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八零:别惹我这护犊子老太太 > 第五十章 王厂长再登门,万元高薪挖墙脚!

“赵大妈,在家?王厂长又来了!”

门口炸开邻居老张头的大嗓门。

赵淑芬坐在院中择芹菜,指尖的动作丝毫未乱。

“在呢老张,劳驾您给领进来。”赵淑芬扬声应了,心如止水。

片刻,王建国那张堆着三分笑意、藏着七分算计的脸,探进了院门。他一手两瓶好酒,身后跟着个捧点心匣子的年轻跟班。

“哎哟,赵大妈,您这小院可真是清净雅致!”王建国跨进院子,脚步带着一股热乎气,“上次跟您一席话,茅塞顿开。这不,厂里事儿稍微清闲了些,我赶紧过来再聆听您的高见。”

赵淑芬搁下手里的菜叶,在围裙上揩了揩手,面无波澜地起身:“王厂长太客气。一个老婆子,能有什么高见?瞎忙活,混口饭罢了。”

她眼神都没往那些礼品上瞟,只伸手指了指院里的石凳:“坐。”

王建国也不着恼,示意年轻人把东西放下,自顾自拣了个石凳坐定。他的视线不着痕跡地滑过院角堆着的一些用牛皮纸细致打包的箱子,箱子上隐约有外地货运的戳印。

“赵大妈,过谦了不是?”王建国两手在膝盖上摩挲着,“您家小丽那服装店,如今在红星市可是独一份!那些新潮的款式,别说咱们厂的设计员,就是上海画报上的都比不了!还有大刚的电器铺,专修‘洋玩意儿’,这手艺,这门路,可不是谁都有的。”

他身子微微前倾,嗓门也压低几分:“上次我提的合作,大妈您琢磨得如何?我们红星服装厂,老字号,机器设备都是现成的,工人个个是熟手。只要您肯把手里的货源,哪怕只是几款设计图样,拿出来一部分,咱们两家并一家,我保准不出半年,生意做到省里去!”

赵淑芬给自己倾了半杯凉白开,慢悠悠地呷了一口:“王厂长,这事儿太大,我老婆子一个人可不敢应承。家里的孩子们,也得听听他们的意思。再说,厂子那么大摊子,规矩也多,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怕是水土不服。”

“哎,您这话说的!”王建国大腿一拍,差点从石凳上弹起来,“赵大妈,您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您只要点个头,剩下的都交给我来办!厂里直接给您聘书,高级顾问!一年,这个数!”他伸出一根指头,比了个“一”,“一万块!这还不算年底分红!您要是愿意出独家款式或者供货渠道,咱们还能细谈利润分成,甚至给您厂里的干股!让您也当一回咱们国营大厂的‘东家’!”

一年一万块。

这数字像块烧红的烙铁,足以烫平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的所有犹豫。

赵淑芬端着搪瓷缸子,水面平静无波。她见过太多这种“盛情”,国营大厂想借个体户的灵活渠道和独到眼光,空手套白狼。

“王厂长,您这份厚爱,我心领了。”赵淑芬将水杯轻轻搁在石桌上,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子棉里藏针的硬气,“一万块确实不少。可我这人啊,天生劳碌命,就喜欢把嚼谷的权力攥在自个儿手里。给旁人做事,哪怕是当顾问,拿高薪,终究是仰人鼻息。我现在是累些,可赚的每一个子儿都干干净净,花得踏实,睡得安稳。”

她稍作停顿,目光迎向王建国那双闪烁不定的眼睛:“至于合作,厂子大,庙门也高,我们这些个体户散漫惯了,怕是融不进去,也搅不起那池水。王厂长,您厂里那些设备,那些老师傅,可都是宝贝。依我看,您不如派几个得力的人,亲自南下几趟,去那些开放的城市走走看看。眼下的政策这么好,机会遍地都是,肯定比跟我这老婆子磨嘴皮子强得多。”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他预想过赵淑芬会推诿,会讨价还价,却没料到她拒绝得如此干脆,滴水不漏,甚至反过来给他“支招”。

“赵大妈,您……您不再合计合计?”他有些不甘心,身体微微向后靠了靠,似乎想拉开一点距离重新审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您想过没有,单打独斗,风浪也大。有厂子在后面给您撑着腰,许多麻烦事儿,不就好办多了?”

