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13章 标儿觉得应有何等奖赏呢?”

朱雄微笑着摆手示意。\"谢将军!”

众将士连忙高声道谢,挺直身躯,士气振奋。

接着,朱雄看向刘磊:“刘副守备,这一仗的具体战果和损失是否已整理清楚?”

私下里,他会喊刘磊“老哥”

但在战士们面前,自当按官衔称呼。

……

“回禀将军,业已统计完毕。”

刘磊答道:

“此次大战,我军阵亡五百一十八人,受伤六百七十九人;击杀敌人共计二千八百余名,俘虏达七千八百余名。”

“大捷!”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果,除去朱雄指挥有力,还因为元军士气低迷崩溃,丧失斗志,要不然仅靠坚固城防支撑,稍具斗志的他们必然造成远超当前伤亡的巨大损伤。

由此可见,在战场之上一旦失去信心,则再强大的部队也难免变成散兵游勇,败局随之确定无疑。\"将军,全赖您的金疮药,我第一军伤兵营存活的将士是其他军营的好几倍呢,这药止血效果真是令人称奇。”

刘磊此时向着朱雄说道。\"这批药本是本将从家中带来,没料到竟有如此奇效。

不过数量有限,还是留着给重伤员使用吧,其他伤势较轻、能熬过去的将士就莫要使用了。”

朱雄对刘磊解释道。\"我明白了。”

刘磊点头回应,“已经叮嘱随军军医照此办理了。”

“将军,此次捷报已经传至燕王殿下了。

如今我们攻克了北元都城,想必这场战争也该告一段落了。”

旁边有人说道。\"剿灭北元之役,在将军的率领下,我军已相继攻克六座城池以及这座北元都城,当属实至名归的头等功勋。”

“此次战功卓着,将军定能再进一步,前途无可限量啊!”

“的确。”

“以将军的才干,不单是担任守备毫无问题,即便晋升参将也是游刃有余。”

诸将士笑着附和。\"哈哈,说得没错。

凭将军的能力,参将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职位。

但我还是觉得不够。”

一众人笑着议论,为胜利而欣喜。

这样的成就让每个人都满心欢愉,光宗耀祖的大功就在眼前。\"各位且放心。”

刘磊这时开口道,“以我第一军这次建立的大功,朝廷绝不会辜负我们的。”

这时候,一位穿着亲卫服色的甲胄士卒走到朱雄身边,俯身禀报道:“将军,已经照指示传达下去,城中所有元军的战马均收集完毕。

目前我军可编配六千轻骑兵。”

这个人正是朱雄的亲信统领——陈权。

在数月的战斗里,他曾多次得到朱雄相救,因此对朱雄既尊敬又忠诚,自加入亲卫后更直言性命属于将军所有。

朱雄听闻点头肯定。

然而周围的刘磊和其他众千户们却疑惑地看着他。\"将军?”

“如今虽然已经攻下北元都城,战事看似结束,但将军为何还在筹备组建轻骑兵?”

刘磊不解问道。\"燕王罢兵的令状还未到达,所以这场战役实际上还没有落幕。

我想亲自率领这支轻骑兵突破长城防线,追捕北元皇帝。”

“若真的将其擒拿,那才算得上万古流芳的旷世奇勋啊。”

“诸位将士,敢不敢与我共同一试?能否建树这番大业,还望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朱雄带着期待注视大家,眼中燃烧的激情显露无遗。

听到这里,众人皆恍然大悟。

随即,刘磊及其他千户全部单膝跪下答道:“第一军全体将士只听从将军号令。”

“很好。”

朱雄对此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这段时间统帅第一军的经历,朱雄彻底赢得了部下的绝对信赖和支持。

此外,这次跨过长城追击尽管充满风险,但却是赢得更大荣誉的一个好机会。

若是成功擒获北元皇帝及其臣僚,则毫无疑问是不朽功绩,值得一拼。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有他们在战场上的精神领袖——朱雄。

跟随他攻无不克,自然让他们信心十足。\"刘副守备,马上筹备供六千轻骑兵十日所需的干粮和饮用水。

另外除了主要使用的战刀外,每位士兵还要配备一张弓和五十支箭。”

朱雄旋即命令刘磊做好相关准备。\"属下明白。”

刘磊欣然接受任务。

接着,他又转向其他的千户官员:“现在北元都城才安定下来,需要留下四千人负责驻守和监管投降士兵,你们各自安排部署。”

“遵命。”

其余几位千户纷纷应命退下。\"报告。”

又一名亲兵走近朱雄,低声道:“启禀将军,宫门外有一自称姓徐的千户请求面见。”

“姓徐?”

