像这条雪纺连衣裙,进价不低,加上运费,咱们定五十块钱一条。喇叭裤,根据面料和款式不同,二十到三十五不等。衬衫也差不多这个范围。这些是咱们的主打款,利润要高一些。”
“五十块钱?!”小丽倒吸一口凉气,“妈,这太贵了吧!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多块钱啊!隔壁张婶家一个月伙食费都不到五十!谁能买得起啊?”
赵淑芬敲了敲桌子:“傻闺女,买衣服的可不是只有工人。市里那些单位的干部、学校的老师、做点小生意的人,他们手里都有闲钱,就缺能买到好东西的地方。你摸摸这料子,”她拿起那条雪纺裙,递到小丽手里,“再看看这做工,是街边摊能比的?咱们卖的是稀缺,是时尚,是别人没有的东西。有钱人买的是面子,是潮流,不是只看价格。”
“而且,咱们也不是所有衣服都卖这么贵。有些普通款式的衬衫、T恤,可以定得亲民一些,用来引流。但主打款,就得立住价。”赵淑芬又补充,“记住,咱们卖的不是普通衣服,是‘广州货’,是‘最新款’,是‘独一份’。要让顾客觉得,能穿上咱们家的衣服,是有本事、有品位!”
小丽听得一愣一愣的,手里的雪纺裙轻飘飘的,却又觉得沉甸甸。五十块钱一条裙子,她还是觉得像天方夜谭,但母亲的话,又让她觉得那些漂亮的衣服确实值这个价。
第二天一早,“小丽时装店”门口就聚集了不少人。昨天那辆大货车拉来的“宝贝”已经成了红星市街头巷尾最新的谈资。
王大妈更是早早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离赵家时装店最近的墙根下,翘着二郎腿,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她心里认定了,赵家老太太就是瞎折腾。
“哎呀,老赵家的店开张了啊?这挂的都是啥呀?花里胡哨的!”王大妈阴阳怪气地冲着店门口喊了一嗓子,又对身边几个婆子撇嘴,“等着瞧吧,不出三天就得关门大吉,到时候这些‘洋垃圾’都没人收!”
赵淑芬没搭理她,她正和小丽叮嘱最后的细节:“小丽,记着我昨天跟你说的,别怕报价,要有底气。态度要好,但不能显得急着卖。有人问,你就说是托人在广州专门定制的,就这一批,卖完就没了。”
小丽点点头,紧张又兴奋。
随着店铺的卷帘门“哗啦啦”完全拉起,里面的景象彻底展现在大家眼前。
“我的天!”
“这…这是衣服吗?这么好看!”
“跟电影里的洋人穿的一样!”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惊呼。那些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服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时尚气息。
小丽按照母亲的吩咐,叫来了几个平日里关系还不错的年轻姑娘,让她们先试穿几件,充当活广告。
其中一个叫小芳的姑娘,胆子大些,拿起一条靛蓝色的喇叭裤。
片刻后,她从临时用布帘隔出的小空间里走出来,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这裤子……也太招摇了吧!”一个婶子捂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