赵淑芬听出了他话里的潜台词,无非是暗示来自工商税务的“关照”,或是同行眼红使绊子。

“风险?做什么营生没风险?”赵淑芬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根本不存在的浮沫,“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至于撑腰……我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明白一个理儿: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世上,最靠得住的,还是自个儿。”

她抬眼目光平静,却让王建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王厂长,您今天也别白跑一趟。您要是真有心盘活厂子,不如这样,咱们可以试试另一种法子,叫‘代销’。您厂里要是生产出什么市面上紧俏的新鲜玩意儿,或者有什么积压的老库存,可以先拿一部分,放到我那几个铺子里试试水。卖得动,您再扩大生产;卖不动,也亏不了多少。这算是互通有无,各取所需,不伤筋不动骨,您看如何?”

这番话,如同一颗精心投下的石子,在王建国心中激起一圈涟漪。代销?这老太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听起来似乎没那么直接,但总比一竿子打死强。而且,通过代销,或许能更近距离地观察到赵家的运作模式,甚至顺藤摸瓜,找到她那些神秘的货源渠道。

王建国眼珠转了转,脸上的僵硬迅速被一抹活络的笑容取代:“代销……这个提议,倒不失为一个法子!具体章程,比如如何选品,利润如何分配,咱们是不是可以再细细商议?”

“不急,不急。”赵淑芬摆了摆手,端起茶杯,示意送客,“王厂长,您先回厂里,跟大伙儿合计合计,看看厂里有没有什么适合拿出来代销的产品。等您有了准主意,再来找我不迟。我这边,也得赶紧筹备下一趟南下了,家里的货快见底了。”

她特意加重了“下一趟南下”几个字,既是点明自家生意兴隆,不愁销路,也是在敲打王建国:她的门路是活水,不是一锤子买卖。

王建国见赵淑芬态度已决,知道今日再多费唇舌也无益处,只能带着几分盘算起身。

“那……赵大妈,我就先告辞了。代销的事,我会尽快给您答复。”

年轻人连忙拎起酒和点心,快步跟上。

送走王建国,赵淑芬脸上拢上一抹凝重。这王建国,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

王建国前脚刚走没两天,市面上关于赵家的风言风语,嗡嗡地冒了出来。

起初还只是在一些背街暗巷里窃窃私语,很快,便有鼻子有眼地传遍了几个大市场。

“听说了吗?赵家那个小丽时装店,卖的都是南方来的走私货,不正经!”

“可不是!还有大刚电器铺,那些稀罕零件,都是从报废的洋垃圾上拆下来的,用不了几天就得坏!”

更有人添油加醋,矛头直指赵淑芬本人:“赵老太婆年轻时候就克夫,现在发家了,指不定家里风水有什么邪乎的,谁沾上谁倒霉!”

这些话,专门往人的忌讳和恐惧上扎。在迷信思想尚有市场的八十年代,一句“克夫”、“风水不好”,足以让许多人家敬而远之。

往日里门庭若市的小丽时装店,这两天明显感觉到来往的顾客眼神躲闪,甚至有人走到门口,听旁人议论几句,便又匆匆离去。

“妈!您听说了吗?外面那些混账话,越传越难听!”小丽一跺脚,眼圈都红了,冲进院子就朝赵淑芬喊,“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们本本分分做生意,招谁惹谁了?!”

大刚也是一脸铁青,拳头攥得咯咯响:“妈,这肯定是那些眼红的同行干的!特别是老张家对门那个修家电的老李头,上次就旁敲侧击打探我的货源,我没松口,他八成是记恨上了!”

李娟站在一旁,嘴唇紧抿,忧色忡忡。

赵淑芬依旧坐在院中,手里拿着块抹布,正不紧不慢地擦拭着一张旧藤椅的扶手。阳光透过葡萄藤叶的缝隙,在她布满风霜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慌什么?”赵淑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镇定,“天塌不下来。大刚,你去街上转转,听听这些话都是从哪些人的嘴里传出来的,重点是最初是从哪里起的头。小丽,把咱们所有进货的单子、凭证,都给我仔仔细细整理出来,一式三份,封好。”

她放下抹布,拍了拍手:“他们想泼脏水,也得看看咱们赵家,是不是那么容易被淹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