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 第142章 辣椒的播种计划

【云家村】

“二娃子,这些个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儿?前些日子来了些官差,说是你成了什么个县子,还说以后俺们以后都会跟着沾光咧!”

云家村的族长云克指着官差送来的一应物什儿对云二说道。

云二自然是知道此事儿,不过由于自己不是实封,所以对云家村的族人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仅仅只是名头上好听些罢了,要想发家致富还得靠自己才行。

“爷,别管那些,没啥用。我这次回来是给我们的族人找了几个挣钱的路子。”云二大声的对着云克耳边说道。

“你小声一点,你爷我还没老到耳背的地步,俺听得见,用不着这么大声!”云克用左手食指扣着自己的耳朵对云二表达着不满。

“哈哈哈,爷,我这里有一包种子,我拿给您看看。”云二从怀里掏出来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辣椒种子打开给云克看。

云克干了一辈子的土地,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种子,他捏住一点金黄色的辣椒种子问道:“这是啥玩意儿?真是种子?俺在地里刨食儿刨了一辈子,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样子的种子!种出来的东西能吃吗?”

云二有些哭笑不得的解释道:“这是我从那些大食人手中得来的种子,种出来的东西当然能吃,就这么一小点,就要五十贯钱呢。”

“什么?!五十贯钱就换这么一点点东西?你咋就这么败家呢?你这才吃饱饭多久?忘了挨饿的光景了吗!?

有这五十贯钱,攒着娶媳妇儿吧不比买这破烂玩意儿强?你这个败家子!”

云克听见五十贯钱就换来这么一点点东西,这行为在他认知里就是极度败家的行为!

见老头儿气鼓鼓的坐在一旁生闷气,云二只好拿出自己杀手锏:

“爷,你听我说。你只要今年在族里选个年轻后生,把这种子育苗成功后种在我家那几亩田地。

替我伺候好这栽种辣椒的几亩地,我每个月给他两贯钱,算是我雇佣他的费用。等以后收获留下种子,我会将种子分发给族人,请全族的人都给我种上这辣椒,届时我会出钱收购,价钱上绝不会让族人们吃亏!

不过辣椒一定要种旱田,可种不得水田,水太多了会泡坏苗子。”

“啥?伺候几亩地就每个月给两贯钱?!

你真的是个败家子!再说了,你这什么辣……辣椒如此金贵,

族里的年轻后生没人能担此重任,还得是俺这把老骨头亲自伺候俺才能放心!

你给俺说说你这辣椒要怎么去种,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一听每月有两贯钱,云克立马来了精神,嚷嚷着只有自己才能胜任云二这个艰巨的任务!

面对云克这老头子的以权谋私,云二有些哭笑不得,难怪在自己那个时代,村长们都能一个两个的别墅靠大海!

云二在心里回忆了一下辣椒的种植注意事项。

【1. 土地准备: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连作(通常与豆类、禾本科作物轮作)。

整地:深耕20-30厘米,施基肥(以腐熟厩肥、草木灰为主),耙平作畦,南方多雨地区筑高垄防涝。

2. 播种与育苗:播种时间:春播(2-3月)。

育苗:种子温水浸泡1-2日后点播于苗床,覆盖稻草保温保湿,出苗后逐渐揭草炼苗。

移栽:苗高10-15厘米、具4-5片真叶时带土移栽,株距30-40厘米,行距50-60厘米。

3.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幼苗期浅锄松土,花期前深耕一次,结合培土防倒伏。

施肥:生长期追施稀薄人粪尿或豆饼肥,花果期增施草木灰(补钾促果)。

灌溉: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花期控水防落花,果期适度灌溉(忌积水)。

整枝:部分地区摘除第一朵花(“打顶”),促分枝增产。

4. 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间作大蒜、韭菜驱避蚜虫;人工捕捉地老虎、烟青虫。

土法药剂:喷洒烟叶浸出液(治蚜虫)、石灰水(防病害),撒草木灰抑制真菌。

5. 采收与留种

青椒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干椒待完全红熟后连株拔起,悬挂通风处阴干。

留种果需充分成熟,取中部果实种子(认为发育最佳)。】

在脑海里完成了对辣椒种植注意事项的回忆,

云二知道说多了云克肯定记不住,于是他提炼了一部分关键词条:

“爷,这种子自己种之前先用温水泡发两天,后点播在肥土苗床里,覆盖上稻草保温保湿,看到出苗后一点一点的把稻草揭开。。

出苗后大约一到两寸、有四五片深色叶子的时时候带土挖出来,一窝一窝的移栽,可不敢种的太近,一般距离十寸左右。

在苗子小的时候要浅锄松土,零星开花的时候要深耕一次,每一株苗子培上两捧土防止根子浅了倒成一片。

至于施肥嘛,您老是行家,在苗子的时候给它们撒两瓢兑水的粪尿就成,开始开花结果了,就把您灶坑里的草木灰拿去撒几把就成。 ”

“咕咚咕咚……”

云二端起桌子上的大碗灌了几口水接着说道:

“至于土地整备:一定要深耕,弄些腐熟厩肥、草木灰一起翻在土里,起高垄。”

见云克紧紧皱着眉头,云二问到:“爷?您清楚了没?不清楚我再给您讲一遍。”

云克摆摆手:“你这辣椒要求真他娘的高!倒也对的起每月两贯钱的高昂价值!

不过,你放心!你爷我也是伺候一辈子庄稼的老把式了,你小子就瞧好了吧!

