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 第150章 大旱初起

\"牧之!快!让本宫试试!”

李承乾看着在天空之上不断变化方向的风筝,兴奋的朝着云二喊道。

云二将风筝的线圈交到李承乾的手里嘱咐道:“殿下!跑起来!一边跑一边拽动这风筝线!”

“好!”

“哈哈哈、飞起来咯!本宫这风筝越放越高咯!”

看着李承乾此时此刻彻底放开了被压抑住的天性,云二在一旁替这位历史上的不幸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双手拢在嘴边呈喇叭状:

“哈哈哈哈!殿下!跑啊!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咯!”

受了云二鼓舞的李承乾越跑跑尽兴,跑到最后甚至把鞋子都跑掉了,这一幕可把一旁记录太子日常的宦官看的一阵皱眉!

疯跑了一阵之后,李承乾顶着个面红耳赤的小脸来到云二几人身边:“哈哈,牧之,风筝本宫玩尽兴了,咱们什么时候去钓鱼去?”

“不急不急!现在天色还早着呢!您先歇一会儿。”云二随手接过赵力递过来的椅子给李承乾坐下,而他和程处默、牛明玉则是习惯性的躺在草地上。

见到这一幕,李承乾有些震惊的问道:“牧之,你们三人为何要睡在草地上?圣人云.........”

“诶诶!殿下打住!您现在是出来玩儿的,不是在宫里,咱们怎么舒服怎么来,只要不触犯大唐律例即可,放轻松!”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听见云二这种说法,完全和他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驰。

看着他们三人舒服的眯着眼睛,李承乾攥紧了小拳头思考了一番,他猛地站起身,一脚踢开椅子,也学着云二的样子躺在草地上,眯着眼睛晒太阳。

云二还很合时宜的递过来一根草根,李承乾有些懵逼的接过这一根草根后才发现他们三人都在嘴里叼着这一根野草。

“牧之,这样叼着这一根野草有什么用处?”

“没什么用处,只是这样显得很酷!”

“什么叫、、酷?”

“酷就是很吊炸天的意思。”程处默用云二给他解释的吊炸天解释给李承乾听。

“哦,原来是这样!”

李承乾尽管不太懂吊炸天和酷是什么意思,他还是学着几人的样子将草根儿塞进嘴里,翘着二郎腿看着天空。

而另一旁负责记录太子日常行为的宦官却是黑着一张脸,口中不断的碎碎念:“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那可咋办哟!我的个亲娘祖奶奶!”

【昼夜交替】

云府的后院内,云二自制的烧烤架上正在滋滋的冒着大油,云二穿着后世式样的花围腰,双臂上带着花袖套,正在拿着刷子不断的往烤鱼身上刷着油。

蹲在一旁的李承乾经过一白天一整天的疯玩儿,现在的他已经卸下了太子身份的痛苦面具。

他聚精会神的盯着不断翻转转动的烤鱼:“牧之,好了没有?现在能吃了吗?”

“我的太子爷!这话您已经问了不下八百遍了!您等一等好吗?您要不先看看处默和明玉烤的肉串儿?那应该能吃了,您先吃一点垫吧垫吧?”

云二指向一旁正在烤肉串的两人对李承乾建议道。

李承乾顺着云二手指向的方向看过去,只见黑烟缭绕,烤架上的肉串早已经看不出肉的颜色,只剩一坨黑乎乎的不知名的物质被程处默来回翻转的继续炙烤。

听见太子和云二的谈话,程处默的视线正好和李承乾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他当即呲着大牙开口道:“殿下,俺烤的肉串好了,您先来一点尝尝?这可是俺第一次烤烧烤呢!”

\"咕咚~”

李承乾艰难的露出一个笑容,连连摆手道:“不、、不用了!”

“您和俺客气啥?俺们以后都是您的左膀右臂,这可是陛下亲口承认的!别说给您烤个烧烤,就算日后您要俺们三个去把颉利可汗那厮给抓来,俺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云二和牛明玉同时抬眼看了一眼程处默,这狗日的嘴巴怎么没有遮拦?难道想被李二打屁股不成?!

