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明1914 > 第150章 燃烧旧世界的火

明1914 第150章 燃烧旧世界的火

作者:与其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7 07:49:58 来源:小说旗

1906年的明帝国在凛冬中点燃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焚向作坊主——《工价与工时管制法》规定\"凡雇工超八小时者,每刻罚明元1分\"。

第二把火灼烤太医院——根据德国的《医疗保险法》而编纂的《医疗救助法》。资本必须为手下工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疾病津贴,以保障工人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照顾,减轻其因疾病导致的经济负担;

第三把火直接烧毁了史官的体面——《江北见闻录》被印进教科书时,编纂者特意在崇祯罪己诏旁批注:据《甲申纪事》载:崇祯十七年南京人市,幼童价不及一斗米。

满清军机处急递的密奏里写满了\"自毁纲常\",柏林方面、维也纳方面、伦敦以及巴黎方面却为此爆发激烈辩论,至于圣彼得堡?他们正被手里的革命闹得根本没有心情去看别的国家,又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远东最大的敌人也是盟友的改变呢?而应天府的茶馆中,老匠人抿着茶沫笑道:\"咱们陛下这是...把祖坟刨了给大伙种红薯呢!\"

伦敦《经济学人》惊呼这是\"东方社会主义的诞生\"

此时远在芬兰库奥卡拉的“瓦萨”别墅中,一个身材中等一头凌乱深色头发留着整齐的短胡须面容消瘦的中年男人看着手中的《远东通讯》中有关于远东明帝国的改革不免笑了,他的手指下意识敲打桌面。

“这是戴着丝绸手套的铁拳,资产阶级的工时工价立法不过是为了更加高效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这点而言,朱氏家族要远比罗曼诺夫家族聪明得多得多。”

他这么笑着放下了手中的《远东通讯》。

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闻言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手中泡好的咖啡放到了男人面前,“伊里奇同志,我想这是帝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的让步,我们需要多与远东的同志交流有关这方面的事,虽然明帝国是最早立法准许工团存在的国家,但这样的让步并不能让我们停下。”

“克鲁普斯卡娅同志,你的说法并没有错,我想我们的下一站不再是伦敦,而是应天府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轻轻笑着,“看来我们必须要去远东看看在那里的同志了。”

窗外的芬兰湾正泛起冰裂的脆响。\"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伊里奇突然用铅笔戳穿报纸上明帝的肖像,\"这些改革就像是掺了鸦片的伏特加——能让无产阶级忘记革命的滋味,这会让西欧工人觉得,不用革命也能过上好日子!\"

克鲁普斯卡娅默默调暗煤油灯。光影摇曳间,报纸头条\"东方社会主义\"的字样在墙上投下巨大阴影,宛如1905年冬宫广场上的骑兵轮廓。

\"但伊里奇同志,\"她递过糖罐时轻声道,\"如果连明帝国都能允许工团存在...或许我们该重新评估资产阶级的韧性?\"

伊里奇突然大笑,笑声惊飞了窗外的寒鸦:\"所以更要去应天府!去看看这个——\"他抖了抖报纸,恰露出背面满清谴责的报道,\"能把'祖坟变红薯田'的帝国中到底藏了多少真家伙!\"

窗外,一只寒鸦掠过冰面。两千公里外,布隆施泰因的雪橇正碾过西伯利亚的冻土,他怀中报纸上\"明帝国工团\"的字样,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依然发烫。他听着身边和他同样因沙皇政府镇压而被逮捕的苏维埃同志讲着在远东发生的改革,心里产生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我必须得去远东看看这个古老的帝国,有关于无产者的改革。

他因冻伤的手指攥紧报纸,他突然意识到——东方这座'活化石'的裂缝里,或许藏着点燃整个旧世界的火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