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44章 飞龙肉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44章 飞龙肉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然而大国修史,向来追求简约概括,对历史细节往往语焉不详。

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中,袁崇焕与孙元化究竟有何作为,已非杜寒能轻易知晓。

此刻,他的心思全放在借助孙元化影响孙承宗之上,力求阻止柳河之战的爆发。

至于孙承宗的选择,则取决于他自身的机缘造化。

从孙元化府上出来时,已是日暮时分。

满桂与其他武官如约而至,驿馆庭院再次摆下盛宴。

与昨日无异,满桂随手丢给驿丞一块碎银子,随后重重拍了下杜寒肩头:“杜寒兄弟,今日你陪我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总兵兴致颇高,杜寒自当奉陪。”杜寒彬彬有礼回应,又向其他武官逐一问安。

他渐渐察觉,满桂这一拍肩的习惯随行皆然,力度不分轻重,仿佛拍得越用力越是亲近。

众人刚坐下,驿卒便开始上菜,似早有准备。

不仅是杜寒,连曹变蛟和王鹏也暗觉奇异。

酒亦非劣品,而是正宗烧刀子。

待满桂率先举碗,众人便推杯换盏,正式开席。

“这菜看着真不错!”望着桌上许多后世珍稀物种般的菜肴,杜寒不禁感叹,“宁远驿站的厨师技艺非凡,短短时间内竟备出这般丰盛筵席。”

“杜寒,你初到宁远两日,不知其中缘由,且看此物。”曹文诏意味深长地瞥了眼杜寒,用筷轻敲面前的一大盆肉。

杜寒夹起一块带骨肉瞧了瞧,似鸡非鸡,骨质更显细腻,入口后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这肉很熟,味道极为熟悉,让我忆起幼时滋味。”杜寒放下筷子,好奇问道,“这是飞龙肉?”

“宁愿没什么娱乐,不过是捕些野味解馋罢了。

众将常遣仆人狩猎,归来即在此料理。”曹文诏指向厨房方向,“若仅靠驿馆厨师,怎可能如此迅速?三天小宴、五天大宴,早已司空见惯。”

恍然大悟!

杜寒突然意识到自己过于自作多情,还以为满桂专为款待自己,却原来是顺带招呼自己而已。

宁远诸将本就生活丰富多彩。

曹文诏神情间流露出些许艳羡,而杜寒心头闪过一句话: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即便与士卒共苦,将领们仍能适时享受生活。

次日清晨,杜寒开门之际,发现孙元化已在门外,手中抱着个小木箱,于是将其引入室内。

小箱子显得颇为沉重,孙元化将它放到桌上后,对杜寒深深一拜:“元化拜见先生,昨日拜师太过匆忙,未备拜师之礼,今日特来呈上。”

“既然如此,礼物我就收下了。”杜寒没有推辞,而是从腰间取下顺刀握在手中,“但我也没什么可给你的,这把刀是我从前在辽河军驿所得,今日就赠予你吧。”

“多谢先生。”孙元化双手接过顺刀。

古时拜师有着一套固定的程序,弟子需献上拜师之礼,此习俗源自孔子时代的传统,孔子收徒时要求一份肉作为信物,按他的说法,连这点东西都拿不出来,又如何谈读书?

后来,这条规矩逐渐演变成更贵重的东西,到汉代甚至直接以钱财替代,但最初的肉条仍是不可少的。

“你且坐下,我与你说说我的想法。”杜寒率先落座,示意孙元化一同坐下,“待我回右屯后,会把《几何原本》剩下的七卷全部补完,连同后人添加的两卷也会一并完成,你可先自行研习,若有余暇,我再细细教导。”

“还有两卷?”孙元化略显惊讶地问,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如此,元化先向先生道谢了。”

“时间尚早,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学习几何究竟有何目的?”两人互换了礼物,师徒关系已然确立,杜寒也开始履行起教师职责。

“目的……”

杜寒的问题令孙元化一时语塞。

尽管他曾钻研多年几何,但从徐光启或利玛窦那里,从未有人提及此类问题。

如今被杜寒一问,才意识到自己竟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学习八股是为了科举,而几何呢?大概只是糊里糊涂跟着徐光启学罢了。

“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何必多问呢?”

许久,孙元化才战战兢兢地答道:“学生不知为何学几何,或许仅因兴趣使然吧。”说罢,他偷瞄了杜寒一眼,已渐渐习惯做学生的样子,“元化愚笨,请先生指教。”

“不必过谦,我敢说你的几何造诣在整个大明也是出类拔萃的。”杜寒赞许道,毕竟这样一位身份显赫之人能如此虚心求教并不容易,“我们学习几何的目的,在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几何的学习,会培养出缜密的思维方式。”

“先生,何为逻辑思维?”

孙元化听得一头雾水,觉得杜寒这几句话简直如天书一般。

学习几何怎么能训练出缜密思维?难道人的聪慧不是天生的吗?

“简单来说,逻辑思维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借助分析、归纳、对比等方法,探寻问题的根本成因。”杜寒尽力以浅显的话语解释,孙元化虽似懂非懂,但也大致领会了其中含义。

“学习几何的关键,并非记住多少定理、解出多少题目,而是从几条最基本的公理起步,层层推导出那些看似复杂深奥的定理。

这些定理或许令人费解,但当你回顾推导过程时,会发现每一步都严谨无误。”

杜寒仍耐心开导,对于这位时代首肯自身的文士,他不想辜负期望。

听至此处,孙元化似有所悟:“所以,定理是绝对准确的,因为它源自严密的推导。”

“没错,无论定理多么匪夷所思,结果必然是正确的。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像解几何题般,逐步剖析每个环节,从而认清问题本质,方能找到妥善对策。”

短短数语,彻底改变了孙元化对几何的认知。

他原以为学几何不过如徐光启般精确预报一次日食罢了,却未料在杜寒眼中,几何竟成为思考问题的利器。

“先生,我从未如此想过……”

“不,你肯定想过,只是没察觉。

例如建奴之事,你肯定思索过,区区如蚁的建奴何以能在辽东兴风作浪;你也必然思量过,朝廷年年投入巨资,为何仍难以平息建奴之患。”

“先生……”

孙元化惊愕地注视杜寒,此刻他对杜寒的理解再度转变。

先前,他还以为杜寒仅通晓几何与火器,拜师只为习几何、知火器,从未想过要与其探讨大明的现实难题。

在他看来,一个年轻百户怎懂国家大事?然而杜寒抛出的问题直击他的内心,因为这确是他常思考的话题。

能提出此类问题者,怎可能是普通辽东百户?这不是朝廷高位者才应考虑的事吗?

“元化。”

见孙元化低头沉思,杜寒唤了一声,无意间已改称其名,这是杜寒首次这般称呼孙元化。

“先生。”孙元化抬头,目光中分明带着迷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