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猎刺杀案尘埃落定后,女帝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白昭。
\"白爱卿。\"女帝指尖轻叩案几,\"谢临这次立了大功。\"
白昭垂首:\"为君分忧,是臣等的本分。\"
女帝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谢临的生父是谁?\"
白昭心头一跳。
\"二十年前,皇家那位嫡子,才华横溢,却因是男子,不得重用。\"女帝慢条斯理地展开一幅画像,\"后来他离家出走,再未归来。\"
画中男子眉目如画,与谢临有七分相似。
白昭瞳孔微缩:\"陛下是说......\"
\"谢临的父亲,是朕的亲弟弟。\"女帝轻声道,\"当年他化名参加科举,高中状元,却因男子身份被揭穿,险些问斩。\"
白昭回到府中时,谢临正在院中练剑。
寒光闪烁间,他身形如鹤,一招一式凌厉非常,全然不似平日温润模样。白昭站在廊下静静看着,忽然想起女帝最后那句话——
\"谢临身上流着皇室的血,朕要给他应得的位置。\"
\"看够了?\"谢临收剑入鞘,额间薄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白昭递上帕子:\"有个消息,你听了别激动。\"
谢临挑眉。
\"你父亲......是先帝流落在外的皇女。\"
剑鞘\"咣当\"一声落地。
——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女帝当众宣布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准许男子参加科举,量才录用。
第二道:册封谢临为\"临安郡王\",赐府邸一座。
满朝哗然。
礼部尚书当场晕厥,兵部侍郎面如土色。谢临站在殿中央,一袭郡王朝服,神色平静地接过圣旨。
白昭看着阳光下耀眼夺目的夫君,忽然觉得胸口发烫。
...
当夜,谢临在郡王府设宴。
\"怎么闷闷不乐的?\"他执壶为白昭斟酒,\"嫌为夫爬得太高了?\"
白昭摇头:\"我在想......\"
\"想什么?\"
\"想我娘。\"白昭轻声道,\"二十年前,她奉命追捕一位男扮女装的科举案犯,那人跳崖自尽......\"
谢临的手猛地收紧。
\"现在想来,那人应该就是你父亲。\"白昭抬头,眼眶微红,\"谢临,我娘......\"
\"都过去了。\"谢临突然将她拉入怀中,\"上一辈的恩怨,不该由我们来背负。\"
白昭埋在他胸前,闻着熟悉的冷香,忽然觉得无比安心。
...
翌日清晨,白昭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怎么回事?\"她揉着眼起身。
侍女慌张跑来:\"大人,不好了!一群举子在府外闹事,说、说......\"
\"说什么?\"
\"说男子为官有违祖制,要郡王给个说法!\"
白昭披衣出门,只见谢临已经站在府门前。他一身素袍,手持一卷《论语》,正与那群闹事的举子辩论。
阳光洒在他身上,衬得他如谪仙般清贵出尘。
\"《论语》有云:'有教无类'。\"谢临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诸位饱读诗书,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举子们面面相觑。
\"今日我谢临站在这里,不为权势,只为讨一个公道。\"他环视众人,\"男子为何不能为国效力?又为何一定要困于后宅?\"
白昭站在门内,看着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夫君,忽然笑了。
...
那夜,白昭在书房批阅公文到深夜。
谢临端着一碗甜汤进来:\"妻主,好生勤勉。\"
白昭埋在他脖颈:\"我的郡主陛下,吃醋了?\"
\"是啊。\"谢临摩挲她的发丝,\"现在全京城的公子都想嫁给你。\"
白昭低笑,忽然从案下抽出一卷奏折:\"看看这个。\"
谢临展开一看,是《男子参军试行条例》。
\"你......\"
\"既然男子可以为官,为何不能从军?\"白昭吻了吻他的下巴,\"谢临,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道。\"
烛光下,两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