朱雄眉头微蹙,很快就想起了那位可能是徐家兄弟的人物。

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可那天发生的事情,依然在朱雄脑海中清晰如昨。

但说到底,今日的成就,也多亏当时他们那一番逼迫才促使自己更进一步。\"把他带过来。”

朱雄低沉地命令道。\"是。”

亲卫应声转身离开。

没过多久,一名身穿千户甲胄的将领匆匆而至。

一见到朱雄,便连忙躬身行礼:“参见朱将军。

属下刚收到应天国公府传来的一封信,特意为将军送来。”

说着,他递上了手中的信函。

……

“这信是现今国公徐辉祖的意思,还是他那两个弟弟徐增寿与徐膺绪安排的?”

朱雄并未急于接过书信,而是直视这位千户询问。\"回将军,这是徐增寿大人托人送来的。”

千户连忙回答。

不过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也完全不清楚信中的具体内容。\"有劳了。”

朱雄伸手接过书信,并客气地道谢了一声。

然而心中暗忖:徐增寿、徐膺绪……看来对我的情况了解得真是一清二楚啊。

现在我已经升为守备了,这才派人送信过来?果然是那副狗眼看人低的模样,毫无改观!

朱雄回忆当初入伍时的经历——若非自己拥有的独特体质能杀敌升级逐渐强大起来,也许早已丧命于沙场之间。

对于这两位徐家公子,朱雄实在没什么好印象。

拆开信件一看,朱雄脸上的冷色更加浓烈起来。\"想让我入赘到你们徐家,未免也太自以为是了。”

他低声嘀咕着,眼中满是愤怒。

对于一般人而言,入赘徐家或许的确是莫大的恩宠。

但在之前,就算为了锦儿可能会勉强答应;可如今不同了,他已经凭借赫赫战功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守备战将,可这些徐家人竟然还妄图让自己的未来绑定在他们家族身上。

这不是一般的羞辱,分明就是试图踩着朱雄的尊严,在众人面前肆意作践他!

“陈权。”

朱雄忽然开口。\"属下在!”

陈权立即回应。\"准备纸笔。”

朱雄语气冰冷地吩咐道。\"是。”

陈权不敢耽搁,立刻取来一张纸和笔墨摆放到朱雄面前。

朱雄提笔蘸墨,在纸上迅速写下了一句话后,将纸折好装进了信封中。

此时那位送信的千户显然还没走远,正在原地等待回复。\"麻烦你替我将回信送回去。”

朱雄将写好的信重新交给千户,淡淡说道。\"将军客气了,末将告退。”

千户接过信,随即退出帐外离开了。

而朱雄盯着手中那份来自徐增寿的原信,却并没有当场撕毁销毁,而是细心收进怀中妥善保存。\"徐增寿、徐膺绪……”

朱雄心中默念,“恐怕你们压根不知道我究竟拥有了什么样的能力。

你们应该明白,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籍籍无名的小商贩,而是今日威名昭着的大明最年轻守备战将。

即便这样,还想以这种卑劣手段压制于我,简直令人可笑!”

他的目光愈发锐利,冷笑道:

“等那一天,我亲自去应天府迎娶妙锦小姐,看你们兄弟又该如何自处。”

短短不到一年光阴,朱雄再非昔日酒铺里的少年,现在的他已具备了足够的底气。

即便是面对徐家这般庞大家族,也不再有任何畏惧之心。

世间虽以大明为主,但天下广阔并非仅有此境。

必要之时,以朱雄目前的实力,即便出海另立门户再打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份自信来源于实力的增长,绝非虚言。

最后,他默默检视了自己的最新属性:

姓名:朱雄

年龄:167岁

等级:9级

武学:9级龙象般若功(达到后天五重境界)

技能:6级箭术(六箭连珠,且能灌注劲气)、骑术圆满境界、3级八极拳、5级狂舞刀法

经验值需求:当前需368点(目标1000点)。

技能点:22点(可用于提升任意技能一级)。

在 past两个月的战斗中,朱雄率领大军冲锋陷阵,自己亲手斩杀了不少敌人,麾下的将士同样立下了赫赫战功。

短短不到三个月,朱雄连升四级。\"待我踏入先天境界,即便被千军万马围困,我也能击杀大半突围而去。

这种力量,在战场上谁又能阻挡我?”

