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 第82章 “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

“你们还在这里做什么?”朱元璋怒喝,“赶紧去找医师!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标儿!快去!”

“臣等遵旨。”群臣纷纷散开。

随后,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神情焦虑而痛苦,不断低声嘟囔着:“标儿啊,你可不能有事……咱已经失去了你娘亲,好不容易才找回雄英……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出岔子……”

时间缓缓过去。

朝会结束之后,应天城顿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成千上万的禁军涌入街头巷尾戒备,文武百官带着焦虑的表情伫立于城门之前,等待太子归来。

全城上下一片惶恐不安——显然有件大事正在酝酿,但具体的状况却无人知晓。

当夜降临,呼声划破了夜晚宁静的空气。

“快让开!”“太子到了!”“御医,快来帮忙……”

在东宫侍卫统领的带领下,一支队伍疾驰而来,数百名侍卫紧紧护持,銮驾快速驶入都城。

很快,百官蜂拥而至:“太子殿下,请快些!”“请御医赶紧施救……”

一时之间,应天城门外人头攒动、混乱不堪。

因为太子病情严重,不仅牵动着朱元璋的心弦,也揪住了所有朝中官员的心。

倘若朱标太子有不测,整个朝廷必将陷入动荡。

御医当即赶至銮驾前探视,面色随即变得极为惨淡。

“迅速将太子殿下送返东宫。”“必须用千年人参为太子吊住一丝气息。”“随后我们再设法救治,快行动……”首席御医戴元礼大声指挥,神情中满是焦躁不安。

无论如何,太子决不能出现意外。

否则不仅会引起朝堂的巨震,他们这些诊治的御医也会面临极其糟糕的局面。

身为宫中御医,他们都清楚记得当年皇后病危时的情景。

当时那些负责治疗的御医几乎差点全被诛杀,所幸皇后心地仁慈,在最后一刻将他们驱离皇宫才保住性命。

而现在的情况,竟与当年如出一辙。

那股沉重的压力再度笼罩整个太医院以及所有御医之上。

禁军护送着,太子朱标的銮驾朝着东宫而去。

东宫内部也顿时乱成一片。

“快,立即准备太子殿下的卧房。”“速度!”“允炊,你快召集所有皇子公主前来。”

吕妃此刻已慌了手脚,在东宫内匆忙穿梭下令。

她刚获知太子病情加重的消息,这对她无异于晴天霹雳。

她的现有地位全因身居东宫,是太子赋予,假若太子朱标去世,对于她而言绝非好事。

毕竟她的身份尚未经正统确立,只是东宫侧妃。

只要她的地位未得到认证,那么她的儿子便不能被视为嫡系血脉,如此一来自然比不过朱允炆,更难以抗衡当今皇上的几位嫡子。

因此如果太子真的出现变故,这个悬而未决的局势下对吕妃来说绝不是利好消息。

“殿下您千万不能有事,要是真出状况,我该怎么办?您的离去,我和年幼的孩子该如何面对其他兄弟们的竞争?”吕妃暗自忧虑万分。

在东宫一角,朱允炆听到外面一阵阵响动便走了出来。

奇怪的是,今天竟没人看守他。

“冬兰,外头发生什么事了?”他转向跟随身旁的冬兰问道。

“奴婢不知。”冬兰摇了摇头。

冬兰作为朱允炆贴身丫鬟,即使在东宫寸步难移,又哪会知晓更多信息。

“你在殿里等着,我出去瞧瞧。”朱允炆对着冬兰说道。

“可是公子…”“要是被吕娘娘知晓,定会严厉指责你的。”冬兰忧心忡忡地说道。

“就让她骂吧。

反正也杀不了我。

只要我还活着,以前所受的欺辱将来定要百倍偿还。”确认朱雄确实是自己大哥之后,朱允炆心态悄然有了转变,内心开始有了依靠。

他再也不是孤苦伶仃之人,有了大哥撑腰,等大哥回来依然会给予庇护。

吕妃在他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径直走出了自己的寝室范围。

刚刚踏出门,便看见无数宫女、太监纷纷跑来跑去,显得非常急切,好像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朱允炆直接拦住了一名经过的宫女问:“到底发生何事了?”“太子殿下生病严重,大家都在为其预备寝殿。”宫女匆匆回答,但抬头一看竟是朱允炆时脸色骤然大变。

“公子您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话毕那宫女十分慌张地跑开了。

而朱允炆却呆立当场。

“父亲他...他竟然生重病了?”“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父王不过三十几岁,怎会染上重病?”

