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67章 赏赐丰厚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67章 赏赐丰厚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席间自然谈及此次封赏,正当众人畅谈之际,孙元化用两指轻叩桌面道:“诸位以为,此番封赏是否出于朝廷本意?实则沾了他人之光!”

“沾光?又沾谁的光?为何称杜将军为先生?”金启信已有几分醉意,说话含糊不清。

“哦……是杜将军,惭愧,孙某不胜酒力。

事情是这样的,起初朝廷并未有这般丰厚的封赏,杜将军仅升千户,金小参你也不过升一级罢了,难道你不好奇其中缘由?”

明代官场中,惯例称参议为‘小参’,参政为‘大参’。

金启信虽职位未变,仍为通判兼右屯督,但被唤作‘小参’却显得更有分量。

“此事何解?”金启信对此颇感兴趣,封赏迟迟未至,他亦想知晓内情。

曹文诏平静如常,只顾悠然品酒,此事与他毫无关联,即便毫无功劳也无所谓,毕竟杜寒还给了两个侄子些许功劳,对他而言已是意外之喜。

这事说起来挺有意思,那位从耀州逃回来的刘伯镪,想必曹将军与杜将军在宁远时也曾听说过此人。

当刘伯镪抵达山海关后,由于他与总兵马世龙有些交情,并且提议袭击耀州并斩杀黄台吉,马世龙便向朝廷呈奏表功。

你们猜朝廷是如何奖赏他的?

说到这里,孙元化故意顿了顿,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这位刘伯镪到底何许人也?又是如何奖赏的呢?”金启保的好奇心完全被挑起,急切地追问。

”刘伯镪本是耀州的一名生员,他带着两百多号人逃回宁远,这些人都有老有少。

”孙元化说到这儿,用手指在三人面前晃了晃,”结果朝廷给了他白银万两!还授予他正四品卫指挥佥事的官职,额外加封游击将军!”

”什么?赏赐如此丰厚?”金启保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曹文诏和杜寒也十分诧异,没料到朝廷对这样一个叛逃回来的秀才竟如此慷慨。

大明朝廷的封赏可不仅仅是看战功而已。

”没错!就是这么高的待遇!”孙元化摊开双手,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等到其他人的封赏下来一比较,连袁兵备和满总兵都为此不满,孙某自然也觉得不公,于是又写了一份塘报为自己辩解,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不少时日。

孙元化其实有一件事没明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的塘报一定是夸大其词,把那场所谓的胜利描绘得如天崩地裂般震撼人心。

在这种巨大的胜利之下,刘伯镪这样一名逃回的秀才得到的封赏反而更高,这无疑是对宁远守军的一种羞辱,同时也表明朝廷内部对这场所谓的大捷存疑,朝堂上的争议必然相当激烈。

”确定要偷袭耀州之后,马世龙派鲁之甲和李承先率军先到右屯,计划从那里出发偷袭耀州,据说会由觉华岛水师参将张斌良负责接应渡河,具体细节我就不得而知了。

”孙元化指向城外的方向继续说道,”因为刘伯镪的事,马总兵心里不太高兴,所以更想在耀州建功立业。

现在大家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鲁之甲和李承先不来参加宴会了——无形中已经形成了两派,宁远驻军虽然普遍受到封赏,但却是踩着刘伯镪的肩膀获得的,这让山海关那边的人很不愉快。

双方本来就在是否坚守宁远等问题上有分歧,如今这样大的功劳就在眼前,他们自然不愿意让宁远方面沾上边。

通过孙元化的叙述,众人还得知,宁远守军也没闲着,打算由副将左辅带领队伍袭击沈阳附近的船城。

”孙给事,难道他们就没考虑过偷袭耀州可能失败吗?依我看,此战恐怕有些悬。

”杜寒沉思片刻后,还是点出了这场战斗的风险所在。

“杜将军与我看法一致,袁兵备亦因风险过高而反对袭击耀州。”杜寒的话并未让孙元化感到意外,因为他自己对此次行动也不抱乐观态度。

“此战颇有隐患,仅两个月前,东江军曾尝试突袭耀州,却反遭建奴暗算,为何到了刘伯镪口中,耀州竟似毫无防备?”金启综同样对此次行动持怀疑态度,言语间流露出几分不屑。

孙元化与金启保的态度令杜寒略感意外,当他说出这一结果时,原以为自己揭露了秘密,但后来却发现,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看好这场战斗。

通过与孙元化的交流,众人得知连孙承宗本人对此事兴趣缺缺,只是在马世龙多次恳求后才勉强同意派遣部队执行偷袭任务。

杜寒本打算营造一个惊人的话题,试图找到阻止失败的方法,但现在发现大家早已对此次行动缺乏信心,他也无法继续以此为借口展开讨论。

席间确定了一件事,周同事已成功与驻守觉华岛的游击将军金冠取得联系。

金启综决定,首批粮食由杜寒和曹变蛟带领护送,而民夫及车辆将由金启综另行组织。

抵达觉华岛后,杜寒暂时留守,负责安顿运送来的粮食,这也算是在觉华岛为杜寒开辟了一个先头阵地。

曹文诏懒得四处奔波,让曹变蛟代他前往正合适,而杜寒急切地想亲自查看觉华岛的情况,这样的安排双方都满意。

宴席结束后,疲惫不堪的孙元化早早休息了,杜寒与他约定次日在营地会面,并告知要给孙元化展示一些有趣的东西。

第二天清晨到达杜寒营地时,营门外整齐摆放的三门大炮着实让孙元化吃了一惊。

与金启保不同,他对火器有着深刻的理解,立刻察觉到这种牵引方式的优点。

抚摸着比红夷大炮更为光滑的炮身,孙元化爱不释手:“这是先生亲手打造的大炮?我只见过佛朗机炮能做到如此轻巧,没想到这种炮也能如此轻便,不知威力如何?”

“威力稍逊于红夷大炮,但胜在便捷,能够随骑兵步兵一同行军作战。”杜寒并未透露大炮的实际威力,当初设计时他就决定无论如何都要牢牢掌控自己的发明。

“先生能否传授我制作方法?”不出杜寒所料,孙元化果然表达了学习造炮的愿望。

“制造大炮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其中有很多环节需要处理,你待在右屯也撑不过两天,即便想学也来不及,等我们都有空闲时,我会详细教你。”

杜寒抬手示意,王函即刻捧上一本书递给杜寒,后者递给了孙元化,“此乃《几个原本》余卷,我已尽数录于其上,你可以拿去研习。”

孙元化双手接书,深深一揖:“多谢先生赐教。”

王函看得瞠目结舌,从未想过这位六品文官对杜寒如此恭敬,几乎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

他虽曾听闻此事,却一直半信半疑,如今目睹,才知确凿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