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55章 “莫非,朱将军真的与皇上有血脉之亲?”

“难道真的难以违天命吗?”

“过往种种果真不可改易?”

此时此刻,朱雄心中波澜起伏。

倘若一切皆循历史轨道,将来必生靖难,皆为此必然进程。

“你在思索何事?竟如此出神?”

见朱雄神情呆滞,朱元璋带着笑意开口探问。

“无,没什么。”

“不过是讶异太子这般迅疾便启程巡查。”朱雄赶忙应道。

“如非你大婚,他早该动身了。”朱元璋笑呵呵言道。

“皇上与太子恩情似海深重,臣朱雄铭记在心,永不敢忘。”朱雄立刻恭敬答道。

“话说回来。”

“先前你被问了许多事宜。”

“唯独儿时往事未曾细聊,给朕述说一二如何?”朱元璋话题一转,带着兴致问道。

对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朱雄略显困惑,不知为何提及童年。

但未再多想:“八岁前的琐事竟都遗忘了缘由不明,仅八岁之后记忆清晰,生活平淡无奇,祖母常带我四处游玩,哪怕地域狭小,却过得安然喜乐,衣食无忧。”

回忆起幼年时光伴随祖母左右,朱雄脸上泛起温柔回忆的笑容。

虽父母早早离世,

但在祖母照拂下,朱雄从不曾觉着有何欠缺。

“那你对双亲又有何种念想?”朱元璋按捺不住追问道。

“还能有何感想?”

“他们并非遗弃于我,而是受乱世所累逝去。

尽管未能寻得遗体让他们魂归故里,然我心里永远敬重感激,感谢他们赋予生命之恩。”朱雄态度坦诚回答。

“好娃儿,真正的好孩子啊。”

“若你父母知晓你的懂事明理,必定甚感欣慰。”朱元璋眼神满是赞许慈爱。

“皇上,”

“您今日如此紧急宣召,可是有要事相商么?”

朱雄回过神来疑惑询问。

若无紧要之事,皇帝也不会这般仓促召集自己。

“朱雄,”

“朕经反复思量。”

“打算为你提供另一种机遇。”

说着,朱元璋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手中展开一份圣旨。

“臣朱雄接旨。”

朱雄忙站起,单膝跪地领旨。

“朕欲留你在京城任职,官阶再升两级,调入兵部出任侍郎一职,你以为如何?”朱元璋笑眯眯开口。

“哎?”

一听此言,朱雄顿时愣住。

连晋两阶,留居京城且授以兵部侍郎职务,此乃莫大荣宠。

不论何人恐怕都难以抗拒这种诱惑,尤对武将而言,摆脱沙场厮杀凶险变为朝中高官。

“你若应允,等到太子返回,朕定还有惊喜相赠。”

看着朱雄一脸震惊状,朱元璋再次说道,显然这份惊喜另有奥秘隐藏。

这等优渥条件实则无人可拒。

而唯一的例外就是朱雄了。

留在京都的确能享受平静的生活,然而这样做,他就会错失提升实力最为关键的机会。

别人害怕战场,而他恰恰相反,他向往战场,渴望在杀敌中立功。

唯有如此,他才能迅速成长,赢得更丰厚的回报。

若选择留守京都,凭借现有的灵石数量,能不能晋升到20级都成问题。

“皇上——”

“我能否婉拒呢?”朱雄抬起头来,表情庄重地注视着朱元璋。

听罢此言,朱元璋惊讶万分:“你竟有推辞之意?”

这实在大出朱元璋意料之外,他对朱雄为何要拒绝丝毫猜不出理由。

“何故?”朱元璋不解,官升两级、留居京都,这对很多戍边将领先都是梦寐以求的事。

只要你接受这道圣旨,就可长住京城,与妙锦相伴,这不是你希望的生活吗?”

“诚然,在京都很闲适,可以与妙锦朝夕相处是我所期待。

但我憧憬的是在沙场厮杀的场景,与手下的将士们并肩作战的热血。”在抵达京城前,我就向全军承诺将继续率领他们上阵杀敌、扞卫国家。”

“我决不能违背自己的诺言。”

朱雄语重心长地说。

提升经验固然重要,而在沙场上与袍泽共抗强敌更是他的志向。

在军营里他能和士兵们真诚相对、促膝畅谈;然而在这应天府内他做不到这样的坦诚。

那些表面上对他百依百顺、礼数周到的人,背地里可能却算计着他。

相比军中的坦率,他对这朝堂上的复杂人际关系实则反感。

或许,

这就是一个平民出身者对宫廷权谋的自然反应,不随波逐流正是他的特质。

对此,

朱元璋无话可说,脸上的惊讶之情愈发浓厚了。

当决定让朱雄留守京都的时候,怎么也没料到他会拒绝。

毕竟避免参与战场争斗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啊!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让疼爱的孙子继续涉足险境,他自己曾亲身经历战场种种残酷。

