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战地老兵李卫国的越战回忆录 > 第43章 烽火桃花源?军民鱼水情的另一面

在医院养伤的那段日子,除了听小喇叭这些前线下来的伤兵们讲各种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关于军民关系的议论。

咱们解放军,打从红军那会儿起,就最讲究群众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真是刻在每个士兵骨子里的。尤其是出国作战,上级更是三令五申,严禁骚扰百姓,严禁拿群众一针一线,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帮助越南人民……

说实话,大部分弟兄,都是自觉遵守这些纪律的。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老百姓不容易。刚进入越南那会儿,看到那些村寨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越南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心里头也确实挺同情的。很多部队在经过村庄或者临时驻扎的时候,都会主动帮着老百姓挑水、扫地、看病,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压缩饼干和罐头分给那些饿得皮包骨头的小孩。

一开始,有些越南老百姓对我军还是比较友好的。毕竟,在抗法、抗美战争那会儿,咱们国家没少援助他们,很多越南人心里还是念着这份旧情的。有些懂一点中文的老人,会主动给我们带路,或者告诉我们哪里有水源,哪里可能有地雷。有些村寨,甚至会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米或者鸡,来慰劳我们。

我记得,在打巴丹渡口之前,我们连队穿插路过一个瑶族山寨。寨子很穷,但很淳朴。看到我们这些大兵,村民们虽然有些害怕,但并没有敌意。我们连长张海峰就命令部队在寨子外围休息,不准进寨惊扰百姓。只有一个懂点医术的卫生员,带着药品进寨子,给几个生病的老人和孩子看了看病。

我们临走的时候,寨子里的一个老阿妈,颤巍巍地提着一小篮子热乎乎的木薯,非要塞给我们。那木薯估计是她家里仅有的口粮了。张连长推辞不过,就留下了一些压缩饼干和几块钱(虽然不知道在那山沟里钱有没有用),算是交换。老阿妈接过东西,眼圈都红了,嘴里不停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感谢的话。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仗虽然打得苦,打得累,但能帮助到这些同样受苦的老百姓,也算是有意义的。

但……战场,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纯粹的地方。

所谓的“军民鱼水情”,在残酷的战争现实面前,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

随着战火的蔓延,随着双方伤亡的增加,随着越南当局那些歪曲事实、煽动仇恨的宣传,很多越南老百姓对我们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很多时候,我们想表达善意,但对方听不懂,反而会因为我们的靠近而感到恐惧。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引发巨大的误会和冲突。

猜忌和不信任,如同毒草般在双方心里滋生。我们经历过太多伪装成平民的敌人发动的突然袭击(就像那个差点让我们全军覆没的“友好”村庄),让我们对任何靠近的越南人都充满了警惕。而越南老百姓,也害怕我们会像那些溃败的南越伪军一样抢掠施暴,或者害怕我们走后,越军会因为他们“通敌”而进行报复。

仇恨,更是被战争这台机器不断放大。当自己的家园被炮火摧毁,当自己的亲人死于战火,无论是哪一方造成的,仇恨的种子都会在心里生根发芽。这种仇恨,有时候会超越一切理智和情感。

我就亲眼见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部队临时驻扎在一个靠近公路的小镇上。镇子已经被炮火毁了大半,但还有一些居民没有撤离。我们连的一个小战士,叫刘根生(虚构人物),是个刚满十八岁的新兵,性格特别憨厚老实,心也软。他看到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衣衫褴褛,孤零零地坐在废墟边哭泣,就动了恻隐之心,把自己藏了很久、一直舍不得吃的一块水果糖,递给了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怯生生地接过糖,含在嘴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刘根生看着也挺高兴,还想摸摸她的头。

可就在这时!那个小女孩突然抬起头,用一种与她年龄极不相符的、充满了刻骨仇恨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刘根生!然后,她猛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把……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生了锈的匕首! 狠狠地朝着刘根生的肚子捅了过去!

幸亏刘根生旁边的老兵反应快,一把将他推开,同时一脚踢飞了小女孩手里的匕首!

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个小女孩被制服后,依旧用那种充满仇恨的眼神瞪着我们,嘴里用越南话不停地咒骂着!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父母,就在前几天的炮战中,被我们部队的炮火误炸死了……

那件事,对我们所有人的冲击都很大。尤其是对那个善良的刘根生,他好几天都精神恍惚,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好心好意,换来的却是致命的攻击。

从那以后,很多战士心里的那点同情和善意,也渐渐被冷漠和警惕所取代。不是我们变得冷血了,而是……战场不允许你有多余的情感。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而有时候,你根本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可以被拯救的平民。

还有更让人心寒的。

我们曾经帮助过一个村寨,帮他们修补被炮火损坏的房屋,给他们送去药品和粮食。村民们对我们千恩万谢,看起来关系非常好。可等我们部队前脚刚走,后脚……他们就在村口挂起了越军的旗帜,甚至主动向越军报告了我们部队的动向,导致我们后续的部队遭到了伏击!

为什么?

是因为害怕越军报复?还是……他们骨子里就仇视我们?

我不知道。

战争,把一切都扭曲了。人性,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变得异常复杂和……脆弱。

所谓的“军民鱼水情”,有时候确实存在,它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但更多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残酷的战争现实面前,往往会变成一厢情愿的幻影,甚至……是致命的陷阱。

我记得,后来在医院里,听一个从谅山前线下来的老兵说起,他们在攻打谅山市区的时候,甚至遭遇过穿着奥黛(越南女性传统服饰)的年轻女学生,端着冲锋枪向他们扫射……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这场战争,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更加……没有道理可讲。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穿着军装的敌人,更是……一个被战争和仇恨彻底扭曲了的国家和民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