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沉浸式快穿之炮灰的三百六十计 > 第50章 乱世中的炮灰权臣18

两日后,沈泠跟着林许一直到城门口送行,杨棣依依不舍的看着沈泠,沈泠眼里闪过无奈,走过去轻轻抱了他一下。

“保重,京都见。”

杨棣点了点头,又看向站在一旁穿着一身浅绿色常服的林许。

林许愣了一下,和他对视了两秒,不确定的开口道:“保重。”

杨棣哗的一下就哭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去将林许一把抱住,哇哇乱叫:“林知府我一定会想你的啊啊啊啊……我以后一定会成为像你这样的人……你真的太……”

“你个傻子!”贾诩一脸气愤的将压在林许身上的一大块提了起来,“闭嘴,不要跟崩丧一样,傻*!”

林许揉了揉发痛的肩膀,感激的看了贾诩一眼,然后略带无奈的看向杨棣,“那就祝杨大人此去,鹏程万里。”

余简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时辰不早了,该启程了。”

沈泠唇角带着一抹浅笑,弯腰行礼。

杨棣跨上马背,几步一回头的看向沈泠。

沈泠笑着挥了挥手,直到车队消失在视线内,两人才转身走进城门。

“明日我就带几个人和你一起去看看地形。”

沈泠点点头,看向林许,“林知府,我这算是免费给你打工吗?”

林许愣了一下,笑道:“沈大人还是个爱财的?”

沈泠故作烦恼的皱了皱眉,“沈某平生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可能唯有这钱财放不开。”

林许轻笑了几声,打趣道:“那没办法了,你这得去问陛下。”

沈泠摇了摇头,看着四周新建的楼房,眼里满是笑意。

关于对河水的梳理很快就实施了下来,刚开始只有七个侍卫加上林许和沈泠九个人,消息传出去之后永城内的许多百姓都加入了进来,开沟掘渠,修筑堤坝。

或许是前些时候把该下的雨都下完了,最近几日的气温越来越高,太阳照在人身上时间久了,已经会有灼烧感。

“沈大人,林大人,来喝点酸梅汤歇息一下吧。”几个提着木桶的妇人站在岸边喊道。

沈泠伸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点了点头,走上去接过其中一个妇人递过来的碗,随意的坐在阴凉处,和他一起坐在那里的还有之前在山上打猎的那一个猎贾。

猎贾看见沈泠坐在了他的身边,嘴角咧开笑容。

沈泠看了他一眼,在脑海里想了想他的名字,不确定的叫道:“赵瑞虎?”

“是俺是俺。”赵瑞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沈泠点了点头,问道:“你家的生意最近怎么样?”

赵瑞虎挥了挥手,“还没开张 ,俺和俺家媳妇想着,先等这新的堤坝修好了,再去管其他的,这叫什么,先大家再小家嘛。”

沈泠一愣,眼里闪过一丝惊讶,然后见赵瑞虎揉了揉有点毛躁的头发,脸色微红的说道:“其实俺也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俺媳妇懂得比俺多,俺就听她的。”

沈泠眨了眨眼,脑海里有点模糊的想起那位妇人的脸,了然的点点头。

赵瑞虎像是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劲的和沈泠夸他媳妇,沈泠安静的在旁边听着,时不时笑着附和几句。

林许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低头喝下碗里剩下的酸梅汤。

“沈大人是俺们永城的福星呢。”赵瑞虎不知道怎么又聊到沈泠身上去了。

沈泠一愣,笑道:“谁说的?”

赵瑞虎一脸认真,“全城的百姓都这么说,说沈大人一来什么都开始好起来了,沈大人和林大人都是永城的活菩萨,有你们两在,没有什么事是弄不好的。”

“俺媳妇就说,只要跟着你们走,准没错。”

沈泠一怔,眸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笑容憨厚的人,“我可不是什么活菩萨。”

“反正就是很好。”赵瑞虎摸了摸后脑勺,语气坚定。

沈泠眼里闪过无奈,刚想说什么,就被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打断了。

“赵瑞虎你是不是在偷懒!??”

