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19章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逐渐逼近。

三千士兵整齐列阵于他身后,全都严阵以待。

时间稍逝...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逐渐逼近。

抬眼远望,只见漫天元军骑兵飞速驰来,气势如虹,震撼人心。

“准备好弓箭!”

朱雄将手中战刀深深插入泥土,振声呼喊。

转而从背间抽出长弓,一口气架上六支箭矢,双目冷冽地紧盯着那群疾冲过来的敌人。

其麾下将士也纷纷照办,战刀抛在一边,取出随身弓弩。

每一名战士目光森然犀利,齐刷刷对准正急速靠近的敌方大军。

敌方队伍之中。

博尔古怒吼挥刀,当目睹前方已然布阵完毕的大明军队时,眸光中升腾起难以置信又滔滔不绝的愤怒。

“兄弟们,他们,就是那些人!”他嘶哑着声音咆哮:

“他们摧毁了我们王庭,杀害先皇和所有臣僚!”

“数以万计的手足乡亲丧命其手!”

“只有把他们都消灭干净,我们才有颜面回归与百姓解释!”

“兄弟们,冲啊...为家园复仇...”他疯狂嘶叫,一往无前率先冲锋,带着满腔恨意。

受到感染鼓舞,整个元军骑兵部队士气高涨,怒潮汹涌朝着朱雄所在方位席卷而来。

双方距离迅速缩短至二百丈、百五十丈、再到百丈最后只剩八十丈。

可惜博尔古没有意识到自己早被朱雄精准捕捉进视线内,六根锋利箭羽已经将其锁死。

待他进入最佳射击圈五十丈范围内。

瞬间朱雄一声令下:

“放!!!”

下一刻六支劲箭同时离弦。

直直穿过虚空划出清晰路径直射对方首领博尔古。

连响六声锐器刺穿**的惨烈声响。

博尔古应声落马,在半空中就被六股力量击得粉碎散架;那六枝穿透他的致命之箭继续往前狂飙,一举贯穿后头更多元兵,直接造成大量杀伤。

还没正面交锋,敌方主力将领便当场阵亡。

耳畔传来悦耳音符,“成功猎杀高级将领得到经验值加成二十点。”同时系统宣布道:“恭喜主人达成千人次斩首成就,奖励解锁完美境界射术。”

愣了一瞬,

朱雄不禁微微露出喜色,心想:“原来这就到标准了?”

说时迟那时快。

马上启动技能吸收程序完成掌握。

此刻其箭法资质再度质变提升——

十级水准:能够连续释放十枚箭镞并施以内功强化攻击属性,出手必定命中目标!

还没等到元兵反应恢复秩序之前。

先前那一记发箭动作其实就是在传达总攻信号呢。

于是乎伴随着震耳呐喊声响起:“杀啊!杀!!!”

顿时三千名大明士兵全力施展神射手段,倾泻暴雨般的箭影铺向蜂拥袭来的元国兵马。

惨剧连连。

不少元兵尚未接近正面战场就已被密密麻麻箭阵钉毙,坠跌马下。

更多惊慌失措的坐骑惨遭射杀,将骑手重重摔落地面,活生生被踏成肉泥。

就在此刻某个元兵失态大叫:“不好啦!博尔古大人遇害身亡...”

一听这话。

刚刚斗志昂扬的元军队伍霎时陷入混乱恐慌氛围里,军心涣散明显。

趁这个良辰吉时,

我方人员怎能轻易放弃如此天赐良机?立刻更加密集猛烈地进行二次打击一波接着一波。

有人紧急指挥补充:

“稳住阵脚!别乱!继续前进...替将军报仇...杀光明朝余孽....”新任命的次席官立即接过指挥棒。

然而其话才脱口。

突然不知何时出现一根隐匿黑影悄无声息瞄准此位副指挥官脖颈部位,瞬间精准爆头将其当场秒杀毙命!

须知道在一个正常作战环境下。

带队主脑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没了高层指引普通个体基本就跟乌合之众差不多没差。

所以朱雄现在采用针对性清除策略逐一狙杀对方各级军官干部成员。

毕竟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

普通士兵同指挥层之间区别显而易见,只要瞅瞅身上盔甲装饰就能辨析谁该挂彩滚蛋回家养老了。

如此持续操作下后果必然发生连锁效应导致敌人内部越发凌乱崩溃不可收拾

朱雄依然如故,冲在最前。

“誓死追随将军。”

“杀!!”

三千明军紧紧跟随着朱雄的脚步,朝元兵发动进攻。

尽管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此战结局却显得异常清晰。

大明帝国,应天府!

“你说什么?”

“朱雄率六千骑兵越过长城,进入北方领土了?”

听罢宫廷侍卫的禀报,朱元璋双眼圆睁,满脸难以置信。

“看来朱雄有些冒失了。”

旁边站立的朱标皱起眉头,“确实如此。”

“冒失至极。”

“长城与北方边界之地意味着什么?”