“这断不可能。”

朱允通也顿时慌了神。

虽说他在东宫中最不得宠,但对父王心中并无恨意,因为他清楚,一切都源自吕氏的刻意算计——她处心积虑令父王厌弃自己。

紧接着,朱允通径直冲向东宫门口。

待整个东宫陷入一片混乱时,终于,在禁军的护卫下,百官簇拥着太子朱标的车驾赶至东宫外。

“速来人!”

“准备软榻,将太子殿下抬入东宫。”戴元礼大声指挥。

很快几名御医小心翼翼地将昏迷不醒的朱标抬起,轻缓放到担架之上,并迅速向内殿移动。

吕氏此时带着几个儿子与其他侧妃及其女眷早已等候在门前,朱允通也在其中。

众人皆神色悲戚:“殿下啊……”

“万望您无恙。”

“父王……”

哀泣声随即充斥整个东宫。

侧妃娘娘吕氏开口道:“诸位且先退到一旁,让老身先行诊视太子病情。”随后挥了挥手,众御医便护送朱标进了寝殿。

吕氏紧随其后,满脸忧色——虽然她对朱标并无太多情感牵挂,但她深知,若太子亡故,她自身的庇佑亦将尽失,尤其是她的儿?对皇位的觊觎将更加难以实现。

这时,戴元礼朝百官道:“老夫需为太子仔细诊察,请各位退下。”说罢,步入寝殿并关上门扉。

“苍天保佑太子殿下!苍天有眼啊……”许多跪倒在地的大臣向着青天祈祷起来,一方面因太子仁慈深受敬重;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太子陨落之后,帝王朱元璋将如何变故,而这朝廷是否会再平静下去亦是个未知数。

“兄长!”朱棣抬起头,注视那紧闭房门的寝宫,此刻他内心五味杂陈。

论亲情与昔日兄长的恩情,他自然盼兄长安康;然而受到野心驱使,他内心又隐隐希望朱标能早早归天,仿佛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正悄然向他招手。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所有人都心神不宁。

就在此时,

“皇上驾到!”

一声高喊在东宫内响起。

朱元璋满脸急切奔来,连龙袍也未来得及更换。

文武百官连忙俯首称臣:“参见皇上。”

可朱元璋全然未加理会,径直朝寝殿走去。

到了殿前,他欲伸手推门,但就在指尖快要触及门的一刻,却又猛地缩回,像是生怕自己的贸然闯入打扰到太子的救治。

只能忍下焦急,在门外静待消息。

不知多久过后,殿门终于敞开,戴元礼缓步走出:“陛下。”其面容显得格外沉重。

“情形如何?”朱元璋声音带着紧张询问道。

“还请陛下入内一看吧。”戴元礼稍作迟疑,又望向那些等待中的群臣,说道。

朱元璋默默迈步而入。

待他进来,戴元礼即再次把门合上。

满朝大臣仍长跪于地,满面忧虑,耳畔隐约传来些许话语:

“陛下…”

“老臣……老臣实在不知该如何相告…”

戴元礼双膝跪地,神色之间满是惊慌与忐忑。

“说!”

朱元璋的声音嘶哑中带着一股深深的寒意。

“太子……太子殿下如今已如油尽灯枯之态。”戴元礼语气沉重地禀告道,“老臣用千年人参之力配合银针注入其体内,才勉强稳住殿下的一线生机。

然而……这并不能让殿下苏醒,也无法挽回他的病情。”

“不是说是风寒吗?”朱元璋的声音里多了一丝质疑。

“为何竟会如此严重?莫非你是欺君?”他指着戴元礼怒斥,杀气几乎溢于言表。

“皇上,请恕老臣直言,老臣绝不敢隐瞒事实。”戴元礼伏首哀求。

“表面上看来,太子确感染了风寒,但实际上,他的身体早已经被过度操劳损毁殆尽。

殿下多年的辛劳积累成病,这次的风寒不过是个诱因罢了。”

说到这里,戴元礼的话语开始哽咽起来,“殿下……太辛苦了……”

听完这些话,朱元璋的面容更加阴沉可怖,“你的意思是我们标儿就治不好了?”他的话音也跟着颤抖了起来。

“老臣无能……”对于这样绝望的局面,即使医术高超也难有回天之力,那株千年人参不过是延缓着朱标的性命,随时都可能烟消云散。

“朕不管你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必须把标儿给朕救活!”愤怒之中夹杂着悲恸,“若不然,你去给他陪葬吧,整个太医院也都给陪葬!”

朱元璋近乎崩溃地嘶喊出来。

“求皇上明鉴,请不要株连其他同僚,太子仁义,就算真有意外发生,老臣愿以一命偿之。”

话音落下,戴元礼重重叩头在地上磕了个声响。

尽管他面不改色,但眼中的悲苦显而易见——自己虽竭尽全力,却无法扭转太子的命运。

心中既无奈又愤懑。

一声爆喝从上方炸起,“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