沈泠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过去,还没有反应过来,身边坐着的赵瑞虎就已经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俺没有,媳妇。”

张秋香牵着一个小孩子走过来,先是气势汹汹的看了赵瑞虎一眼,然后视线放在了沈泠身上,眼神一愣。

沈泠被她盯得手上做了好几个假动作,最后像赵瑞虎一样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惹得不远处站着的林许笑出了声。

沈泠尴尬的笑了一声,之前在山上宅子的厨房里倒是不觉得张秋香这么有气势,现如今倒是领会到了。

张秋香看着沈泠瞬间变了脸色,笑道:“沈大人在休息啊,是要休息一下,在天气热得很。”

沈泠笑着点点头,重新坐到地上,看着赵瑞虎和张秋香说话,旁边站着的小男孩笑着看着沈泠,慢悠悠的走过去牵起沈泠的手指。

沈泠低下头看向他,唇角牵起一抹浅笑,伸出手指搓了搓他脸上白嫩柔软的肉。

赵瑞虎重新坐了下来,伸手抱过孩子,揉了揉他的头说道:“兴儿想不想爹爹?”

兴儿眨了眨眼,笑着说:“有娘亲陪着,兴儿不想爹爹。”

赵瑞虎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朝着兴儿的脸伸出手揉搓了两下,下一秒就被旁边的张秋香呵斥道:“你别一会又把他弄哭了。”

“不会不会。”

沈泠笑着看着抱着孩子的赵瑞虎,起身走向林许,“新的堤坝修得差不多了吧。”

林许点点头,“排水的渠道也基本上确定了方向,但要挖通它至少要半年的时间。”

“我可不会在这里待半年,”沈泠看了看天上刺眼的阳光,“我待会回去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跟你讲一遍,最多再过一个月,我就得回京了。”

“这么急着回去,怎么,京中有心上人?”林许现在时不时就喜欢打趣沈泠,看着沈泠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只觉得新奇。

“几个月没见我的那些学生了,还确实挺挂念的,”沈泠伸出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况且,我还要回京都赚钱买宅子。”

林许这一个月经常听沈泠提起他的宅子,现在都已经习以为常了,“那确实得早点回去。”

六月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之上,炙烤着大地,整个世界都被它照得亮晃晃的。

国子监外面的樟树上知了一直叫个不停,穿着白色学士服的少年撑着脑袋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数着桃树枝上站着的鸟儿。

“苏砚!”

话音刚落,树枝上的鸟都被惊得飞了起来,苏砚茫然的回头,看向站在讲台上的夫子,迟疑了一下,老老实实的站了起来。

老夫子轻哼了一声,说道:“你来说说刚才那句话的意思。”

苏砚一脸茫然,坐在他旁边的张煦轻咳了一声,小声的提醒,“德不孤,必有邻……”

苏砚没有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不动声色的往旁边移了一下。

“德不孤……”

“张煦!”

张煦肩膀抖了一下,坐直身子,看向站在讲台上的夫子。

“你站起来说,你要说什么?”

四周传来窸窸窣窣的笑声,张煦耳垂一热,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德不孤,必有邻。”

夫子轻哼了一声,看向同样站着的苏砚,“听清楚了吗?”

苏砚点点头,说道:“学生以为,此句的德,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德不孤,必有邻。一人若有好生之德,哪怕所求之道再艰险,也一定会有人追随其后。”

夫子挑了挑眉,故意问道:“比如呢?”

苏砚停顿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沈泠的身影。

“不知道吗?”

苏砚摇了摇头,轻声道:“昔者周公瑾慕孙伯符之名,不远万里赴寿春拜访,少年有志,一见如故,推诚相待结为好友。”

“后世称其为‘江东双璧’,哪怕孙伯符身死以后,周公瑾依旧没有背弃他,尽心尽力辅佐其弟,东征西伐。”

“学生以为,其二人,称得上是德不孤,必有邻。”

老夫子扫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两人坐下去。

张煦看着苏砚,默默伸出大拇指。

苏砚笑着点了点头,继续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

“沈大人,你的信。”

沈泠接过侍卫手中递过来的信封,一眼便看出了这是沈家常用的纸张,将信收进口袋里对侍卫点了点头。

等那个侍卫走远之后,沈泠才重新将信封拿出来,取出里面的信纸,打开扫了几眼,眼里闪过一丝笑意,转身朝林许书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