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错撩清冷郎君后 > 第53章 入京

错撩清冷郎君后 第53章 入京

作者:北子礁的逍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7 09:59:42 来源:小说旗

残秋叶落,冷露无声。后院的娘子们已然换了灰蓝长袄,里头是靛蓝的棉布裙子,看着比夏衣更老气了些。

前院公房里的气压,比这暮秋肃杀之气还要沉重些。

宋辙看了汝州抵着最后关头才交上来的税银,沉声问道:“这账你们同知大人看过?”

押送银子来的,是知府衙门户房的书吏,不敢正面答宋辙的话,摸出一张书信道:“这是王同知亲笔写的欠条,还请大人过目。”

何提举纳闷道:“除了遭灾的府县今年免了税,其他州府再难也是交足了,汝州自来富贵,却偏生拖欠,这是何意?”

那书吏一脸惆怅,只对着何提举摇头。

宋辙不收这些银子,只叫那书吏原路带回去,似笑非笑道:“这书信你也给王同知退去,只告诉他一句,本官体谅他代收税银的艰辛,但凡事一码归一码,他的苦劳我自会禀明朝廷,这功劳与能力亦然如此。”

书吏不敢马虎,认真将话记下,王同知听得眼冒金星,他先前丛税银里抽了二十万出来贴补自己,实在是痛心煮熟的鸭子飞去。

而今眼里皆是冷意,只恨不得拿了他银子不办事的人,千刀万剐了去。

“王知府何时来上任?”新来的王若禺偏生与他是同宗,一个姓氏这岂不是又打自己的脸。

师爷无奈道:“王知府的口信前后脚到的,说是家中老父身子不好了,已向吏部告假下月上任。”

王若禺自然是听到了汝州税银之事,他可不想来替人收拾烂摊子。

王同知听罢连说几个好,又摔了一套茶盏,这才罢休。

山东道的监察御史衙门收了一封匿名信,里头是前汝州知府汤玉整七页二十八条罪行。

单说前面三页就足以见他灭九族。

御史薛绶是前年的二甲进士,虽是七品芝麻官,但身负替天子巡狩之责,因此做事谨慎小心,不敢疏忽。

收到这匿名信,他哪里敢置之不理,这信写的也详细,何时何地何人在场都说的一清二楚,甚至写信之人还附注了他手里有证据。

此事非同小可,薛绶收了信即刻启程去了玉京。

宋辙坐在院里晒着秋来难得的太阳,听得挼风来报,慢条斯理从摇椅上起来,缓缓道:“本官未收齐税银,理应去玉京请罪。”

“这事儿都是汝州府办事不力,哪里能怪在大人身上!”挼风是实诚又护主的,自然千错万错都是让人的错。

宋辙没好气敲了敲他的头道:“去准备着,明日就出发。”

黄昏过后,佑儿照旧去了宋辙屋里写字,却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对耳珰,示意她戴上:“这个是昨日出去看到的,倒是与你相配。”

宋辙屋里没铜镜,佑儿只得摸索着将耳珰戴进,可反复几次仍旧找不到那耳洞。

朱唇轻启,眼眸朦胧,几缕青丝俏皮落在她白皙的脖颈上,屋里渐生旖旎,叫人心缭乱。

宋辙不自觉红了耳尖,轻咳了声:“我帮……罢了,你一会儿回屋里戴吧。”

佑儿也觉着他这里没得铜镜,忒不方便些,眨巴眼睛笑道:“多谢大人赏呀!”

许是烛火惺忪,她笑得格外明艳,直到人离去后,宋辙才醒过神来,看着她留下的字迹沉溺。

翌日清晨,众人从衙门动身去玉京,皆瞟见了宋辙眼下的乌黑。

马车里,佑儿见宋辙今日仪表堂堂,还顶着那么重的眼圈看书,纳闷道:“这马车总晃悠,这上头的字大人看得清?”

宋辙斜着眼梢看她,撂下手头的书道:“自然看得清,你怎出此言?”

佑儿俏皮伶俐指了指他的眼下,笑道:“大人这眼睛都黑成一团了!昨夜难不成偷摸做了甚?”

听她提昨夜……宋辙忽而心虚,又遮掩着拿起书看,故作严肃道:“自然是想着去玉京的事。”

他嘴上说着这冠冕堂皇的借口,可只自己心里知道,昨夜一闭眼就是佑儿戴耳珰的模样,甚至梦里他竟然上前去,摩挲到了她柔软的耳垂。

那般玉软多娇,又好似并非耳垂,而是罗衫乍褪,酥慵之处。

如今两人坐在这狭小的马车里,静默之时甚至连彼此的呼吸也能听到。宋辙闭上眼是梦中的荒唐,睁开眼是娇俏佳人,除了看书还能做甚!

玉京繁华却不比济南街上活泼,得了宋辙的叮嘱,进了城门后,佑儿也只敢微微掀起一角帘子。

“这些人也不像做官的呀。”佑儿纳闷,转头就问道:“大人说三五步一个官眷,七八步一个皇亲,奴婢瞧着倒也不像。”

玉京比济南冷许多,宋辙将身上的斗篷拢了拢:“我何时骗过你,等我去户部交了差事,带你在街上逛街就晓得了。”

如今也不知是不是相处时间久了,彼此熟稔,宋辙已显少再自称本官,倒是佑儿守着规矩,可言语里也没得主仆样子。

挼风带着佑儿先回玉京的宅子收拾,虽早先在路上听说过宋辙有些私产,可瞧着这三进的院子还是目瞪口呆。

“只是三进罢了,这西园巷多是五进的府邸,佑儿姐见多了就不觉得新奇了。”挼风一面说一面介绍了守院的李伯给她认识。

从倒坐门往里头一路进来,青石铺地,院落平整。就几株榆钱树环着庭院花国,过了风雨连廊才见花厅。

又行过月洞门,翠竹栽种正堂两旁,别致风雅,屋后拐过甬道分了左右,挼风指着右边房舍道:“那边是大人书房,再后头是厨房,马厩。”

“这边是歇息的地方,大人说了佑儿姐住西厢房,那边虽小巧,但地龙烧得足却暖和。

说罢就听到隔壁孟府似在办宴席,戏班子唱曲声传了过来。

“那户人家姓孟,家里老爷外放山西任知府,少爷在翰林院当值,上次我回来听说,他家两个小姐都许了沈尚书的侄儿,怕是今后要平步青云了。”挼风说着家常话,引着佑儿到了西厢:“大人说,咱们如今也算外放,这些私事不必多理会。”

两女共侍一夫,这样的事不管在哪里都不算好听。

何况还是官家小姐,佑儿啧啧称奇:“难不成他家小姐们就任由父母之命?”

挼风上次回来还和李伯聊起过,估摸着日子道:“这我哪里晓得,不过算起来嚜,明年八月就要成婚了。”

下晌时,佑儿陪着李婆子在厨房忙活,才听得原是孟家夫人寿辰,她为人处事好,女儿教养的也好,家里亲友如今正热闹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