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65章 功劳分给你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65章 功劳分给你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听闻此言,刘汉额头渗出了冷汗:“这……这……那些铁匠既要造车,又要打铳管,还得铸炮,小人实在是人手不足啊……”

“百户,这不是刘匠头推诿,他说的是实话,如今所有铁匠加起来不过二十多人,并非人人擅长铳管锻造,一个月一百二十根确实难以达成。”许铁匠亦面露难色,向杜寒说明当前困境。

“火炮依模具制作即可,可派两名经验丰富的铁匠指导,其余粗活交由闲散之人去做,右百户所数百人口中,干杂务者并不少。”杜寒毫不动摇,阐述了自己的计划,“炮车也需提前做好铁模,除车轮外,能铸的全铸,轴承最费时,内外环皆可铸,粗笨无妨。”

“七三三”思索一番后,杜寒指向弯刀图纸:“这类铠甲、弯刀之类可放最后铸造,如此还能腾出手来。”杜寒看着许娘子,她是右百户所老弱妇孺的负责人,“你那边的人也不必再去摸鱼采菜了,眼下处处缺人,你将她们全都组织起来,哪里缺就补哪里,别看都是些妇人,干粗活还是有力气的。”

许娘子站起来行了个礼,满心欢喜地接下了差使。

与旁人不同,成为众多婆娘中的首领令她十分得意,仿佛自己即将变成朝廷的女官一般,尽管她从未见过真正的女官究竟是什么模样。

许铁匠和刘汉则愁眉苦脸,杜寒的计划虽腾出了不少人力,但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任务,他们无论如何计算都觉得困难重重。

“让我来说明吧。”见刘汉欲言又止,许铁匠只好主动站出来,“我已经估算过了,无论怎样分配,最多只能安排十一个匠人制作铳……也就是枪管,就算以最快速度计算,他们三天最多只能造出十一根枪管,一个月无论如何也造不到一百二十五根。”

许铁匠所说句句属实,其他几名匠人也随声附和。

杜寒沉思片刻后,摊开图纸,指着枪管问道:“你们平时制作的铳管有多长?”

“大约五尺……不对,大概一米三。”刘汉立刻答道,这些天他做了不少标准尺,对“米”这个概念已逐渐熟悉。

“好极了!”杜寒的手按在图纸上,“那就按照一米三的标准制作,我会将枪管缩短一些,只需截成65厘米即可!这样三天就能造出二十根左右,半月之内便能完工。”

原本杜寒的设计中,枪管长度为75厘米,其有效射程超过一千三百米,迪克森曾用这种铳创造了1400米距离的击杀纪录。

不过那是顶尖高手,且是线膛枪管,如今换成了滑膛枪管,经过训练的普通射手在三百米距离上仍能精准命中目标。

由于赶工期,杜寒将枪管缩短至65厘米,这必然会影响射程,但他认为只要能达到三四百米的有效射程即可,在此前提下缩短长度并无大碍。

次日清晨,整个右百户所都被动员起来,营区里一片繁忙景象,甚至正在操练队列的士兵也被告知,空闲时必须过来帮忙。

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那些懒散之人一个也没出现,几位队长直言,他们每日忙于训练,实在抽不出时间。

杜寒并未强求,如此一来,他们只能更加专注于训练,丝毫不敢懈怠。

午间,曹变蛟、曹鼎蛟如约而至,杜寒打开自酿的啤酒,又让人准备了几道菜肴款待兄弟俩。

有人初次品尝啤酒时觉得难以入口,有人却恰恰相反,只尝一次便欲罢不能,显然曹家兄弟属于后者,二人对啤酒大加赞赏,喝起来犹如黄牛饮水,不住地往口中灌酒。

众人兴致正浓之际,杜寒举起酒碗轻轻碰杯:“变蛟、鼎蛟,这份功劳要不要分给你们?”

”当然要啊,杜寒兄的功劳定是大功一件,咱们兄弟怎能放过?快说说是什么功劳。

”曹变蛟双眼发亮,与杜寒相交已久,开口就要功劳,毫无客套。

”在宁远见过红夷大炮吧?我造了一尊比它更厉害的巨炮。

”杜寒拍拍自己,又指了指曹家兄弟,”这功劳我并不独占,就说是我俩合力打造的如何?”

”这功劳...”曹变蛟一听兴致缺缺,”上次的功劳到现在朝廷都没赏下来,不知上面在忙啥。

造炮的功劳上报去了,怕是要等到猴年马月。

”那是你没见识过它的威力。

看了你就知道了。

”杜寒悠然说道,想给曹变蛟描绘前景,”建虏早晚要来,且很快会至。

我造的这尊炮必定会大展神威,那时岂不是又一大功?功劳必归于炮,你该不该拿这份功劳?好饭不怕晚,何必急于一时?”

曹变蛟疑惑地看着杜寒:”听杜兄之意,只要这炮立功,就有我兄弟一份?杜兄愿分功劳给我?”

”正是如此。

”杜寒摊手道,”你我相识虽晚,却情同手足。

我的功劳分你一些,难道不应吗?”

”还是杜兄够义气。

那炮在哪?我真想看看。

...”

曹变蛟一听,立刻对杜寒竖起大拇指,也对那炮有了期待。

此时酒已饮得差不多,杜寒便起身带兄弟二人去看炮。

造型独特的大炮让曹变蛟赞叹不已。

不同于金启综初见时的表现,曹变蛟在宁远见识过杜寒的火器技艺,早已认定他是火器第一人。

虽觉炮管略显单薄,但既然是杜寒说行,他也就信了。

谈及大炮时,杜寒顺带提到了粮食问题,曹变蛟兄弟连眉都不皱一下便答应了。

而杜寒这次也没空手而归,给了哥俩每人一百两的赏银。

随着工作进展,右百户所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原先被视为神器的大炮竟成了最省时的工作,铸炮仅需等待铁模冷却,一炉最多可熔炼一千五百多斤钢水,全用来铸炮的话能铸五门以上。

随着技术日益娴熟,仅用四天半,十尊大炮全部完工。

称重后发现,每门炮的重量误差不超过五斤。

这个结果令杜寒十分满意。

车辆制造受制于车轮,沉重的木轮加工复杂,烘干更是耗费大量时间。

铸炮完成后,杜寒决定用铁轮代替木轮。

将简陋的炮用象限仪安装完毕,并且拆除了木轮之后,这套火炮彻底失去了它最后一点古朴的气息。

乍一看去,它与二十世纪初的那种依靠畜力拉动的轻型火炮几乎没有区别。

制作炮管的十几名铁匠是最累的人。

虽然制作过程复杂,但所需的工具却很少,一根铁棍和一把锤子就足够。

这纯粹是一个考验体力的工作。

铁匠们先挑选一块长条形的钢板加热至通红,然后将其放置于带有凹槽的模具之上,用球面锤不断敲击中部区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