“处默!别张着个破嘴就胡说八道!你那烟熏火燎的黑烤肉都堵不上你的破嘴?”

见云二骂自己,程处默刚要反驳,却被一旁的牛明玉拽了拽自己衣角,看着牛明玉皱着的眉头,他只好改口道:

“俺烤的肉串可好吃了!不信让明玉尝一个试试!”

看着程处默递过来带着火星子的焦黑肉串,牛明玉很坚决的伸手阻拦道:“嗯!不用尝我都知道处默烤的肉串的确很美味!”

“明玉!你啥意思!?”

看着气急败坏的程处默,云二和李承乾、牛明玉对视一会儿哈哈哈大笑起来,

“来来来!殿下,这鱼头给您吃,新年吃鱼头万事不用愁!”云二将烤鱼的鱼头夹给了李承乾。

“这、、这鱼头本宫该怎么吃?”李承乾看着面前硕大的鱼脑袋泛起了嘀咕。

“您就随意一些,用手拿着啃,掰开鱼头,里面的鱼脑髓可是特别美味的!”

听了云二的指导,李承乾抓住鱼头,奋力一掰,抱着鱼脑袋就啃了起来 。

“嗯!真的很好吃!”

云二见大家都吃的热火朝天的,他提议道:“你们继续吃,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好啊!”

“二子,你啥时候会讲故事了!?”

“别哔哔赖赖的!今儿小爷就给你开开眼!”

云二用力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便开始给 众人讲起了故事来:

“自女娲补天以来,剩下的一块补天石便掉落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处,此仙石夺天地之精华日夜修炼,最终在某一天化形而出,变成了一只石猴!

大妖出世,瞬间惊动了北俱芦洲、西牛贺州、南部瞻洲的各界大能....................”

“啊~,今天已经很晚了,咱们就先讲到这里吧,别累着殿下才是!”云二讲述的故事戛然而止!

正听的聚精会神的几人连同一旁悄悄听故事的侍卫、家将等立即爆发出了抗议:

“不!”

“牧之!本宫不困,你接着讲吧,孙悟空和如来佛祖的赌约,到底是谁赢了?”

“就是!孙猴子往如来佛祖手上撒尿,那佛祖没有怪罪他吗?”

看着激情四射的听众,云二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行了行了!已经很晚了,太子该休息了,不然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咱们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见云二搬出父皇来压迫众人,李承乾只好悻悻的说道:“好吧!那明天你一定要接着讲给本宫听。”

“没问题的!包讲的!‘

在云二的承诺保证下。李承乾才在宦官的伺候下入了眠。

而云二则是看着窗外黑黢黢的夜空,在心里呢喃道:李承乾,有小爷在,这一世小爷必定要让你过的精彩无比...........

【翌日·显德殿内。】

李世民拿着关于李承乾昨日从出宫以后,一直直到回宫里的记录。

看着上面记载的种种行为,原本已经准备好接受大唐皇帝陛下怒火的宦官,却意想不到的听见了陛下的笑声。

“呵呵,原本朕以为乾儿长于妇人之手,多少会缺乏一些阳刚之气,没曾想是朕多虑了。乾儿可曾回宫了?”

负责照顾李承乾的宦官赶紧回答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今儿一早就回到了宫里,此时正在太子少师李刚、李少师处听讲。”

“嗯,你且下去吧,需尽心照顾好太子,”

“奴婢莫敢不从!”

挥手屏退这些宦官,李二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继续批阅折子,接连批了几份折子,让李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现在不过是贞观初年五月,自己接连批阅到十来份关中州县报上来的旱灾折子,都在说自年后以来,老天一直不曾下雨,现在河流水位下降严重,庄稼生长艰难,可能面临绝收之境!