一旦自己的孙子有个意外,他无法承受又一次痛苦的打击了。

好容易寻回的唯一孙子,真不舍得再让他离家奔赴疆场了。

“你难道不明白战场之上处处凶险,稍有闪失便会有性命之虞?”朱元璋语气无力。

面对朱雄,他已经没有一丝以皇权压迫的想法。

在内心深处始终有着挥之不去愧疚之心对着孙子。

“我是深知其中险难的,但这非做不可!身为大明男儿,报效国家、保家卫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我理当担负的责任!”朱雄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即使命丧战场我也毫无遗憾!”

看着孙子这般坚定倔强的态度,朱元璋徒呼奈何!

原先打算先把朱雄安顿在京城里,待朱标回来之时让他们父子祖孙相认。

进而开始精心培育其各种治国技能,使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王孙。

谁承想如今朱雄竟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毫不犹豫离开应天走向属于自己的道路。

“你真的决定了么?还要前往那边陲之地驻防?”朱元璋再次郑重确认。

“臣心如磐石!”在边疆,我依旧可以保家卫国。”朱雄毫不动摇地表态。

“也罢也罢...”朱元璋摆摆手,原本紧握手中的一封任命书此刻也被他重新放下——

皇帝下了圣旨后又将其收回可是稀奇,不过唯此次独一份而已。

这一幕令人惊愕不已。

王景弘震惊不已。

朱雄心里也满是惊讶。

“皇上居然把已经拟好的圣旨撤回了,从开国到现在,这种事还从未发生过呢。”

“莫非,朱将军真的与皇上有血脉之亲?”

王景弘心中微微一震,似乎联想到了某些可能性。

他用余光瞟着朱雄,想起了那个曾经在皇宫里自由自在玩耍、深受万千宠爱的嫡长孙。

在王景弘的目光里,儿时那个稚嫩的身影渐渐和眼前的朱雄重叠了起来。

“难怪……难怪啊。”

“自从朱将军入宫之后,皇上对他的恩宠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样的待遇可不是普通臣子能享受到的,难怪皇上当时会突然问我,朱雄是否像他。”王景弘心中暗自思忖。

至此,他终于完全明白了一切。

但很快,

他又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之中。

知道了这么大一件事,朱元璋会怎么对待自己?

越是思考这些问题,他就越发感到惶恐不安。

涉及到皇族的事宜,

知晓得太多往往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老朱竟然就这么轻易地点头同意了?”朱雄此时也满是诧异。

结合自己对老朱的性格认知以及对历史的了解,若老朱一旦决意,那便几乎是不可更改的。

除了逝去的马皇后和太子朱标之外,没人能够说服他。

“你知不知道留在京城里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你还这么年轻,十七岁就已是兵部侍郎,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只要你在那个位置上熬个两年,并取得一定的功劳,我就能提拔你当兵部尚书,官居二品啊。”

朱元璋似乎还有点不死心,继续劝说着朱雄。

“皇上。”

“十七岁的指挥使已是很难得了。”

“而且,在下更希望通过立下真实的战功来求取晋升。”朱雄微笑着答道,眼中透着坚定的自信。

“北疆眼下一片太平,仅有些许小问题,又哪有让你建功立业的机会。”朱元璋摇头叹息道。

“可是皇上,在下认为。”

“大宁即将不久后就会爆发战事。”朱雄断言道。

“大宁要开战了?”

朱元璋的表情瞬间转变,随即一笑:“小子,你以为我会看不透这天下的局势么?”

“大宁几年前虽然还有一些依附北元的部落,但他们都已臣服于我大明,并且纳入到我大明管辖之下,成为三卫之地。”

“再除去他们之外,不过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部落罢了,如建州女真等。”

“大明刚刚大获全胜于北方边境,大大震慑住了那些周边外族,他们岂敢再轻举妄动?”显然,

朱元璋根本不相信大宁会发生战争,也不觉得现在会有任何战事。

毕竟这场胜利之后,整个大明朝的士气高涨,民众也倍感自豪。

境外的那些异族们,他们敢来挑衅吗?

“在下敢肯定,大宁绝对会发生战争,并且挑起战端的必定是由皇上亲自划定的朵颜三卫。”朱雄同样语气笃定。

“哈哈。”

“小子,既然你如此有信心,敢不敢和我打一个赌?”

朱元璋眼珠一转,立马来了兴致。

“请教皇上,打算如何赌法?”朱雄稍作迟疑,然后询问道。

“既然你如此肯定大宁会爆发战争,还是朵颜三卫引发的战争。”

“那我就笃定大宁绝不会有任何战事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