捉虫、赶鸟,浇水施肥,你爷我用不着你在这俺面前絮絮叨叨!”

看着自信满满的云克,云二也不再多说什么。

的确如云克所说,从出生落地到现在一把年纪,月月年年的都在土地里刨食儿,

对在土地上伺候庄稼的能力是千千万万个云克这样的平民老百姓为数不多能够在人前炫耀的本领。

云二笑了笑:“不愧是咱们的族长!那我给您老说第二个让族人赚钱的路子。”

“啥?你还要败家?”云克一听这话,瞬间坐不住了。

“爷,我败啥家!?我这是给族人们寻了一个进项!

只有让族人们腰包都鼓起来,这样才能让咱们族里的孩子都能够上得起私塾,这样才会识文断字,甚至成为读书人!”

云二使出了在这个时代的最强诱惑,知识的力量!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够上学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是所有底层人最大的奢望!

“你,你,,你说,什,什么?俺们村的孩子也能成为读书人???”云克神情激动的询问道。

【大家需要知道是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明清的不一样:唐贞观时期(627-649年)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下面的资料是历史上贞观时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对读书人不同阶段的称谓:贞观时期科举制度的核心内容:

科目分类:

分为常科(定期考试)包括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着重考察儒家经典(如《五经》《礼记》《左传》)和着重背诵和注疏,考试形式为填空和解释经义,也就是后世的名词解释题目。

而进士科:主要以诗赋、策论(时政分析)为主,难度很高,这是士子最重视的科目。

除开常科外还有其他的科目,例如:明法(法律)、明算(数学)、明书(书法)、童子科(选拔神童)等,但与常科相比,其地位较低。

除了以上两种外还有特殊的制科,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不定期考试。

制科由皇帝临时设科,比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等,用以选拔特殊人才,及第者可直接授官。

考试流程则是有有生徒和乡贡两种:

所谓的生徒就是指中央官学:例如国子监、弘文馆等和地方官学的学生,经校内考试合格后直接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而乡贡则是指未入官学的士人,需通过州县选拔考试,称为“解试”,考试合格者将由由地方上解送至长安参加省试。

接下来就是整个科举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省试!!!

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每年一次,通过者称为“及第”,进士科仅录取数人至数十人,丝毫不亚于后世的院士选拔难度。

通过省试后的及第进士还要经过吏部铨选,也就是及第者需通过吏部考核(身、言、书、判)方可授官。

考试特点

荐举遗风:考生需向权贵投递“行卷”,类似于后世的诗文作品、sci论文等,以博取声誉,社会名流的推荐对录取影响所占比重较大,就好比是后世的读博推荐信一般。

重诗赋才华:进士科因诗赋难度高,逐渐成为精英阶层的象征,形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讲完上面的考试相关的要求和内容,为了让大部分读者大大更好的区分唐朝贞观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清科举制度的区别,接下来我们从当时的读书人称谓来看一看。

贞观时期读书人的阶段称谓:未入仕阶段(唐代无“童生”一词,此称多见于明清)。

生徒:是指在官学就读的学生,享有直接参加省试的资格。(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特权都在彰显着自己独特。)

乡贡:通过州县解试的地方上的考生,会获荐送中央参加省试。

科举及第后会分成进士及第和明经及第:

进士及第:通过省试的考生,则会被分成甲第(一甲)、乙第(二甲)等,第一名会被称为“状头”,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状元,(注:宋代开始才被称为“状元”)。

明经及第:通过明经科者,授官起点通常低于进士。

释褐是指及第者通过吏部铨选后会脱去布衣换成朝廷的官服,标志着从此正式进入官僚体系。

除开以上所说的不同称谓,贞观时期的读书人还有着一些特殊的称谓:

白衣或是布衣:是指未取得功名的平民士人。(和出师表的臣本布衣意思相差无几。)

举人:唐代的举人是指通过解试的乡贡(需要注意的是明清的“举人”是指通过省级考试的考生,与唐代的举人完全不相干)。

至于贞观科举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科举为寒门士子提供上升通道,削弱魏晋以来的士族特权。

贞观科举与明清科举的区别在于唐代科举录取率极低(年均约30人),且无固定“秀才”“举人”等级,流程也是比较简单。】

看着云克激动的快要开始筛糠了,云二赶紧扶住他:“爷!别瞎激动!我只是这样说一说而已,您老快坐下喝口水顺顺气!”

不料云克一把揪住云二的衣领,语气坚决的说道:“二娃子!俺知道你打小就聪明!如今你更是当了官儿!

俺们云氏一族的族长位置俺现在就能召集全部的族人宣布你为新的族长!但俺只希望你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儿!

待会儿你成了俺们云氏一族的新族长后你就要担任起族长的担子,一定要让俺们云氏一族的后辈能够依靠你站起来!

你一定要帮帮族人们!让他们不再只能在地里刨食儿,要为他们找一条新的活路!

俺能力有限,担任族长三十余年,能做的仅仅只是让族人活下去而已,而你不一样,俺相信你能带着族人顿顿吃上大肉!”

云二听完顿时沉默了,难怪后世一直在淡化宗族概念,在那个时空受到的教育在跨越近两千年后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爷,您在胡说八道些什么?别看您现在五十多快六十了,您这个年纪正是打拼的时候,族长这担子还是您继续挑着吧!

我云二是云氏一族的族人,那就一辈子都是,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将族人们都扶持起来,将来我要是有能力了,二狗叔家养的大黄我都得给它弄到衙门里去当警犬,让它也领一份捕头的月例!”

“啥是警犬?它为啥能领银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