“若攻陷长城易如反掌,境外敌人怎会数千年来对长城充满畏惧?如果征伐草原轻松可得,又何来炎黄后代屡遭外敌侵扰?”

朱元璋微微摇头,流露出些许失望。

“陛下,殿下。”

“燕王起初也认为朱雄过于冲动。”

“然而,朱雄所取得的战绩却让燕王感到震惊不已。”

“仅以六千骑兵突破一万守军驻守的长城关隘,击杀两千余人,擒拿三千多人,自身损伤仅数百人。”禁军将领敬禀道。

得知这一结果后,

朱元璋与朱标相互对望了一眼,目光中满是诧异。

“父皇,我们恐怕都低估了朱雄。”

“他这少胜多、以弱克强之能不正如同昔日徐帅吗?”朱标随即微笑道。

“之后怎么样?”朱元璋急忙询问。

“朱雄接着带着五千余骑兵渡过长城,深入北方地域。

不过目前尚无进一步的战报传回。”禁军将领躬身作答。

“这朱雄的确带兵有方,可就这么带领数千兵力闯入北元核心腹地,虽有胆识,但却把整个部队置于险境。”

“实在不妥当。”朱元璋低声断言。

“父皇勿忧。”

“四弟素来机智,必有后续动作援救朱雄。”

“如此优秀的将领才十七岁,只需稍加磨砺即成我大明栋梁。”

“古来黄金万两易得,而一良将难得。”

“上天既送我大明这般人才朱雄,岂能让这份厚赐付诸东流?”朱标含笑安抚。

“密切注意北方战况消息,有任何动态马上告知于我。”朱元璋嘱咐眼前禁军。

“臣遵旨。”

禁军毕恭毕敬请命,而后缓缓退下。

“标儿。”

“眼下战斗结束,你立即去督管户部与兵部,将抚恤亡残将士之物资尽快下发。

朕坐拥天下疆土,这些立下功勋之人不可令其心寒。”

“在朝廷里有你主持。”

“在外部,则有老四去负责分发。

只有这样朕才会安心。”朱元璋语重心长对朱标讲道。

即使治国多年,对朝中文武官员的诚信,朱元璋仍然疑虑重重。

抚恤金与救灾钱粮竟也有官员贪墨现象屡见不鲜。

朱元璋尽管重罚连施,仍有人甘冒死罪觊觎这笔不应染指的钱财。

“父皇尽请放心。”

“此事由儿臣亲身执行。”朱标立即屈身回答。

“还有啊。”

“再过几日便是儿媳妇的忌辰了吧?”

“你要记得带上允通前去祭拜一次。”

“明白,这么多年你知道你心中压抑甚久,先是失去兄长和母亲,接着因难产丧妻。

或许你对允通颇有微辞,可他毕竟是你的儿子,请莫轻待他。”朱元璋语气沉稳地叮嘱道。

“父皇教诲,孩儿谨记在心。”朱标郑重一拜,眼眸闪烁复杂的情绪。

“行啦,你回去吧。”

“还有一堆奏章等着咱们批阅呢。”朱元璋淡然一笑,对儿子朱标挥了挥手。

“臣儿告退。”朱标躬身行礼,随后退出了议政殿。

朱元璋轻叹一声:“标儿啊,为父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你。

我年事已高,这天下迟早是你的。”他默默注视着朱标的背影。

回到东宫后——

一名风姿绰约、身着华丽的宫装女子立即迎了出来。

她正是太子侧妃吕氏。

尽管太子正妃常氏早已去世多年,吕氏却始终未获晋升。

“殿下回来了。”

“奴家这就命人准备膳食。”

“允炆,快来拜见你父亲。”

见到朱标,吕氏笑吟吟地上前迎接,一旁站着的是十几岁的少年朱允炆,此刻正是那个将经历皇位争夺之难的君主。

“儿臣参见父王。”朱允炆恭敬地向朱标下跪行礼。

朱标点了点头:“起来吧。”稍停片刻又环顾四周,“允熥人呢?”

提起朱允熥,吕氏眼眸中掠过一丝阴翳,但很快掩饰过去。

她在太子府名义上虽为女主人,却一直挂着侧妃名号未变,而且自己的儿子虽年长,终究不过是庶出而已,这让吕氏心里对朱允熥满是警惕和防备。

“朱允熥应该在太子殿那边玩耍吧。

若是殿下有事需要吩咐他,我去叫便是。”吕氏表面上慈祥地说。

“不必麻烦了。”朱标摆了摆手,“一会儿你告知他,他母亲的忌日到了,到时候随本宫一同祭奠。”

话毕,朱标径直朝着东宫内殿走去。

听到祭奠二字,吕氏心中涌起更多的恨意。

“殿下,我已经伺候你这么长时间,你居然还在惦记那个贱人。

她有什么值得你这样牵肠挂肚?”

一旁的朱允炆闻言缓缓站了起来,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伤感:“娘,父王是不是不太喜欢我呀?”

“不会的。”吕氏忙笑着说道,“你是天资聪颖的好孩子,父王怎么会不喜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