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72章 严刑逼供

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第72章 严刑逼供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0:28:00 来源:小说旗

队伍依照计划离开右屯,由李政带领,朝宁远方向缓缓而行,留下王鹏与二十多位骑兵,他们将随杜寒赴耀州。

队伍离去后,营地顿时空旷许多。

杜寒下令召集留守骑兵,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骑兵们的气质已大为改观,站在一起颇显军威。

王鹏抽出弯刀,高声下令:“预备!”号令下达后,骑兵们整齐排列,将装填完毕的火帽枪举至胸前。

随后王鹏发出“瞄准”的指令,士兵们齐齐抬起火箭枪对准靶标。

“放!”王鹏弯刀落下,枪声如爆豆般响起,浓烈的硝烟弥漫四周。

“装弹!”骑兵们迅速扳动扳机护圈,闭锁机构滑下,枪膛显露,将定装纸壳弹置入枪膛后归位护圈,枪机随即闭锁。

装好纸质火帽,射击准备已完成,可随时发射。

所用纸非寻常纸张,而是经过硝化处理,击发后枪膛残留极少。

杜寒临时测试骑兵对火帽枪的掌握程度,连续射击近五分钟后得出结论。

麾下这些士兵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已能达成每分钟五发的速度,若建奴骑兵自三百米外发起冲锋,这边应有三次开火的机会。

传统鸟铳即便事先装填好弹药,至多也只有一次射击机会,还没来得及装填第二轮,敌人的骑兵便已近在咫尺。

若是对付建奴步兵,则更为容易些。

建奴主力步兵皆为重装步兵,抗击打能力强,但移动缓慢,三百米的距离足以对他们进行十次齐射。

定装弹的应用显着提升了后装火帽枪的有效射程,能在千米开外维持足够的火力,只是由于未采用膛线设计,精准度受到一定限制。

出发前,按照杜寒的指示,已生产的大部被留给留守部队,每位士兵携带了三百多发。

这一配备标准相当高,要知道直至二战时期,单兵的携带弹药量也未曾超过一百二十发。

每位士兵还配备了两件试验品,即刚由枪炮所制作完成的木柄,通过有限的几次测试显示,其声响足够大,威力也不错。

既然已经投入战斗,杜寒决心倾尽全力。

看过二十多位下属操练之后,他对接下来的战事充满信心。

若耀州确实仅有黄台吉的三百骑兵,他完全有信心将这些建奴一举歼灭,轻松改写柳河之战的结果。

马世龙抵达后的第二天,两千五百余名明军自右屯起程,朝耀州方向进发。

自从老奴攻陷沈阳以来,此地形成了广袤的无人区,队伍行进二百多里后,才逐渐遇见一些村落。

这里已成为建奴与明军争夺的拉锯地带,这些村落或是建奴自行修建,或是已被建奴收服的辽东居民,队伍也避免暴露自身,遇村绕道而行。

第四天午后,前锋骑兵抵达柳河口。

柳河乃三岔河的一部分,宽约半里,因两岸长满密集的柳树,故得名柳河,这种两岸遍布柳树的河道在辽东较为常见,这段河道并无特别之处。

柳河对岸数里便是耀州的城墙,从河边望去,城墙上似有旗帜晃动。

此时再想隐藏行踪已无意义,鲁之甲唤来几名骑兵,令他们沿河寻找支援的水师,回报道的骑兵称并未见到水师的踪迹。

杜寒听闻后心中一沉,看来自己的到来未能改变水师缺席的命运,终究没能等到它出现。

“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走得太近?”鲁之甲闻言大惊,朝着探路的骑兵厉声质问,语调中透着焦躁。

禀报副帅,属下沿河巡查了十数里,确实未见水师100师的身影,不过沿途捕获了六艘渔船,船夫也已带来,请大人查验。”那人一边说明情况,一边示意手下押来十余人。

这些人衣着各异,有的是汉人装束,有的蓄着清人的短辫,还有些穿宽大的灯笼裤,似是朝鲜人。

汉人与朝鲜人尚且平静,那些留短辫者见到鲁之甲时立刻跪爬向前,涕泪交流:

“大人开恩!我们不是清兵,也是大明子民啊!”

“既是大明子民,为何这般模样?”鲁之甲冷眼扫过,向左右摆手,“把这几个留辫之人全杀了!”

“且慢!”

杜寒急忙出手阻止,鲁之甲瞥了他一眼,回头示意手下,几个士兵上前,两人拖住那几人,不管他们如何哀号,一刀一个结果了性命。

其余人吓得浑身发抖,伏地噤声不敢言。

“唉……”杜寒叹息一声,摇头不语。

“怎么,莫非杜将军对清人尚有怜悯?”鲁之甲冷笑,手指地上头颅,“不论是否大明百姓,只要留此辫发,必为死忠之人,不杀又有何用?”

“我对清人怜悯?”杜寒淡然一笑,“这些清人自然该杀,但副帅为何不问清楚便行刑?我军一路行来,连个活口都没抓到,鲁将军不觉奇怪?觉华水师为何未至?耀州真只有三百清兵?”

鲁之甲闻言脸色微变。

“来人,给我严刑逼供!”鲁之甲被杜寒问得有些恼怒,指着那些船夫大声呵斥。

士兵们将船夫拉到一旁,随手折下柳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顿猛抽,打得船夫们在地上翻滚挣扎。

这是所谓的“杀威柳条”,先下手为强,管他真假,先打一顿再说。

折腾了一阵后,动手的士兵稍感疲惫,才将船夫拎过来问话,一问之下才知,这些船夫并非耀州城内之人,只因下游河口鱼多易捕,常在此处捕鱼谋生,不想今日竟被明军抓获。

一番审问毫无收获,这些人除说未曾遇见过清兵外,其余问题皆答不上来。

鲁之甲对于这次审讯的结果颇为满意。

既然未曾遭遇建奴的军队,说明他们并未有所调动;既然建奴未有调动,那就表明他们并不知晓自己的到来;既然建奴不知晓自己的到来,那么耀州城显然毫无防备;既然耀州城无防备,那三百守军定然无法守护偌大的城池。

一番推断下来,连鲁之甲自己都对这样的逻辑感到几分欣赏。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明日辰时渡河!”天色渐暗,他下令驻扎。

骑兵虽未携带正规的安营物资,却也自有办法,众人将马匹集中后,每人铺开一块油布便席地而睡。

饮食方面,随身携带的穿口烧饼配上一块咸菜疙瘩,便是他们的日常补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