“追击北元皇帝与溃军,用他们的鲜血助我踏上先天境界。”

“11级。”

朱雄眼中满是雄心壮志。

下令六千轻骑兵准备越长城出征,博取大功只是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朱雄希望借此战场经验突破到11级,达成武道入门的先天之境。

唯有拥有这般实力,朱雄才更加有所凭仗,不惧徐家的权势。

甚至凭借这样的力量带着妙锦远走高飞,朝廷也奈何不了他。

毕竟,

朱雄清楚历史,这次平定北元之后,边疆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有战乱。

尽管北元如今已日薄西山,但昔日的威望依然令人敬畏。

如今北元为大明所灭,周围的各个小国、族群必然更加畏惧大明,不敢轻易挑衅。

所以朱雄要抓住这停战前最后的机会,深入草原,赢得更多的战功和经验值。

正值夜幕降临之际,

在北元的都城,第一军驻扎在此。

攻克都城的大捷令士气高昂。

朱雄命令犒赏全军,因北元皇帝逃离时仓促,宫中留下了诸多肉食,朱雄便心安理得地将其用于犒赏将士。

喜悦之情弥漫全军,士兵们激动振奋。

犒赏结束后,明日就要启程前往长城,越长城展开追击。

转回京城,奉天殿内。\"臣等拜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例行的朝会正式开启,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太子朱标站在龙椅前的台阶上,俯视群臣,身着太子龙袍。\"平身吧。”

朱元璋轻挥了一下手,脸上的表情毫无波动。\"谢皇上。”

众大臣齐声呼谢,慢慢站起,文武两队分列两侧。\"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太监在一旁高声宣告。\"启奏皇上。”

户部尚书郁新走出列外,“北疆战报连连告捷,半年征战,十万大军所需的粮饷开支已占去了国库一半之多。

若继续下去,恐怕国库将捉襟见肘,请皇上做主。”

“北方战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了。”

“户部务必确保军需供给。”

朱元璋语气沉重地下令。\"臣领旨。”

郁新应答并退回。

又一位大臣站出来说:“启奏皇上,冬季即将来临,如果大战还未结束,一个月后就要开始为军队准备棉衣和棉絮之类的御寒物资,尤其是在北方,那里比南方更为寒冷。

恳请皇上决策。”

太子朱标接过话茬:“棉衣棉絮事宜,本宫早已筹备好。

一旦需要冬季作战,本宫自然会下达调拨命令。”

一直面无表情的朱元璋顿时笑逐颜开,夸奖道:“还是咱标儿聪慧,早早做好了准备。”

“父皇过誉,儿臣作为大明太子,自当为国家分忧。”

朱标转身恭敬回应。

朱元璋点头满意地说:

“好,很好。”

随即问道:“对了标儿,通政司筹建进展如何?”

“回父皇,通政司已安排妥当,不过关于大学士的人选,儿臣仍在筛选当中。”

朱标如实汇报。\"有标儿在,咱们就全无后顾之忧了。”

朱元璋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目光环视一圈,问众臣:“各位爱卿,还有何事需奏?”

话音刚落。

群臣尚未开口。

一阵急促的呼声传来。\"报!”

“八百里捷报已送达奉天殿外!”

“是否请圣上接见?”

只见一名禁军飞奔入殿,单膝跪地汇报情况。\"标儿、诸位爱卿,”

朱元璋听闻“捷报”

二字,满脸的笑容更甚,“看样子,老四又要给我们一个惊喜了。”

“宣!”

他朗声下令。

随即便见一名传报士卒匆匆跑到殿内,在正中央俯身而拜,所有官员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此处。\"臣叩见圣上。”

“臣奉燕王殿下将令,特来呈上捷报。”

该士卒言辞恭敬地道。\"平身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笑容满面。\"谢过圣上。”

士卒立即起身,高举手中捷报示于众人。\"标儿。”

朱元璋唤道。\"是,父皇。”

朱标随即步履稳健地来到士卒身旁,将捷报郑重接过,然后转身递回给皇帝,“父亲,请过目。”

不想朱元璋却说:“无需这般,既然是捷报,不如直接当着众卿读出来罢。

这是天下皆欢的好事,当与百官同享。”

“儿臣遵命。”

朱标毫不迟疑地展开信件,快速一瞥,便开口朗声道“儿臣朱棣、将军傅友德联名奏报——自攻克北元边城,重创其军以来,我灭元大军一鼓作气挺进,三月间,相继攻克北元二十余城。

其中,儿臣麾下朱雄统领第一军,三个月中连续拿下六座城池,数日前终攻陷北元都城,至此收复长城以内所有属于我大明之地。

如今,北元残部已经逃亡草原深处。”

“北元——仅剩虚名!”

伴随着朗读的声音,朱标的神情也逐渐流露出欣喜。

随着这捷报传开,北元终于灭亡。

这意味着,对于明朝而言,北部最大的威胁彻底解除;同时意味着前任王朝的最后一丝痕迹,也已经被扫清。

自此之后。

中原辽阔的土地之上,北境之内长城之外,将不再存有一个名为“元”

的国度,只有大明一统江山!

