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58章 拆摸具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58章 拆摸具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这次金启综没有再质疑。

明朝先是仿制了佛朗机炮,后又在吕宋购入西班牙制造的吕宋大铜炮,如今又引进红夷大炮。

此外,明军装备的鸟铳亦源自西洋火绳枪。

明嘉靖二十七年,明军收复被葡、日两国占领的双屿岛,在战利品中发现一种新式武器,正是明代引入的第一支火绳枪。

因能击落飞禽,明代便将火绳枪唤作鸟铳。

起初所见皆为轻型火绳枪,因威力有限且无改进之意,此物竟沿用至**。

长久以来的仿造与采购,使大明官员对西洋火器有了固定看法。

在他们眼中,这些由西方传来之物工艺精良,尺寸比例恰当,材质厚薄适宜,堪称火器中的佳品。

正因此,即便金启保不明所以,也不曾质疑西洋人的炼铁技术。

(

次日,反射炉及铸造铁范的模具均已干燥完毕,杜寒仔细检查后,决定先试炼一炉。

上千斤生铁被打成碎块投入反射炉,火床先铺一层木炭,再覆以焦炭,木炭虽对炼钢作用不大,但铺设的目的在于点燃上方的焦炭。

两架用于鼓风的大风箱已安设于进气口旁,每架风箱旁都有几名健壮的军户,这是体力活,体格不佳者无法胜任。

匠户们在炼钢炉前设好香案,案上放着一只被绑住腿的大公鸡,不知从何而来。

杜寒未干预匠户们的举动,由于冶炼技术落后且缺乏系统理论,炼铁被视为一种神秘之事,带有些许玄学意味,每次开炉前必焚香祭拜。

一切准备就绪后,许铁匠走到杜寒面前,一脸庄重地单膝跪地:

“禀报百户大人,万事俱备,是否可点火?”

看着眼前的反射炉,杜寒心中忽感豪情万丈,他认为这小小的炉子便是开启现代文明的根基之一,如同硫酸硝酸一般。

虽不起眼,却承载着他的希望。

刘汉等人严肃的态度也感染了杜寒,他用同样严肃的目光扫视众人一圈,随后挥手高呼:

“**!”

随着杜寒一声令下,两名匠户点燃手中的火把,从两个小孔插入,不久炼钢炉的烟囱便升起一股浅淡的黑烟。

刘汉目不转睛地注视烟囱,待浓烟升腾时,立刻命令开始鼓风,几位匠户推动沉重的风箱杆,大量空气涌入进气口,烟囱冒出的黑烟迅速变淡。

透过炼钢炉的观察口可见,炉内火焰旺盛。

刘汉面向炉前的香案跪下,口中喃喃自语,不知念些什么,说完一阵后,伸手提起那只大公鸡,爬到进料口丢入。

杜寒并未过问刘汉的行为,毕竟丢只鸡无妨,既然是这年代的习惯,就随他们去吧。

平炉的最大优点在于钢水与燃料分离,这使得燃料中的杂质无法混入钢水中。

同时,这种炉子能在冶炼期间补充燃料,即便是在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这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较于转炉,平炉的炼钢时间略长,杜寒估计大约两小时后,炉内的钢水开始沸腾,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刘汉的操作下,首批钢水流进三个泥模,出口随即关闭,接着再添入一些燃料继续冶炼。

这种情况实属无奈,制作铁模所消耗的钢铁并不多,在铁模冷却成型前,必须维持炉温,若提前释放并凝固同样麻烦。

没过多久,泥模里的铁模已成型,匠人们遵照刘汉的指令砸开泥模,数片赤红的铁模显露出来,随即投入盛满冷水的木槽中淬火。

很快,铁模冷却至可触碰的温度。

三套模具完成后,在杜寒的指导下,第一套模具装配完成,钢水一缕缕地缓缓注入铁模。

待炮管成型后,工匠拆下铁模,一根赤红的炮管显现出来,接着检查是否有瑕疵,将小毛刺趁热清除并打磨平整,随后将炮身浸入冷水中快速冷却。

由于是铸钢,不会像铸铁那样出现白口问题,因此可以毫无顾虑地进行淬火。

此时,铁匠们内心焦虑不安,他们不相信这次铸炮会成功,因为这门炮看起来过于单薄,炮壁仅有一指多厚,不及红夷大炮壁厚的五分之一,但长度却比红夷大炮长了将近两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门炮的口径似乎也不比红夷大炮小太多,仅小了一指左右,几乎每位铁匠心中都在默默盘算,试炮时尽量离得远一些,不然这东西爆炸才怪。

然而,令他们震惊的是,这根炮管的表面确实远超精铁,甚至比百炼钢还要光滑,内外都非常均匀,看起来比一般的铁炮更加美观。

在一旁观看的王函也心生疑虑,他的想法与铁匠一致,认为如此薄的炮壁根本不可靠,这样的厚度甚至比小型佛朗机炮还薄,怎能承受发射药的冲击?

“快加冷水,炮管越凉越好!”杜寒没有解释,只是不断指导铁匠干活,“将那稍粗一些的铁模组装好,准备开始铸炮,

那最短的模具不过两尺有余,管壁却明显增厚,几乎有三指宽。

“炮管冷了吗?”杜寒朝着正在淬火的匠户喊道。

一名匠户先伸手试探炮管,随后高声答道:“回百户,炮管冰冷的,已经彻底冷却!”

“好,立即准备冷水,现在就开始铸这门炮!”

杜寒大声吩咐铁匠,铁匠们闻令而动。

冷却好的炮管被抬到木台上,水槽里装满凉水,炽热的钢水缓缓注入新模具中。

有了首次经验,这次铁匠们动作迅速不少,通红的炮管很快打磨完成。

正当他们打算将炮管送去淬火时,杜寒挥手下令停止:“暂且不要淬火,把那个细炮筒抬来,插入这个炮筒内!”

事先搭建的木架派上了用场,冰凉的炮管尾部被嵌入滚烫的炮管中,因间隙狭小,塞入颇为艰难。

“快!必须趁热!否则就晚了!”

杜寒对着众人咆哮,若不及时塞入,待外管温度下降,便再也塞不进去了。

一块厚木墩置于炮口,两名铁匠左右开弓,挥起大锤狠狠砸向木墩,炮管一点点被砸进去,两根炮管最终融为一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