李二不信邪,怎么可能突然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州县同时受灾的诡异情况,他将后续的折子一股脑的翻找出来,他深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关中五十四县中赫然五十座州县上报初见旱灾端倪!

“砰!”

“让百骑司督尉来见朕!”李二一屁股坐在座椅上揉着自己隐隐发胀的脑袋。

想了想,他继续说道:“让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封伦一同前来见朕!”

看着内侍匆忙离去的背影,李世民不禁感觉自己口中一阵酸楚,他闭着眼靠在椅子上,王德上前来给他揉着太阳穴。

李二在心中不断地自问:难道朕真的错了吗?!朕迫不得已之下才杀掉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可朕若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清洗我秦王府的所有人!

难道这就是上苍对朕降下的责罚?该死的!朕岂能轻易认输?!天若不服,那朕也要带领千军万马和你斗上一斗!

李二的斗志重新被点燃,他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起来,看着从大殿外赶来的五人,李二的帝王威严抑制不住的散发出来。

“臣等拜见陛下!”

“赐座!”

“谢陛下!”

“百骑司督尉何在?!”

“臣在!”

李二锐利的眼神刚和百骑司督尉的视线相交,后者立马跪在地上,那督尉实在是太清楚不过李二这样的眼神,定然是出事儿了!

“百骑司是干什么吃的!关中五十四座州县,赫然有五十座州县已经出现大旱征兆,你们百骑司竟然无人给朕禀报!”

李世民此话一出,顿时给在场的众人掀起一阵信息上的巨浪!

“陛下!臣实在不知情啊!陛下饶命!”

面对百骑司督尉的求饶,李世民只觉得心中烦闷无比。他高声呵斥道:“闭嘴!来人!将百骑司督尉罢官夺职,行腰斩之刑,其家眷悉数流浪岭南!”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国朝刚改元不久,不可用酷刑啊!”房玄龄立即出声阻止李二的暴虐命令。

李二皱了皱眉头,冷声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朕将这厮拉下去!”

\"陛下!陛下!呜呜.........”百骑司的督尉叫喊了两声,下巴就被侍卫给卸掉、拖了出去。

见李世民现在正在气头上,没人敢再进行劝阻。

“今日急招诸位前来,就是为了关中大旱之事儿,诸公商议商议,该如何解决?!”李世民语带怒气的询问着几人。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长孙无忌站了起来说道:“陛下,此事儿非同小可!臣以为应当做两手准备!

第一,朝廷现在就开始准备救灾的粮食、药品等物资。

第二则是立马派人下到各州县去查探实际情况发展到哪一步了,朝廷只有得到详细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不是。”

杜如晦也是在此时站起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暂时还不能泄露出去,万一被百姓所知晓,则一定会发生疯狂囤积货物、粮食等不利行为。

朝廷准备赈灾的物资、粮食等,都需要以别的名义去做,且不能把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应当密令关中以外的州县刺史,提前筹备粮食。”

李世民点点头:“这些都需要你们一起商议一番,明日拿一个具体章程给朕看看是否具体可行!”

“臣等遵旨!”

“你们且想一想国朝如何才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关中大旱频繁的困境。”李二接着又抛出一个史诗级难题。

房玄龄咬了咬牙道:“陛下!关中州县频繁有旱情出现,无非关乎于水利二字!臣以为,国朝应该重视水利和漕运。

应当效仿隋炀帝杨广,在关内修建各项水利工程,包括但不限于运河一类水利工程!一来既可以解决种地难的问题,二来也可发展漕运,解决货运运输难得问题。”

封伦立即反驳道:“陛下不可!隋炀帝前车之鉴尚还历历在目,修建水利、运河,耗费巨大 ,征发民夫何止百万?

说句大不敬得话,若非隋炀帝杨广执意修建大运河,又岂能逼的天下得百姓反他?误了卿卿性命乎?”

“大胆!好个封伦!竟敢讲如此大不敬之言!”长孙无忌狂怒出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