这样的结果,对朱元璋个人意义同样重大:他已经成功将前朝完全驱逐出了汉人领地之外。

这怎能不令他欢欣?

“太好啦!太好啦!太好啦!”

朱元璋情难自抑站起,兴奋至极地喊道:“各位臣工听到没有?从今日起,大明境内再也不留‘元’的一席之地!那个欺压万民、妄图奴役我们华夏族人的元帝国,彻底不存在了!”

“朕,真真正正办到了!”

他大声笑着,眼中充满了欣慰。\"微臣等恭贺陛下圣明!祝我大明千秋万载昌盛!”

百官齐呼庆祝。

朱元璋余兴未消,又道:“提到这个朱雄……嗯,就是那立功无数的朱雄……他可真的是大明国运兴盛之征兆啊!能率大军连连攻破城池不说,居然还亲手攻陷了北元的首都。”

“这样的功绩,必须奖励!必须厚加封赏!”

朱元璋提起朱雄的名字时,明显情绪更加高昂了些。

***

关于这朱雄的名字,

其实早在之前他就听过一次。

那时作为一朝天子,虽说记住了这个人选,也觉得大明总算又出现一位出色的年轻将领,不过心里并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毕竟整个大明基业由自己一手奠定,身边的猛将贤臣数也数不过来,新添一位像朱雄这样的人物倒也算正常。

然而今日再听到这个名字,顿时让他印象深刻。\"朱雄虽年轻,却为朝廷建立不少奇勋,父皇说得不错。

不仅他一人当予厚赐,还包括四弟和傅将军等人,他们领军灭掉北元如此壮举,更值得特别表彰。”

阶梯上的朱标此刻也开口说话了。\"臣等赞同。”

满朝文武百官随之附和。\"诸位爱卿看看,此次朱雄破敌守城,应当如何奖赏?”

朱元璋微微一笑,环顾群臣询问道。\"启禀皇上——”

“我朝由陛下掌舵治理,也有陛下确立的功罪之规,有功劳则奖赏,有过失便惩罚。”

“朱雄立下这般大功,理应更进一步提升职位。”

徐辉祖迈步出列,朗声说道。

此时,他还未察觉那让妹妹怀胎之人正是朱雄,即使日后得知,他恐怕也不会反对妹妹与朱雄的联姻。

如此年轻的守备再立下大功,此事已被皇帝闻悉两次,在这世间,哪位年少才俊能得此殊荣?这可是前途无可限量啊。\"朱雄连破六座城池,继而攻陷北元国都,儿臣认为仅仅升迁一级远远不够。”

这时,朱标再次含笑插话。\"标儿觉得应有何等奖赏呢?”

朱元璋目光含笑地注视着儿子,信任之情溢于言表。

显然此刻不论朱标提出什么建议,朱元璋都会照准。\"朱雄此子指挥兵马才能非凡,这次平定北元之战便是明证。

既此人才能卓越,朝廷就理当重用。”:

“儿臣提议,提升朱雄两级官阶,不仅彰显我大明对功勋的看重奖赏,而且可以将朱雄作为楷模广而告之,让我大唐天下人知晓:只要为国建功立业,无论出身为何,只要有才干,朝廷便会重视提拔。”

“如此举措,一定能够彰显父皇威严恩德,以及我大明朝代风范。”

朱标的语气铿锵有力,充满义正辞严的力量。

随着他的一席话落,朱元璋连连点头赞许:“好!标儿说得很是中肯。”

“秦逵!”

“微臣在。”

兵部尚书秦逵应声站了出来。\"太子的意见,你应该听到了吧。”

“赶紧给朕拟旨,朱雄晋升二级官职,并且希望他在未来继续为我大明再建新功。”

朱元璋沉稳而威严地命令。\"微臣领旨。”

秦逵立即接受圣旨。

接着,“标儿。”

朱元璋问道:“既然朱雄得到了封赏,那么老四和傅友德又该怎样奖励呢?”

“回禀父皇——”

“赐予老四一批金银珠宝,这一次准许他携家眷归返应天府休养一月,借此勉励其贡献。

至于傅将军,待他凯旋后再由父皇另行封赏便可。”

朱标略作思索后答道。\"好,一切依标儿所说。”

朱元璋满脸欣喜地答应下来。

稍顷。

朱元璋环视满殿官员,“看来这一仗不用等到冬日就能结束。

北元国都被破灭,他们在我大明疆域内根基已毁,名存实亡罢了。

这次战斗的战果显着成功。”

“各位大臣。”

“我们大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